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为什么禁止同姓之间结婚 猜不透的规矩

古代为什么禁止同姓之间结婚 猜不透的规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04 更新时间:2023/12/31 17:27:21

我国法律规定,“禁止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项规定是出于伦理的角度,也是为了避免双方结合后生出的孩子是畸形儿或残疾儿。而在我国古代,有一条更为严格的婚姻禁忌,即“同姓不婚”,也就是凡是同一姓氏的男女,不论两者有没有血缘关系,一律不准互相婚配。为什么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姓也不能结婚呢?中国的古代人是出于什么目的而规定这一条婚姻禁忌呢?

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由此可见,“同姓不婚”这一规定最早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在古代,凡是违反这一规定者,不仅会受到舆论谴责,而且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大唐律法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判处两年牢刑,同姓又同宗者以奸淫罪论处。明、清律法也规定说: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并判处离异。

由此可以看出,“同姓结婚”是古人相当避讳和痛恨之事。那么,他们禁止“同姓结婚”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通过收集诸家之观点,归结出下列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同姓结婚”不利于繁衍或后代的健康。

即禁止同姓结婚是为了防止不育,以及造成后代的畸形。由此可见,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十分清楚近亲结婚的危害,所以便作了“同姓不婚”的规定。这一点可以从《左传•僖公二十年》中找出答案,书中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的意思就是繁盛、茂盛之意,也就是说,同姓人结婚,生出的孩子会不健康。在《左传•昭公元年》中也记载说,男子在娶妻妾之时,要先得知女方的姓氏,同姓者万万不可结婚,否则两人会不生育,或者生出残疾的孩子。另外,《国语•晋语》中也有相关记载:“同姓不婚,恶不殖也。”意思就是,同姓者不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婚后不育。

第二种说法,“同姓结婚”是破坏伦理纲常之举。

据《礼记•大传》记载,“同姓不婚”是最根本的礼法,对维系人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通典》一书和《白虎通•嫁娶》中,更是将“同姓结婚”视为兽行,“耻与禽兽同也”。据此我们可以得知,在古人的观念里,同姓就是血亲,同姓结婚与至亲、嫡亲兄弟姐妹之间通婚都是有违伦理的行为。

第三种说法,认为“同姓结婚”会破坏古代宗法制度的严谨性。

在母系氐族社会结束后,就形成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人们将宗法制度看得非常重。这时候,即使有着同一祖先的后辈们也有着严格的尊卑贵贱等级,而等级的划分则是根据其与祖先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判定的。而同姓男女虽然血缘关系很远,但很可能拥有同一个祖先,如果两者结婚,很可能打乱同姓内部原来的嫡庶、长幼、亲疏、尊卑秩序,使得传统的尊卑顺序无法延续。

第四种说法,禁止同姓结婚是出于政治需要。

有学者认为,周人规定“同姓不婚”有扩大异姓联姻的用意,依据是《礼记集说》中的记载,即,“夏商以前,容娶同姓,周公佐武得天下,取神农、黄帝、舜、禹、汤之子孙,裂土封之,以为公侯,而使姬姓子孙与之婚姻,欲先代圣王子孙共飨天下之禄也,乃立不娶同姓之礼焉。”意思则是,周公辅佐武王将姬姓子孙与神农、黄帝、尧、舜、禹、汤的子孙联姻,意在使圣王的子孙共飨天下之荣禄。而事实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以及士大夫之间互相联姻,构成了天子的家天下,对于天子的统治极为有利。而禁止同姓成婚,则可以在客观上促进与异姓之氏族的联姻,进而扩充了统治者的势力范围,对统一天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五种说法,“异类相生”的迷信。

这种观点源自《国语•晋语》,书中指出,同姓结婚,会引发天灾人祸,故应避免。很显然,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是荒诞的,没有科学依据的。

除了第五种观点之外,上述四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或许,我们的先人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近亲结婚的弊端,所以才提出“同姓不婚”的禁令。但是若真是如此的话,为什么古人不禁止表兄妹之间的通婚呢?由此来看,“同姓不婚”的规定出于维护伦理纲常的可能性要大些。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我们还真难猜出当时的人们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精彩连载推荐:

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扫墓祭祖

重阳节起源于何时 又是九月九

返回大全页:

中国古代化的未解之谜汇总大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扫墓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扫墓祭祖,这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习俗。然而,你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吗?你知道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禁止生火,吃的都是生冷食物,然后祭奠

  • 重阳节起源于何时 又是九月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按《易经的阴阳理论,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是数的极致,所以二九就是重九,重九即为重阳。在民间,流行着在这一天登上高处、赏菊插茱萸等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ldquo

  • 青楼女子想从良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古代青楼女子从良,收录于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短篇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有明确的说法。文中刘四妈应妓院鸨母王九妈之邀,劝说宁死不愿接客的莘瑶琴回心转意,当时美娘(指莘瑶琴)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

  • 古代帝王的诚信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常以“君无戏言”来形容天子重视承诺,一言九鼎的言行规范,换言之,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史官载入史册,留于后人评说,因而必须谨言慎行。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皇帝是自动放弃开玩笑的权利的。历史上帝王因为一言不慎而遭致可悲下场的例子不在少数,诸如唐中宗李显曾开玩笑说要把李唐江山送

  •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该拿回现代的东西却忘了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某一日你过腻了现代人的生活,想要穿越回古代,准备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再背点儿“青青子衿”的诗词,于是乎,你按照小说中的各种方式准备穿越,终于得偿所愿,来到了时空彼方的古代。来到了古代,即便貌若无盐的人也能得到那些拒绝庸常的众秦男、汉男、唐男的喜爱,(穿越小说中都是这么写的)

  •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意味着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关于纳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继嗣”,满足无子嗣或多子嗣的要求;二是满足男性的情色欲望。(一)无子纳妾与多子多福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

  • 上千年前的历史骗局,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观赏历史是件好事,但是不能太局限一隅,要不然就会陷进死胡同里,今天就来看一下以为正确的历史事情第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消灭了六国,但是还没统一中国,其实当时还有剩下一个国家,卫国,卫国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帮助复国以后,已经和秦国组成了合作关系,卫国这个小国家能在“少恩而虎狼心&r

  • 中国古代帝王后妃美女历史趣闻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从远古文明到近代历史,了解这么庞大的一段历史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人类是历史的主宰,若能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君王、后妃、名将、谋士等重要人物,那么就能轻松地理清各朝代的历史发展。小编今天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人物长河中的故事。故事分为《

  • 中国古代文化的未解之谜汇总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当流传至今,读者们是否很想知道这些文化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我们一直自称的华夏子孙,“华夏”是从何而来的?我们那些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传说中凄美动人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在历史中又是否真的有原型···&m

  • 古代这些历史悬案揭开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有些人眼里,历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有些人眼里,历史是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历史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在于真相,在于一个个已知和未知真相。事实上,这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作为已经发生且不可更改的历史事件,它们的结局却偏偏有着无数种可能性。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到古罗马的庞贝名城,从刻满蝌蚪文的禹王碑到雄奇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