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为何自称“朕” 专属的称谓

皇帝为何自称“朕” 专属的称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41 更新时间:2024/3/27 20:50:51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会听到皇帝称呼自己的时候不说“我”,而说“朕”。为什么皇帝要自称为“朕”呢?“朕”到底具有什么涵义呢?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意思是说,“朕”就是“我”,是第一人称代词。另外.东汉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独断》中也说:“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这说明“朕”在最初时,不分尊卑贵贱,是人人可用的,人人都可以自称为“眹”。在《尚书》中,、舜、汤都自称为“朕”,这说明皇帝用“朕”来称呼自己;战国时期的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这说明古时的普通人也可以用“朕”来自称。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从记载中我们得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朕”作为皇帝的专用自称。秦朝之后的历代皇帝也沿袭了这种自称,直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

而关于“朕”这个字的涵义,自古以来也经过了几次演变。

在《尔雅•释估》中“朕”是“我”的意思;在甲骨文中“朕”字的样子是弯腰作揖的谦恭模样,因此是自谦的一种称呼;而周代毛公鼎上的铭文中“朕”字左边还与甲骨文中“朕”字的左边相同,而右边却不再是躬身状,这表明,此时的“朕”字之意已经发生了变化,应作“躬身”之意。在《周礼•考工记•函人》中有一句话:“视其朕,欲其直也。”函人指的是做铠甲的工匠,这句话中的“朕”是工匠依靠它取直皮革上的缝。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说:“朕”在舟部,应解作船缝。这句话表明,“朕”字刚开始的部首是“舟”,是用木板制船时取直船缝时的依据。有点像带弯曲的尺子,延伸意即是“行为表率”。

而《庄子•应帝王》中的“体尽无穷而游无朕”中的“朕”又作“踪迹”之意;马王堆帛书《老子•德经》里的“牝恒以静朕牡”中的“朕”字又是“克”的意思,表示一种能量。当“朕”字有了表率、能量之意后,平民便不能用“朕”来称呼自己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率众臣建议他用“眹”作为皇帝独有的自称,就是在强调“朕”的表率之意。也就是从那时起,“眹”再没有躬身为民的意思了,而是有了至高无上,全国统帅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情况下,“朕”是皇帝的专用自称,但是也有特例,据《后汉书•和殇帝纪》记载:“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在这里,皇太后就自称为“朕”。

而在现代社会,没有了尊卑贵贱之分,所以“朕”字不再是某一类人的自称代词了,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字而巳。


精彩连载推荐:

古代为什么禁止同姓之间结婚 猜不透的规矩

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扫墓祭祖

返回大全页:

中国古代文化的未解之谜汇总大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为什么禁止同姓之间结婚 猜不透的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法律规定,“禁止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项规定是出于伦理的角度,也是为了避免双方结合后生出的孩子是畸形儿或残疾儿。而在我国古代,有一条更为严格的婚姻禁忌,即“同姓不婚”,也就是凡是同一姓氏的男女,不论两者有没有血缘关系,一律不准互

  • 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扫墓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扫墓祭祖,这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习俗。然而,你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吗?你知道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禁止生火,吃的都是生冷食物,然后祭奠

  • 重阳节起源于何时 又是九月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按《易经的阴阳理论,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是数的极致,所以二九就是重九,重九即为重阳。在民间,流行着在这一天登上高处、赏菊插茱萸等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ldquo

  • 青楼女子想从良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古代青楼女子从良,收录于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短篇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有明确的说法。文中刘四妈应妓院鸨母王九妈之邀,劝说宁死不愿接客的莘瑶琴回心转意,当时美娘(指莘瑶琴)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

  • 古代帝王的诚信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常以“君无戏言”来形容天子重视承诺,一言九鼎的言行规范,换言之,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史官载入史册,留于后人评说,因而必须谨言慎行。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皇帝是自动放弃开玩笑的权利的。历史上帝王因为一言不慎而遭致可悲下场的例子不在少数,诸如唐中宗李显曾开玩笑说要把李唐江山送

  •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该拿回现代的东西却忘了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某一日你过腻了现代人的生活,想要穿越回古代,准备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再背点儿“青青子衿”的诗词,于是乎,你按照小说中的各种方式准备穿越,终于得偿所愿,来到了时空彼方的古代。来到了古代,即便貌若无盐的人也能得到那些拒绝庸常的众秦男、汉男、唐男的喜爱,(穿越小说中都是这么写的)

  •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意味着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关于纳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继嗣”,满足无子嗣或多子嗣的要求;二是满足男性的情色欲望。(一)无子纳妾与多子多福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

  • 上千年前的历史骗局,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观赏历史是件好事,但是不能太局限一隅,要不然就会陷进死胡同里,今天就来看一下以为正确的历史事情第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消灭了六国,但是还没统一中国,其实当时还有剩下一个国家,卫国,卫国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帮助复国以后,已经和秦国组成了合作关系,卫国这个小国家能在“少恩而虎狼心&r

  • 中国古代帝王后妃美女历史趣闻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从远古文明到近代历史,了解这么庞大的一段历史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人类是历史的主宰,若能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君王、后妃、名将、谋士等重要人物,那么就能轻松地理清各朝代的历史发展。小编今天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人物长河中的故事。故事分为《

  • 中国古代文化的未解之谜汇总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当流传至今,读者们是否很想知道这些文化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我们一直自称的华夏子孙,“华夏”是从何而来的?我们那些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传说中凄美动人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在历史中又是否真的有原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