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清明上河图》中发现十个关于宋朝的冷知识

从《清明上河图》中发现十个关于宋朝的冷知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29 更新时间:2024/2/8 10:15:40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是北画家张择端存世的唯一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而近日开展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石渠宝笈特展”更是让这幅尘封几百年的传世珍宝再次令世人“疯狂”。

据了解,人们为看《清明上河图》需要排队6小时,但真正能与这幅经典作品面对面品鉴赏阅的时间却“不到三分钟”。那么在此次全卷展出中,如能在3分钟内抓住《清明上河图》的精髓?应该注意看哪些画面?下面就跟随我们一起解密《清明上河图》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场景 !

1北宋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灯箱广告

画中一家“正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在北宋是名副其实的酒店。开封城像这样的“正店”共有七十二家。“十千脚店”比“正店”差一档,门口的方柱标牌到晚上时可以在箱内点上蜡烛,这可能是最早的灯箱广告了。为满足市民夜生活的需求,原先坊市制下长期实行的“夜禁”也自然而然宣布取消,开封城里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灯箱广告牌”印证了夜市的繁华。

2宋代小夫妻逛街买花“秀恩爱”

在“孙羊正店”大门前,有一对小夫妻正在买花。小娇妻亲昵地将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经过的一顶轿子,轿夫的眼睛盯着这对小夫妻看,结果路都走弯了。

历史上,宋代女词人清照就曾和丈夫赵明诚一起穿街过巷,搜求金石书画。不同的是,作为贵族女眷,李清照需要女扮男装乔装一番。此外,宋朝市民以买花、插花为生活时尚,很像今天我们说的“小资”生活。

3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

在一个路边摊,挂着一个招牌,上写“香饮子”。“香饮子”是什么?就是饮料。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市场上当然就有各色饮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还有饮消暑。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六月时节,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

4北宋科举考生热衷算命

在卷尾有一个情景,“解”字招牌下围着一群人。过去认为这是说书场景,不过有书画专家认为,其实这是解命之地,就是算命。理由是如果是说书场景,说书人周围会有不同年龄、各种身份的听客,还会有小孩混在里面。而画中周围的人大都儒生打扮,年龄也差不多,集中在这儿,看来他们有共同关心的问题,那只能是科举考试。在清明节过后大概两三个星期,要举行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当时北宋专门给考生算命的人就有好几千。在考试之前请人算一卦是很重要的考前一“课”。

5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

《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人物共有500位,但细数之下,其中的女性仅占20位。绝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这无疑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观念。

宋代实行男女隔离的政策,特别是贵族女性更应足不出户,守闺持家。她们很少能接触到家庭成员以外的男性,缠足的风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盛行的。

另一方面,《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女性又大多与小孩儿或家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儒家思想里,母子关系是家庭和谐安宁的基础,敬母教子则是值得尊崇的礼仪。只有因孩子需要,女性与陌生人的接触才被看做是合理的。

6北宋末年就有精细的医学分科

“赵太丞家”医铺是北宋医馆的典型代表,招牌上写着专治肠胃病,可以看出北宋末年医学分科就已十分精细。“赵太丞家”医馆其实是药铺和诊室的组合,医铺只有一间宽度,面积不大,对街而设,门脸没有过多装饰,但显示出非凡的风雅和品质。店前面两侧有3扇可以移动的巨幅落地招牌广告,西面为“治酒所仿真方集香丸”、“赵太丞号理男妇儿科”,东面为“太医出丸医肠胃药”,店门正中书“赵太丞家”,门侧对联只有下联“五劳七伤调理科”,这种牌匾以广告形式,介绍了具体的经营范围,对后世商铺门脸装饰影响很大。

7北宋首都有“红灯区”

“孙羊正店”挂着的红栀子灯外面罩了一个竹罩子,意味着提供“特殊服务”。宋朝的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作为标志。如果这红栀子灯不论晴雨都罩着竹叶编成的灯罩,则表示这家酒店还提供色情服务,有点类似于今天西方社会的“红灯区”。

