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刘恒是个什么样的皇帝?颁布过哪些政策?

汉文帝刘恒是个什么样的皇帝?颁布过哪些政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63 更新时间:2024/2/10 5:25:05

贾谊“安民”方针指引下,汉文帝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归纳起来如下:

第一,薄赋轻徭。

减免田赋:刘邦当年废除了战国时的“十一税”和秦朝的“秦半之赋”,采用了更低更符合天下老百姓的新税形势——“十五税一”(即按十五比一的比例征收田赋)。汉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下诏把“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后来为了进一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文帝前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到景帝(汉文帝的儿子刘)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三年内,全部免除田赋。直到景帝二年才恢复“三十税一”。

算赋:文帝把由每人每年交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景帝把算赋的起征年限从十五岁推迟到二十岁。

汉文帝剧照

徭役:文帝时取消了大型工程建设,不再大规模征调劳动力。服役时间由原来的每个劳动力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丁男三年而一事”,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第二,提倡节约。

文帝即位之初,列侯多居长安,远离所属食邑,造成“吏卒给输费苦”,给人民增加了一项新的运输负担。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即诏令列侯回归封邑,做官吏的及有诏令特许的,要将太子送归封邑,其他任何人不许留居长安,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不仅这样,汉文帝还以身作则。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宫室、苑囿、狗马、服饰无所增益)。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他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于是汉文帝便放弃了。

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作出榜样(衣不曳地,帏帐无纹绣,以示淳朴,为天下先)。他建造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他还下令撤销卫将军统辖的保卫自己的军队。现有马匹,只留下日常所需要的,其余的都交给驿站使用。

第三,扶持经济。

弛山泽之禁: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废除过关用传制度: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关卡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即通过关卡的符信(凭证),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三月,文帝取消出入关的“传”,从而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慎狱轻刑。

汉文帝在位期间前后三次量刑。

文帝前元年(公元前179年)十二月,废除一人有罪株连全家的“收孥相坐律”令(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者处死,轻者没入官府为奴,称为“收孥相坐律”)。

贾谊画像

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三月,废除“诽谤妖言”罪。对于皇帝不能随便议论,更不能有所怨恨,如果触犯,就是犯了“诽谤妖言罪”。百姓不高兴时因为常诅咒天地,这又和“天子”有了联系,百姓因此就犯了“民诅上罪”。文帝将这些罪名予以废除,说这些罪名使大臣们不敢说真话,在上的皇帝也就不能知道自己的过失,这对国家政事是很不利的,无法招贤人纳良才。

文帝前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五月,下令废除肉刑,改为笞刑。汉律规定的肉刑,大致分为三种:一为黥(在脸上刻字),二为劓(割鼻),三为断左右脚(就是把脚截去)。改革后的笞刑为:将黥刑改为充苦工,罚人日夜守城;将劓刑改作杖责三百下;断脚刑改作杖责五百下。此后罪人受罚,就不必残毁身体受尽极刑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当然改得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但这个刑的出台得从一个女子说起。

这个女子的名字叫缇萦。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缇萦救父的典故:缇萦救父,成为改革肉刑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缇萦之前,我们还要从扁鹊说起。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了,这个扁鹊乃是春秋战国时的医圣,这里提起他为何?因为这里要讲他的一位传人。姓名:淳于意。曾用名:太仓公、仓公(曾任齐太仓令)。出生地:西汉临菑人。生日:高汉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祭日:不详。职业:医生(与张仲景、华佗并称汉代三大医学家

  • 苏茉儿跟苏麻喇姑关系 苏茉儿生平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麻喇姑(约1612-1705.10.24),蒙古族人,初名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苏茉儿生平苏麻喇姑生在科尔沁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苏麻喇姑

  • 太上皇权利有多大 我国历史上有过哪些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是实行世袭和终身制的。一个人一旦黄袍加身,就要做一世的皇帝。除非是被推翻,一般一定要等他驾崩之后,才允许由新皇帝接位。这就叫做天无二日,国无两君。但也有少数

  • 康熙为什么没将已死三十多年的孝庄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清朝历史有两个女人非常重要,一个是清朝初年的孝庄皇后,另一个就是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两个人对清朝的影响都是无人能比的。当然孝庄皇后的评价一直都是正面的。在清朝刚安定的时候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像可是孝庄去世三十年后康熙都没有安葬她是怎么回事呢?在我国古代传统的思想中最

  • 《盛唐幻夜》剧情:历史上唐三藏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盛唐幻夜》剧情《盛唐幻夜》改编自作家缪娟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三藏法师圆寂,手腕上遗留的九星念珠镌刻着他从天竺带回来的奇门术数秘籍,他的两个随侍弟子天枢与天桥为争斗九星念珠,最终酿成大祸,导致慈恩寺被大火烧毁,众师兄弟也死伤无数,九颗念珠散落。意欲夺取念珠而叛变师门的天枢被唐皇下令通缉,抢救出三藏遗

  • 汉文帝的故事,汉文帝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节选自《道德经》汉文帝一生信奉老子的《道德经》,运用老子“无为”的思想理论来治天下,他热衷于求道,于是就有一些旁门左道之人乘机来浑水摸鱼。这里得提两个代表人物。1.公孙臣公孙臣千里迢

  • 宁远大战明朝能取胜的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明与后金爆发宁远之战。双方大战四天,最终以后金撤兵告终。此战是明朝与后金屡败屡战后的第一个胜利,对于稳定关外的军事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军之所以能在不利条件下取胜,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背水一战的决心。由于袁崇焕的抗命,使得宁远地区的明军成了一支孤军。面对

  • 康熙是如何确立雍正为下一任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君王、皇帝多如牛毛,其中,能够与唐宗宋祖那样具有文韬武略的皇帝相媲美的不多,而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就是这不多之中的佼佼者。一般说来,被后世誉为“祖”的都是开国皇帝,可康熙帝如果从满清正式立国算起,应该是第四代,即便是从定鼎中原后算,也是第二代,然他却被后世谥号为“圣祖”

  • 汉文帝和邓通是什么关系:历史上的传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通的简历如下:籍贯:蜀郡南安人。学历:小学未毕业。擅长:空谈、拍马屁。绰号:黄鼠狼。他的绰号叫“黄鼠狼”是有原因的。邓通土生土长在农村,又没有一门技术,按理说一般人都会选择“脸朝黄土背朝天”来过一生。但邓通却并没有守在那个穷山村,而是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他的目标很明确,选择直奔当时的政治、经

  • 历史上宁远大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出沈阳,十七日西渡辽河,直逼宁远。 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他在众将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