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德宗李适开始征收茶叶税和两税法则

德宗李适开始征收茶叶税和两税法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53 更新时间:2024/1/21 13:30:35

唐朝时期,上至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形成了饮茶的习惯。在中唐的时候,出现了空前饮茶盛况。当时除了四川和江南茶风日盛之外,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也都盛行饮茶,但凡交通沿线,随处都能看到茶摊茶铺,不论贵俗,投钱既饮,非常方便。江南各地的茶叶源源北上,舟车相继。不单单只有江南江北产茶,中原和黄河之北也出产名茶。

茶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成了国内外市场上重要的商品。所以,种茶和贩茶也成了十分有利可图的行当。这时候,德宗在大臣的议论中,看到茶盐铁都成为百姓们的日常所需,觉得有利可图,便开始想着征收茶叶税。

公元783年,管理财政税收的户部侍郎赵赞敏锐地观察到,饮茶的风气已经在百姓当中普遍地形成了,于是就向德宗提议征收茶叶税,成为十税之一。很快德宗就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当年开始在全国对茶叶进行征税,由负责征盐税的盐铁转运兼管茶务,在产茶州县的商运要道设官抽税,税率是1/10,每年都够得到银两40万贯,茶税一举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人。茶税之法也从此建立起来。当时除了茶以外,还有漆、竹、木等也被同时列为征税对象。这就是千百年来一直征收的农林特产税最早起源。

唐德宗一征收茶税,国家的财源自然就滚滚而来,那时候还没有分税制,钱财都进了中央的国库,供德宗自行挥霍。开征茶税这一项措施更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有个名叫何易于的益昌(今四川昭化)县长,感到十分的为难。因为他知道,不向百姓们征收茶税,就是违拒诏令,不但乌纱帽不保,而且还会杀头。但是,如果要征茶税,益昌又非常贫困,百姓的生活已经很困难了,都快要活不下去了。如果还要强征茶税,让百姓们怎么活下去。何易于既不想违背朝令,也不愿意将百姓们陷于水火之中,便决定一死了之。

他向手下交代好工作后,于是选择了一种比较惨烈的自杀方式自焚,由此可见,他是个意志比较坚强的人,能够在烈火焚烧中忍受得住。何县长死了以后,当地的百姓们对他的行为崇拜至极,都纷纷祭奠。

两税的法则

在德宗即位以后,就任用杨炎为宰相。杨炎上任之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废除租庸调制,推行了“两税法”。

唐朝初期的赋税,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照征收赋税的办法,分为租、庸、调三项。伴随着均田制度的瓦解,租庸调制也渐渐不能再施行了。因为战乱频繁,农民也纷纷逃亡,沦为地主的佃户,租庸调法走到了死胡同,不得不更改。

两税法主要的内容有: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不分土地著户还是外来户一律都以现居民住地为准,登人户籍纳税,放弃按丁征税的办法,改为按照资产和田亩征税,就是根据资产定出户等等,确定应该纳税的税额;根据田亩的多少,征收地税。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负担赋税。每年分为夏秋两季征税,夏税为六月之前,秋税为十一月之前,两税的名字既由此而来。

两税法的实行,也扩大了纳税面,对于减轻人民的负担非常有利。纳税的人一多,对于政府的收入也有税保障了。两税法是按照资产和田亩征税,和租庸调法按丁征税相比,还是比较合理的,有其进步性。但是以德宗为首的统治者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相反是不断地增加苛捐杂税,使得人民的负担日益沉重。

公元787年,唐德宗曾在一个叫辛店的地方打猎,来到一个叫赵光奇的农民家中,德宗问道:“百姓们生活的高兴吗?”赵光奇据实答说:“不高兴。”德宗说:“今年庄稼获得了丰收,为什么你们不高兴呢?”赵光奇回答道:“国家不守信用。前面说是除了两税以外不会再有其他的徭役,但现在,除了两税之外,还要强迫征收各种税费,这简直就是巧取豪夺。

开始的时候说收百姓的粮食由官府到百姓的家中收取,现在却又强迫百姓们把粮食送到几百里之外的京西行营。路途又这么遥远,导致很多人家因为干农活牲口被累死,车也坏了,家庭破产,很难再维系下去。人们的生活这么愁苦,还有什么好高兴的!每次国家发布体恤百姓的政策,不过是一纸空,下面的官员也不会执行。皇上又深居在防卫森严的皇宫里,哪里会知道这些!”

