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孙皇后是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孙皇后是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90 更新时间:2024/2/8 11:08:17

历史上孙若微的原型是明宣宗朱瞻基孝恭孙皇后,和电视剧中汤唯饰演的孙若微相差甚远。电视剧《大明风华》以“靖难之役”为开端,牵涉出后续的故事,“靖难之役”是以朱棣为首的地方藩王造反引发的夺权运动。电视剧中的内容基本与事实相符合,朱棣在攻入南京后开始对建文一朝的官员进行了残酷的屠杀。电视剧将孙若微和胡善祥改编成亲姐妹,然而历史上两人并无血缘关系。

电视剧中孙若微身负血海深仇,她与朱瞻基的结合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而历史上的孙皇后与朱瞻基从小青梅竹马,自小就被朱瞻基的外祖母看中送入宫中,所以从小孙皇后就是按未来的皇太孙妃一样培养的。明成祖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孙子朱瞻基,因为皇权、外戚等关系,认为孙皇后是自己亲家送来的,这样会造成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都是一个家族的连带关系。恐防出现外戚干政的事情,于是就选择了另一位女性胡善祥为皇太孙妃,让孙若微做了侧妃。

后来明成祖驾崩,故事中的第二位皇帝明仁宗,身体一直不好,历史上说,他是个大胖子,走路都要人搀扶,多走两步路都会满身大汗,累的直喘气那种。他一共做了9个月皇帝,就驾崩跑路了,孙若微也当了9个月太子侧妃,就变成了皇帝贵妃。

但是孙若微的肚子很争气,估计也离不开朱瞻基的勤奋耕耘,没多久就给朱瞻基生下了长子朱祁镇。胡善祥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生了朱祁钰。胡善祥始终无所出,朱瞻基便以“生不出孩子”的名义废除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把自己心心念念都想扶正的孙若微送上去皇后的宝座。

可惜朱瞻基也比较短命36岁就驾崩了,电视剧中朱瞻基驾崩前让孙若微和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共同辅政,而真正的历史基本对孙若微杀青了。后面的孙若微已经没有任何戏份了。实际辅政的是张太后,历史上对张太后的评价很高。她没去世前朱祁镇在她以及前朝大臣的辅助下,国家很平稳,国泰民安。电视剧中却刻意贬低了张太后的存在,将孙若微拔高的像巨人一样,一手撑起了大明朝。

电视剧中的几个片段让我感到很吃惊。朱瞻基驾崩后,胡善祥勾结大臣意图把朱祁镇拉下皇位,并且很狗血的剧情,9岁的朱祁镇不会走不会说话。在面对大臣的威逼下,孙若微却哭着让自己的儿子站起来以及说句话。在教育问题上,孙若微处处压着朱祁镇,让朱祁镇缺少安全感所以宠幸王振。历史上的王振是考过秀才的读书人,因为家贫没钱打通关系,就割舍了某个零件,去了北京当公务员。朱祁镇在亲政后很多时候都向他请教,对外说王振是自己的老师。

电视剧中在土木堡事件发生后,主战派的大臣于谦的劝说下,孙若微拥立了朱瞻基的二儿子朱祁钰为皇帝,打退了瓦剌也先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历史上好像也没她什么事。总而言之,这部电视剧将孙若微的主角光环无限放大,扭曲历史,真是可气可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公主和格格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主这个称呼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指皇帝的女儿,历史上著名的就有唐朝文成公主。而格格的称呼是在清朝后兴起的,格格在满语的意思里是“小姐”的意思,一般是指满族贵族人家的女子。清朝皇太极称帝后,为了笼络汉人决定效仿汉人的制度,学习汉人的礼仪,于是将格格改为公主,但是在非公共场合,格格这个称呼也一直沿用。清朝

  • 历史上明朝汉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王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用大缸活活烹死的说法,在《明史》和《明实录》中均不见原文记载。《明史》中对于朱高煦的结局,只用了一句话来说明:“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倒是《明史纪事本末》(卷27)中记载了这么一件闹剧。话说洪熙皇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便追随自己的父亲朱棣西游。按理,大明王朝皇帝的宝座当由太子

  • 清朝白莲教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乾隆三十九年(1774),白莲教支派清水教首领王伦起事,清廷平定后,对秘密宗教进行了更为严厉的镇压。乾隆四十年(1775),河南巡抚徐绩破获混元教(白莲教一支),处死十四人,发边充军者三十一人。在被发配的教徒中,有一个名叫刘松的人,他在发配地甘肃与前来探望的徒弟刘之协“商复旧教”

  • 白莲教起义对清朝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莲教起义后,清廷号召地方官吏组织团练、乡勇配合清军作战,又在追剿义军的过程中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自嘉庆六年(1801)下半年,各处义军被局限在川、楚、陕交界处转战。在这种极为艰难的流动作战中,一支支义军相继陷入失败:嘉庆六年初,王廷诏在川陕边界的鞍子沟被俘,解送京师;该年四月义军首领马学礼、高

  • 怯薛军: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禁卫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怯薛军名称由来《元史·兵志二》:“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怯薛(Keshig)并非单纯的战士,他们是成吉思汗钦点的禁卫军,最早是由百人的贴身护卫发展为一万人的勇猛军队,包括1千名宿卫,1千名弓箭手,8千名散班。这一万怯薛军由纳牙阿统领,没有可汗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调动包括纳牙阿将军。战时,怯薛直接受可

  • 宋高宗那么长寿,为什么54岁就不干了?真相太令人震惊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历史上的长寿皇帝,刨去传说而没有史料证实的和不算正式朝代的(比如南北朝五代十国),前三甲自然是八十九岁的清高宗乾隆、八十二岁的武周开国皇帝兼末代皇帝武则天,八十一岁的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一生颠沛流离,父兄被擒、母妻被辱、子女死于非命,可以说国破家亡,自己也被金兵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惨得不能再惨

  • 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算不算是中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元朝在历史上存在感那么低呢?这主要是明朝和清朝对元朝历史总是轻描淡写。明朝人为什么对元朝轻描淡写呢?因为明朝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而元朝是打败了汉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汉民族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而且在明朝的时候,蒙古人和汉人还是对立的矛盾,明英宗的时候,蒙古人

  • 元朝为什么定都北京?因为两位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是蒙古人马上得到的天下,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让北京城成为了首都。北京城也第一次的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的首都。可是对于蒙古人来说,为什么会把首都放在北京呢?虽然很多人都对忽必烈的这种做法不解,但是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都城都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都城对于全国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其实元朝的蒙古统治者把都城定

  • 折御卿:带病出战病逝军中的北宋开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折御卿的介绍折御卿(958年-995年),府州(今陕西府谷)人。北宋开国名将,静难军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次子,泰宁军节度使折御勋之弟。折御卿出身云中大族,事宋太祖,随太祖征河东,大破苛岚军,擒军使,杀刺史,活捉大将,四次徙官为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多次击败契丹军。淳化五年(994

  • 中兴四大家: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兴四大家的介绍中兴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