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宫廷御医怎么给妃子看病

宫廷御医怎么给妃子看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92 更新时间:2024/2/10 5:29:57

太医院的御医给皇帝看病难,给皇后妃子们看病更难,尤其给皇后和嫔妃看病更是难上加难。皇宫里“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十分严厉,于是就有了“悬丝诊脉”的故事。

御医不能手触手地给后妃们诊脉,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后妃们的手腕上,另一头留在屋外御医的手里,而有的嫔妃常把她那头系在椅子腿上,想考考太医能不能诊出她的病……实际上系与不系都不能通过丝线切得脉象,御医们在这里只不过走了一个形式而已。

他们知道要给嫔妃们看病,事先已经千方百计地通过贿赂贴身太监和宫女,把病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诊脉,只是在静思默想着如下药。清朝末年,有一次慈禧太后患病卧床,让一名陈姓御医为其诊治。于是,陈御医牵线切脉,诊病开方。他叫宫女将一根彩色丝线的一端拴在太后的手腕上,陈御医牵着另一端隔着帷帐为慈禧太后切脉开药方。慈禧太后连续服了几剂,没想到药到病除,不禁大喜,亲赐“妙手回春”金字匾额给陈御医。

原来,牵线切脉是假,事先买通了宫女和太监是真。神医再神,还不至于神到牵线切脉的地步。是陈御医事先用重金贿赂了宫女和太监,切脉之前得知太后三天前因贪食田螺肉而引起消化不良的内情,经一番假戏真做,骗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处方施以消导利食、健脾和胃的药物,使慈禧太后服药即愈。这个故事虽然有些传奇的意味,但从中不难看出,古代御医为皇帝和嫔妃看病的窘境和自身生存的艰难。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的脑回路分析:俘虏有多少项羽就埋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荣的叛乱给了刚刚登上西楚霸王宝座的项羽迎头一击。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天下居然还有人敢在他的眼皮底下与他作对。再加上看了张良“金玉良言”般的信后,他坚决地认为齐乱是当务之急。于是一声怒吼,带着兵马浩浩荡荡地杀向了齐地。田荣顺利吞并了齐地三王后,再加上陈余联军,已变得不自量力起来。听说项羽要亲自来剿灭他,

  • 项羽性格深入剖析:想要成功,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求长生不老丹未果后,迁怒于所有的“儒生”,先后两次坑杀了数千名儒生。焚书坑儒事件惊动了世人,秦始皇的罪名从此又多了一项。当然,集体坑杀活人并非秦始皇首创。早在春秋战国时,秦国在攻打赵国获胜之后,秦将白起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坑杀了赵兵四十万。四十万,想想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更何况是一个个鲜

  • 项羽与章邯:相逢一笑泯恩仇,你若投降我便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章邯终于决定求和。对于这个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乱世枭雄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从当年的不败到连败,项羽已注定是他命中克星。即使这样,他仍然没有想过背叛朝廷,此时如果朝廷能给他一点支持和安慰,他一定会拼了老命和项羽继续斗下去。然而,朝廷除了一封陈述他剿匪不利督促

  • 刘邦性格深入剖析,想要成功必须“攻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站在咸阳东部的灞上,面对眼前近在咫尺的咸阳,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是啊,历经一年,西征路上凶险重重。在众多良臣猛将的支持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到这儿时,真不容易啊。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回报,刘邦这时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喏,咸阳就在眼前。”西征的革命义军们压抑不住内心狂喜而炽热的心情

  • 萧何月夜追韩信:刘邦寻萧何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何月夜追韩信这个故事很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萧何是什么样的人,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一些。当年刘邦还是整天无所事事东打西闹的流氓时,萧何就因为他一脸“龙相”而非常器重他,先是给他弄了个小小的干部来当(推荐为泗水亭的亭长),后来又根据形势判断追随他参加了革命(斩白蛇起义)。一个小小的乡级干部(亭长)后面

  • 鲜卑族历史:鲜卑人的起源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原建立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经历了从森林走向草原进而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他曾历经千辛万苦,举族南迁。那么是什么压力迫使一个游牧民族走出森林,走向草原,最终竟得以入主中原?众所周知,历史上曾先后兴起的鲜卑部落有宇文氏、段氏、慕容氏、乞伏氏和拓跋氏,这几

  • 阅兵式“同志们好 同志们辛苦了”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不少的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进行完入学军训之后,在最后阅兵式领导们跟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对话:“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而其实,这段对话的来历可不得了,正是来自于我们的国庆阅兵式。准确地说,是从1984年阅兵式上流传至今的。1984年以前的11次阅兵首长问候语不是固定、统一

  • 1984年的国庆节为什么要组织阅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军事实力,一直都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底气。那军事实力的彰显就必然要开战吗?答案是不,有时候,根本无需大动干戈,只是相互显示一下自己拥有的军事力量,就能够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举行阅兵。一直有不少老军迷认为,1984年的那次国庆阅兵是我军最为经典的一次阅兵。虽然阅兵中亮相的武器除了东风-

  • 峨眉山走过的历史文化历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峨眉山历史文化久远,魏晋时佛教传入,改观为寺,成为佛教的普贤道场。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寺庙增多、规模逐渐扩大,明清鼎盛时期,全山上下先后有大小寺庙170余座,峰峰有寺、岗岗有庵。解放初期,全山寺庙仅存43座。1982年中发19号文件下发后,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寺庙得到逐渐恢复和发展,现有寺庙26座。其

  • 陈群是谁?陈群为何能够历经曹魏三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朝,曾受曹丕托孤之重,辅佐明帝。其间,数有进谏,竭忠尽职。他创立的九品官人法,是一种曾经在历史上有过影响的选举制度。陈群为曹魏大臣,瞩目当世。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都名重于世。他少年时,就显出异乎常人之处,祖父很惊讶,常对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