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三国演义》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76 更新时间:2024/2/4 2:01:22

《三国演义》是搜罗了从真正的三国时代到元末为止的民间传说再创作而成。毕竟小说就是小说,它不是正史,必须要贴合人民群众的口味才能生存。在儒家文化已经发展到巅峰的明代,三国演义自然是需要贴合这个时代的大众价值。

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清楚《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了,说起三国的历史,大家往往将《三国演义》的故事当成真正的历史。但实际上,这两者成书时间要相差了一千多年,而在此背后显示的思维也完全是两码事。

虽然两书说得都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事情,但是就像画像往往喜欢把历史人物画成当时的装束一样,《三国演义》说的是三国故事,其实迎合的是成书之时的主流价值观念。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和作者众说纷纭,大众所听到最广的版本应该是明初由罗贯中所著,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刨去极不可靠的“宋以前”之说外,大都认同为明初或者明中叶成书。因此可以大致肯定今天我们所阅读的《三国演义》基本是迎合了明代的价值观念而成书的。

而明清之际恰恰是程朱理学大成之际,人们对忠孝仁义的看法已经大致定型。可以说三国演义在故事中出现的一千多个人物,全部是儒家心中正反派的具象化。

以身为凡人,却一直受到神祇待遇的关公为例,比他戏份更多的角色不是没有,但是论起受崇敬的程度恐怕没有更高的了。

无论你是没有文化的黑社会还是被视为精英阶层的香港特区警察,或者是受人尊敬的商人家中,放一尊关公总是没有什么违和感的。因为关羽是儒家“忠勇”形象的的具现化,可以说是中国人基于想象的一种完美存在。其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特别是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皇帝们的不断册封。

原因是其一生对于汉室皇朝正统蜀汉刘备忠心耿耿,义薄云天。即便是刘备走投无路非常落魄,并且面对曹操的厚爱以及功名利禄等诱惑时,关羽对刘备“忠义”的信念依然忠贞不二,一生矢志不渝地追随刘备。并且,其人智勇双全,儒雅过人。

所以与其说是人们将“关羽”这个人类神格化后让其享受信众的香火供奉,不如说是对具象化后的儒家精神表示强烈的认同。

我们今天在游戏和动漫里看到的三国人物形象并非正史中的他们,而是小说中的。而除了关羽外,其余角色的个人形象也都是艺术化地将基于儒家的思维给“灌入”了角色中,使其获得了人们的认同。例如诸葛亮的“智”,赵云的“勇”,曹操的“奸”等等。

可以说每一个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是数种儒家观念的结合具现化的产物。有意思的是恰恰也是因为儒家对“小说”这种“通俗”之物的轻视,导致《三国演义》一直到嘉靖年间才算真正流行开来。

由此。《三国演义》终于真正完成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推荐阅读:

三国故事能够吸引外国人的原因

《全面战争:三国》:首次将主舞台放在古代中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故事能够吸引外国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近似的儒家文化让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接受了《三国演义》。那么这一套在面对欧美文明的时候就是铁定行不通的。笔者还记得前几年有美国的玩家,通过游戏成了三国的发烧友,结果看原著看得牛头不对马嘴,引发了中文网络的阵阵笑声。因为欧美文明的基础是基督教文明,经过现代化的革新后,对于单纯的代表着什么的人物不感

  • 近现代科技发明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现代发明,在国内外人的眼里都认为是图上所示,甚至来中国游学的都高呼想把他们带回去。但你知道我国近现代科技发明上之最吗?来看看下面几个吧。五笔发明者王永民第一个探测器(月球、火星)上个世纪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人翟志刚中国自己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航空航天第一艘飞船(无人飞船和载人飞

  • 匈奴被称为“胡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匈奴为什么被称为“胡”,这是一个像秦始皇的身世一样古老的疑问。但信言不美,真水无香,其答案既不神秘,也不浪漫,更不复杂。要揭开谜底,还需要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民族心理特征着眼。诞生于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的匈奴,作为一个典型的游牧部落,早期一直踏着季节的鼓点追

  • 匈奴人的“废长立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废长立幼”是个敏感的历史话题,因为长子继承是铁定的祖制,古今中外世袭王朝包括今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莫不如此。但一个匈奴人却不信这个邪。他姓挛鞮(luan di),名头曼,是一个如秦始皇一样满脑子改革思想的人。他不仅将军事驻地命名为“头曼城”(今内蒙古包

  • 历史上“和亲”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冒顿同秦皇汉武等有为皇帝一样,胸中奔涌着火山般的激情。汉高祖刘邦六年(前201)秋,冒顿逼迫驻守马邑(今山西朔县)的韩王信投降,然后跨越长城占据了晋阳。兵败的消息雪片般飞到不远处的长安,处于童年时期的西汉帝国受到强烈震撼。第二年初冬,刘邦亲率32万步兵迎击匈奴,一场势均力敌的血战在所难免。在太原附近

  • 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苏武刚刚被匈奴扣押的第一年,两国芥蒂重生,战云再起。汉武帝派宠妃之兄李广利率骑兵3万出酒泉,向匈奴发起攻击;派李广之孙李陵率步兵5000人从居延出发,深入塞外牵制匈奴。李广利刚与匈奴交手便大败而归,只剩下李陵孤军奋战。结果,小小的步兵分队被且鞮侯单于统率的6万骑兵包围,李陵

  • 昭君出塞 王昭君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帝下旨,令寻求保护的呼韩邪回到草原上收拾残局。习惯了戈壁风沙、听惯了战马嘶鸣的呼韩邪离开汉边北归单于廷。匈奴重新归于统一。呼韩邪地位稳固后,于汉竟宁元年(前33)向汉元帝提出了愿为汉家之婿的请求。让人不解的是,汉元帝没有让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也没有选择皇室贵族的女儿嫁给单于,而是别出心裁地在自己

  • 匈奴人是不是现在的匈牙利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拉大旗作虎皮是蛮人部落和弱小民族惯用的伎俩。如突厥人帖木儿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匈奴人刘渊自称是刘备的后代一样,一支从草原来到欧洲腹地的蛮人部落竟然自称阿提拉的后代。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这支起源于伏尔加河流域的渔猎民族高举着匈奴人的旗帜(自称匈牙利),经南俄草原迁徙到多瑙河中游及蒂萨河一带。在其

  • 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中国历史,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大多是中原王朝的兴衰荣辱,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即便偶然被提起,也不过是因为与中原王朝的瓜葛而被迫匆匆地一笔带过。因此,本章专题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中国偏远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匈奴族的历史匈奴被称为“胡人”的原因匈奴人的“废长立幼&rdq

  • 曹操北征乌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军阀袁绍占据四州虎视天下,强盛的威势无人可比。但问题是他有一位被东汉名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对手--曹操。曹操以申不害、商鞅的法家思想治理军务,运用韩非、白起的奇谋良策攻击敌人,考量军功遵从大局不记仇冤,对待部属人尽其才才尽其力,所以他得以迅速成长为袁绍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