8“脚店”非今天的洗脚店而是酒馆

桥畔的“脚店”,不是今天的洗脚店,是远处“正店”的分店,指自己无权酿酒的酒肆。《清明上河图》上画有两家酒店,一家“孙羊正店”,一家“十千脚店”。正店跟脚店区别并不在大小,而在酒水的进货渠道。在北宋开封,朝廷为了便于征税,抓大放小,准许某些酒店自己酿酒,前提是它们酿酒用的酒曲必须从官方处购买。能酿酒的酒店毕竟只占少数,所以宋朝政府让这些酒店从国营酒厂买酒,或者从那些可以酿酒的正店买酒。从国营酒厂买酒的叫做“拍户”,从正店买酒的就是脚店。

9宋代首都已有如“饿了么”的外卖服务

《清明上河图》上有个酒店伙计,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原来早在宋朝时就有如今天的美团、饿了么等的O2O外卖服务了!当时的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天城市里的OL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10宋朝人的“座驾”是马而非轿子

《清明上河图》上,乘驴、乘马的人明显比乘坐轿子的要多。宋人出行,习惯坐马,不习惯乘轿。租马很方便,北宋人以乘轿为耻,因为他们认为,轿子“以人代畜”,乃是对人的尊严的侮辱。他们不允许自己将他人当成牲口来使用。可见宋人的价值观极富人道主义精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元帝国为何未过百年大限的梦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所共知,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帝国,中世纪蒙古铁骑天下无敌,雄心勃勃征服世界,他们在欧亚大陆上创造了惊世的战绩,但他们雄霸世界的年头并不长。 有人言蒙古帝国纵横世界400年,其实远没有那么长,从整个蒙古帝国的成年寿命期来计算,崛起于13世纪初的蒙古帝国,其五大汗国:大汗汗国、察合台

  • 宋高宗为什么非要杀岳飞?真实原因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岳飞,我们就想到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历史课本上看到岳飞被杀了,心里那个捶胸顿背啊,但是随着前几年把岳飞从中学课本中删去的事件,对岳飞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宋高宗杀岳飞是时代和政治的使然性。在宋徽宗宣和四年的时候在跟契丹作战的时候大败,河北的官员就在当地招募抗辽的敢死队。这个时候岳飞就应募成为其中的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五则,宁死不做降将一生都为宋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见贤思齐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其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觉得自己也要做到。2、严父良师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做官。他嗜书

  • 成吉思汗创下这十大记录几乎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创建了版图最大的帝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历来被中外史所公认,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哇中南半岛,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四倍还多,占当时整个人

  • 元朝是怎样掠夺压迫汉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组织架构元朝在中国的底层,虽然也学习了汉人王朝的层级管理,但实际上掌握话语权的是一种叫做达鲁花赤的官员。达鲁花赤在每一层级都设置,作为一种监督的角色存在,汉人充任的总管和回回人充任的同知都要听命于达鲁花赤。能与达鲁花赤接触的,除了这些地方的官员,百姓是没有机会的。 可见,元朝对中原的基层管

  • 元朝的对中国的统治有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失败的元朝统治元朝不是汉人王朝,在进入中原后,没有像过往的鲜卑、契丹、女真一样主动汉化,而是坚持蒙古化,这对于他们统治中原是极为不利的。 语言障碍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大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都会尝试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比如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孝文帝改革后,甚至将鲜卑族姓,统一改为汉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1.元朝的统治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97年。1271年建立,1279年崖山之战后才扫清残余势力。1350年左右起义就不断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元朝宣告灭亡。算一算,总共才和平一统了70多年。和唐宋明清确实没法比。2、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与汉族搞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

  • 朱元璋灭蒙元后,是怎么对待蒙古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打败元朝后,不仅没有对蒙古人进行大肆报复。恰恰相反,朱元璋对于关于蒙古人的政策是极为宽厚和优待的。一:蒙古百姓归顺者、加之保护对于那些愿意归顺朱元璋的蒙古族无辜百姓,朱元璋的政策是保护的,在其北伐檄文中就有体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

  • 朱元璋击败元朝之后,怎么对待蒙古战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帝国。随即出师北伐,元军节节败退,8月份明军攻占北京,元顺帝弃城而走,逃回蒙古草原,元朝对中原百姓的欺压宣告结束。在朱元璋清除蒙元的过程中,随着元朝的瓦解,元兵和元朝贵族除了被杀死的外,大部分都逃回了蒙古草原。然而也有一部分因为元朝溃退过快,来不及逃走,被明军俘虏

  • 诗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原因,国破家亡之下的美好愿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