听完赵光奇的话,德宗下令免除了赵光奇家的赋税和摇役。德宗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但是忽略了百姓的疾苦,算是个无良的昏君。

下一节:李适寻找生母 册封为皇后

推荐阅读大全页:

德宗李适生平事迹大全 唐德宗从勤俭变奢侈

唐朝二十位皇帝事迹大全介绍 唐朝大事件全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适寻找生母 册封王氏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德宗14岁的时候,母亲失踪了。虽然德宗的父亲代宗一直都在派人寻找,但是始终都没有找到。在德宗即位之后,立即将沈氏尊为皇太后,大力派人继续寻访老妈的下落。他还成立了一个寻找太后工作的庞大领导小组,以睦王李述为首全权负责奉迎皇太后,工部尚书乔琳协助睦王李述的寻访。没过多久,有位老妇人陈述了自己就是太后

  • 唐德宗李适生平事迹大全 唐德宗从勤俭变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德宗李适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李适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1、唐德宗李适生平档案简介2、德宗李适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3、李适动用武力削除藩镇4、李适重用宦官贪婪成性5、陆贽是德宗

  • 唐顺宗李诵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顺宗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帝王档案姓名:李诵民族:汉族出生曰期:761年逝世日期:804年配偶:王皇后子女:23个儿子,1个女儿在位:6个月(805年~805年)继位人:李纯庙号:顺宗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

  • 李诵用行动诠释言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诵当上皇太子的时间并不晚,在他的父亲刚当上皇帝没多久,他就被册立为太子了,具体来说,时间是在公元779年。他册立的典礼是在第二年的正月举行的。到了公元805年,李诵的父亲德宗去世了,于是李诵顺理成章地接过皇帝的权柄。德宗的遗诏宣读以后,李诵在正月登基,当上了皇帝,也就是顺宗。顺宗当上这个倒霉皇帝并

  • 顺宗李诵的短暂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李诵当皇帝的这段短暂时间里,出现了一个特别有名气的内阁集团,里面的人就是“三王八司马”。读了那么多历史,我们只听说过永贞革新里面有二王八司马,什么时候冒出来了这么个“三王八司马”呢?他们说的都是谁?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实际上二王八司马的说法是欠妥的,因

  • 唐顺宗李诵是个很有特点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有过那么多的皇帝,哑巴皇帝却只有一个。就是唐顺宗李诵。别看他当皇帝的时间非常短,是所有唐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不过他却有比别人更多的特点:他在当皇帝之前等待的时间是最长的:李诵很早时就已经当上太子了,那是公元779年,当时的他才只有18岁。别看他的运气这么好,早早就当上皇位继承人了,但当上

  • 唐顺宗李诵生平事迹大全 唐顺宗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开国后的第十一位皇帝,李诵苦熬了26年才坐上了皇帝的位置。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在唐朝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1、唐顺宗李诵生平简介和简评2、顺宗李诵用行动来说话3、顺宗李诵当皇帝后发起改革4、顺宗李诵是个特点鲜明的皇帝下一部为您讲述唐朝开创

  • 唐宪宗李纯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是唐朝中期的皇帝,原名李淳。,立为太子后,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史称“元和中兴”。帝王档案姓名:李纯民族:汉族出生曰期:778年逝世日期:820年配偶:郭皇后子女:20个儿子,18

  • 李纯幼年有着大志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辉煌的唐史,杰出的帝王,除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与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之外,第三位政绩卓著的皇帝就是宪宗李纯了。唐宪宗李纯本来并不叫这个名字,他的原名是李淳。他当了皇太子以后,才把名字改成了李纯。李纯是唐顺宗第一个儿子,在公元778年出生于长安宫。李纯小时候,他的祖父德宗经常会让他坐到自己的腿上,逗着他玩

  • 古代女子失身后会有什么样的恐怖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地位极其卑下。下面,小编就通过几则案例和大家讲讲古代女子失身后会有什么样的恐怖结局。案例:不过如此祝英台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它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地结束,它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主义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