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宦官乱政和外戚篡权的历史原因

宦官乱政和外戚篡权的历史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98 更新时间:2024/2/10 5:36:53

回顾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宦官的数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宦官们的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纵观历史,从汉代开始的十常侍,到清朝末年老佛爷手下的安公公、小李子,大多数的朝代都出现过宦官干政、祸国的事件。这些事件是巧合发生的,还是其中另有玄机可寻?

纵观历史,只有宋代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局面。探究其原因,整个宋朝社会,没有能完全掌有大权的文官或者武官。宋代的以文率武的政策,致使武官几乎不握兵权,而文官多为士大夫出身,以忠君报国为己任,因此野心者少之又少。再者,文官的朝政意见一旦相左,很快会形成各自的集团,互相争斗,由此导致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官各自为政同时又相互制约,所以皇帝不用费心去培养一个亲信或者说是一个专用的奴才去替自己处理分化文臣武将的事情,这导致了宦官与朝政不相接触,所以也就减免了宦官乱政的机会。

其他朝代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宦官乱政的局面,是不是其政府结构与宋代截然相反呢?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的。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文官到武将,各个官员手中都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所有的官员虽然都服务于一个君主,但官员们在利益面前几乎都会打起自己的小算盘,久而久之就会有人作出反举。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皇上总会把大权交给自家的亲属或是身边的亲信,这是重用宦官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间接的原因使得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就是有些事情皇帝可以交给自己相信的大臣们去做;有些事情则不然,例如暗杀不服从自己的大臣,或者去监视朝廷里某个要臣,这些没有办法做在明面上的事情就要靠皇帝身边的亲信去做。宦官为皇帝做过此类的事情越多,皇帝自会越重用他,久而久之,当宦官不想再受控于人,想要独揽大权的时候,就会出现干政的局面。

外戚又称“外家”“戚畹”,乃帝王的母族、妻族一脉。历数千年中华历史,外戚的野心最为膨胀,甚至远远超过乱臣贼子,其干政乃至篡权的现象屡禁不绝。

外戚干政事件尤以东汉为甚。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东汉外戚干政颇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小皇帝过多,一个是尚书台的设置。

虽然西汉时期的帝王大多中年以后方才死亡,但到了东汉却连续遭遇几代皇帝三十多岁便早逝的情况,幼帝频繁出现,后宫的势力便不可遏止地膨胀起来。

后宫女性不能直接干政,自然是通过扶持本家的势力来掌握政权。然而在汉代,外戚不只是有后宫势力可以依靠,他们还有一个杰出的优势,便是大多为对国家有贡献的功臣。东汉的外戚,主要有马、窦、邓、梁四大家族。东汉明帝的马皇后,是功臣马援的女儿;章帝的窦皇后,是功臣窦融的曾孙女;和帝的邓皇后,是功臣邓禹的孙女;顺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统的后代。四大家族既是功臣又是外戚,封底广大,势力雄厚,真如豪强慢慢地蚕食东汉的江山。

另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尚书台的设立。光武帝刘秀在南方建立政权之后,为了稳固皇权,遏制相权,虽然保留了宰相“三公”之职,即司徒(丞相)、太尉、司空(御史大夫),却将三公的实权抽走,徒留地位和俸禄。而刘秀自行设置了名为“台阁”的尚书台,将国家实权完全交由尚书台管理,由自己直接指挥。但是,很快这样的弊端就凸现出来。一旦皇帝早夭,幼帝登基,掌管尚书台的“重任”就落到了后宫、外戚的手里。

而外戚专权的直接后果,招来的便是宦官权力的膨胀。因为幼帝长大之后,唯有后宫宦官近侍可以依靠,宦官在帮助皇帝重夺皇权之后,受到土地、俸禄上的巨额封赏,势力便迅速增长,俨然有超过外戚的威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谜案悬案疑案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后人留下璀璨的文化遗产,同时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待解的谜案悬案。本文小编来给大家说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那些谜案,疑案和悬案。秦始皇的身世刘秀怎么建立的东汉王朝曹操不称帝的原因揭秘玄武门事变的真相李世民修改国史了吗唐高宗李治喜欢武媚娘的原因唐中

  • 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明长陵明成祖朱棣明长陵为明十

  • 支那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支那”?“支那”一词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在清朝的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原本尊称中国为“天朝上国”的日本人发现中国实力尽失,并且为之陶醉,从此,日本社会自上而下便开始以战胜者的态度,戏称中国为“支那&rd

  • 火药的发明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火药和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其中,火药被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事业,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火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历史上帝王将相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希望自己延年益寿,体态安康;希望自己的统治世代相传,永远延续。因此,他们便派一些道士去炼仙丹,

  • 指南针是怎么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的四大文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指南针能够用来辨别方位,当一个人在野外或者海上迷路的时候,它的作用可不能小瞧,有时它很有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存亡。指南针又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 活字印刷术怎么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人类通常是运用纸和笔墨采取口头传诵和手抄书的形式进行的。由于这种原始的传播方法耗时多,速度慢,所以操作起来比较费力。如果一个人抄写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至少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迫切获得最新的知识,而按照

  •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

  •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神秘失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笼罩在它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将和氏璧琢为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其上

  • 历史上的悬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华文明发展几千年,留下来诸多灿烂和辉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一些无人触及的阴影那些历史上的悬案,由于资料太少,而且纷争太多,那些悬案有些就永远藏在历史的最深处。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文化整合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

  •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这么几个来源: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寓意吉祥。国号的分类从夏朝到清朝,中国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国的王朝更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些国号是怎么来的呢?归纳了一下,主要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