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护照竟然清朝就有了

护照竟然清朝就有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69 更新时间:2024/1/25 10:49:46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出国之前需要办理一个东西,那就是护照。而在很久以前,我国要想去其他国家是不需要护照的,因为我们国家实力足够强大,让他们只能望其项背,我们愿意迈进他们国家的土地,只会让他们感到脸上有光。

然而自清朝末年开始,我们这种唯我独尊的景象没能继续保持下去,这时候清朝才发现,如果要想进步强大就必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为了避免骚乱和保持对西方国家的礼仪,清朝逐步推行了护照。

护照在中国历史上的准确诞生时间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之后。根据现有资料查证,清朝时期的护照长87厘米,宽56厘米,这是一个“鸿篇巨制”,比起现代的护照,清朝的护照为如此巨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的护照。

说到清朝护照,为什么清朝会将这公命名为护照呢?这主要是因为护照蕴含着保护和关照在里面,护照里面有句话,写着:“仰沿途地方关卡一体如照保护,勿任阻滞”。翻译过来就是清朝政府希望西方国家在看到这本护照后能够对清朝的子民进行格外照看,保障他们的出行平安,因此这个公文被命名为“护照”。

当时清朝在国际上是毫无地位的,不仅饱受西方国家的欺凌,而且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比不上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所以清政府这句根本就是空话,并无真正的效用。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沉浸在天朝地广物博,谁也不用怕的幻想里。当然,他们后来也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代价。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在没有指纹和照片的年代,清政府在颁发护照时如何确保持证人在拿到护照后中途不会被心怀叵测的人偷走,加以利用呢?清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他们用了最老土,也最有效的办法,他们会在护照上面将持证者的样子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漏洞,他们会将每个人的五官都形容得很详细准确,这也就是为何初始版本的护照尺寸很大的原因,因为护照的版面大部分都被用来写关于持证人样貌的语句了。不过,即使是这样“鸿篇巨制”的大护照,依然保护不了清朝的子民,依然让大清子民在国外别人看不起。

护照的变化其实也暗藏着科技力量的变化,如果我国一昧墨守成规,不知道去发展和改变,国家也不思进取的话,那么护照就会一直是手写的那种老旧版本。

所以说,一个小小的护照的背面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国家强盛了,护照自然就能保护人民,国家没落了,护照就是清朝护照那种“样子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黄马褂有什么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褂原本只是满族特有的民间服饰,因为马褂的宽松款式设计比较适合骑马打猎,日常生活穿上它也很方便。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清朝皇室成员参加各种大典、重要场合的一种特殊服饰。也就是后来的“黄马褂”。职业装在最开始,黄马褂只是一种职业装,上班的时候需要穿着,但是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当你离开了这个职位,黄马

  • 清朝官员的顶珠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们对“顶戴花翎”肯定不陌生,简单点说就是清代官员们脑袋上戴的帽子上的东西。经过查阅史料,会发现不同品级官员的“顶戴花翎”是完全不一样的。“顶戴花翎”分为2个部分,“顶戴”是官员戴的帽顶;“花翎”是皇帝赏赐的插在帽子上的装饰品,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得到花翎。所以“顶戴花翎”就

  • 清代的“贝勒”有哪些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贝勒”在满语中写作“beile”,在《金史》中被称作“孛堇”或“勃极烈”,是部落酋长之意,其复数被称为“贝子”。起初,贝勒是一个拥有实权的官职,地位仅次于“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被称为“淑勒贝勒”,意为“聪睿的贝勒”。此外,努尔哈赤也用贝勒称其子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他的次子代善、侄子

  • 光绪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绪帝,姓名爱新觉罗·载湉,同治九年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由于载湉的实际生日正好与某位先帝的忌日相同,不能摆宴庆祝,所以其父醇亲王将其生日提前两天,改为六月二十六日。同治皇帝死后没有儿子,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亲自指定醇亲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当时

  • 清朝的加衔制度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社会,官员如果因公殉职,或是有突出贡献,朝廷照例会有所表示,在原职的基础上给予加衔。不过在明代以前,这种加衔还较为随意,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到了清代以后,关于加衔,才有了法律上的规定。清初由于是开国时期,重视武功,只是规定了武职官员的加赠事宜,并以级别加以区分。如顺治九年(1652)规定:提

  • 陈廷敬和张廷玉谁地位更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和张廷玉同是清代的重臣,历经康雍乾三朝,曾为大清繁荣,鞠躬尽瘁,深得皇帝赏识倚重和文武大臣们的好评。那么,谁的贡献更大一些呢?陈廷敬,顺治15年进士,庶吉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辅佐康熙皇帝50余年,倍受信任和赏识,康熙51年去世。张廷玉,其父张英就是康熙朝之重臣,文华殿大

  • 清朝为什么从嘉庆开始衰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颙琰13岁被乾隆皇帝秘密立为储君,36岁时由乾隆皇帝禅位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嘉庆皇帝在位时间25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在他的执政期间,清朝迅速走向了衰败。为什么会说嘉庆的统治让清朝迅速衰败呢?嘉庆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是“鸦片战争”,如果将清朝比作一个人,那

  • 清朝人口为何会出现井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乾盛世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个历史时期,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开始想要入关,但是皇太极一直没有能够完成这个梦想。直到顺治帝时期,才有了机会进入山海关。清朝入关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人的努力,使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又一个辉煌的盛世,这

  • 清朝师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师爷并非是正规官职,他相当于是知府私下所聘请了一个秘书,帮助知府处理法律,税收,判案等事务。因为当年中国考试的时候都是通过八股取士的方式。所以考上来的进士都是只懂得写八股文,但是对于司法判案,税收管理等根本不擅长。所以在刚开始,都有些官员也就会聘请一些当地的有经验或者说名气威望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

  • 李鸿章为何要将胡雪岩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85年11月,贫恨交加的胡雪岩已经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他将家人召到病榻前,立下了3道遗嘱:“一是后人不要经商;二是后人不得从政;三是胡李不通婚。”胡雪岩之所以如此痛悔地说下这些话,自然和李鸿章有着莫大的干系。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过节呢?胡雪岩是晚清史上有名的红顶商人,其最有名的事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