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廷敬和张廷玉谁地位更重

陈廷敬和张廷玉谁地位更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1 更新时间:2024/1/25 10:49:50

陈廷敬和张廷玉同是清代的重臣,历经康雍乾三朝,曾为大清繁荣,鞠躬尽瘁,深得皇帝赏识倚重和文武大臣们的好评。那么,谁的贡献更大一些呢?

陈廷敬,顺治15年进士,庶吉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辅佐康熙皇帝50余年,倍受信任和赏识,康熙51年去世。

张廷玉,其父张英就是康熙朝之重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和陈廷敬如出一辙,张廷玉也是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康熙55年成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时期张廷玉备受信任重用,入职军机处,雍正病危时又和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乾隆年间颇有坎坷,遭受羞辱,于乾隆20年去世。

从官职来看,应该是旗鼓相当,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

从所处时代看,陈廷敬做官时是顺治,被康熙看重,张廷玉始为官时是康熙,得到康熙赏识后,主要服务于雍正朝。由于康雍时期,政治环境和官场文化风格的不同,使他们的才能表现也不同。如陈廷敬的财税意识超前,他主张钱税改革,对康乾盛世的繁荣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张廷玉具备杰出的军事思想,他在军机处的排名,仅次于十三爷允祥,无论是年羹还是岳钟麒,对他都十分之敬重。

从作用发挥看,陈廷敬是康熙的得力大臣,但是康熙朝绵长60载,从未依靠某一个大臣治理天下。而雍正不同,他疑心很重,他对张廷玉是百分之百信任,张廷玉对于雍正朝来说,可谓缺一不可。

从晚年结局看,陈廷敬一生较为平顺,最后得以善终,死后康熙甚为惋惜,亲自作诗哀悼,并得皇子扶棺。而张廷玉历经三朝,乾隆时期虽屡遭羞辱,但张廷玉是清朝唯一享有太庙的汉臣。

陈廷敬和张廷玉两人一生为官清廉,深得后世尊敬。从顺治、康熙、雍正到乾隆,两位大臣相继为清朝服务百年。二人功绩难分伯仲,难分高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什么从嘉庆开始衰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颙琰13岁被乾隆皇帝秘密立为储君,36岁时由乾隆皇帝禅位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嘉庆皇帝在位时间25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在他的执政期间,清朝迅速走向了衰败。为什么会说嘉庆的统治让清朝迅速衰败呢?嘉庆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是“鸦片战争”,如果将清朝比作一个人,那

  • 清朝人口为何会出现井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乾盛世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个历史时期,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开始想要入关,但是皇太极一直没有能够完成这个梦想。直到顺治帝时期,才有了机会进入山海关。清朝入关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人的努力,使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又一个辉煌的盛世,这

  • 清朝师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师爷并非是正规官职,他相当于是知府私下所聘请了一个秘书,帮助知府处理法律,税收,判案等事务。因为当年中国考试的时候都是通过八股取士的方式。所以考上来的进士都是只懂得写八股文,但是对于司法判案,税收管理等根本不擅长。所以在刚开始,都有些官员也就会聘请一些当地的有经验或者说名气威望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

  • 李鸿章为何要将胡雪岩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85年11月,贫恨交加的胡雪岩已经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他将家人召到病榻前,立下了3道遗嘱:“一是后人不要经商;二是后人不得从政;三是胡李不通婚。”胡雪岩之所以如此痛悔地说下这些话,自然和李鸿章有着莫大的干系。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过节呢?胡雪岩是晚清史上有名的红顶商人,其最有名的事迹就

  • 六大方面来分析清朝是不是历史上最差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中学学近代史的时候,估计是每个人最痛苦的时候。腐朽的满清政府,在列强的侵略之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我们整个国家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似乎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未必。有证据表明,清朝并非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第一,清的疆域最大,人口最多。汉时的西域,唐时的吐蕃

  • 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怎样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清朝有一个八旗制度,是由努尔哈赤建立,它分为八个不同的旗帜,每个旗主都拥有控制军队的权力,旗主之间是不能相互干涉的,八旗将百姓都分到不同的旗帜上,一旦战争来临时,就可以马上成为上阵打仗的士兵,效率极高,而努尔哈赤则是八旗之主,八旗旗主都要服从努尔哈赤。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它既是

  • 绿营和八旗军为何会被乡勇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太平军势如破竹,直接击败了阻截的各路清军。当时的八旗军和绿营兵,这些清廷的正规军,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汗马功劳,尤其八旗军,但在平定叛乱、天下太平后,就被朝廷圈养起来,给予优厚待遇,养尊处优,军队纪律日渐松弛,士气低落,甚至受到官场腐蚀,军队内贪污腐化横行,正规军早已失去原有战斗力。

  • 三大原因揭示清朝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太监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很多个王朝,最终都是经历过宦官专权,然后加速灭亡的情况的,比如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唐朝不断涌现出来的太监,还有明朝末期的魏忠贤,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个朝代的覆灭。然而为什么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清朝的太监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专权的呢?封建时期

  • 清朝皇帝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40年,林则徐完成“虎门销烟”的壮举,而后义律率英军攻占浙江定海,直抵天津大沽口。本来主战的道光皇帝这才感到害怕,并且略带惊讶地问了周围人一句话:“英国在哪?有多大?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中国新疆是否有旱路可通?”堂堂一国之主,地理知识的匮乏竟然到达了如此程度,可想而知普通老百姓对世界地理的认知水平

  • 清朝灭亡后汉人为什么不愿意剪头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兵入关后,为了加强统治,强迫普通百姓剃发留辫子,甚至流传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汉族人因为老祖宗传下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因为头发的问题与清廷做了许多斗争,但这一标志性的屈辱发型,还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清朝最具有辨识度的特征。我们看古装剧,唐朝汉朝尚不容易区分,但清朝戏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