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科技 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轨道

清朝科技 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轨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66 更新时间:2024/3/14 8:51:47

清朝科技虽有成就,但是从清初渐渐落伍。也没有让科技知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

1、医学

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2、地理

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中国的新疆地区。

3、农学

清代的农书约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有《钦定授时通考》《广群芳谱》《补农书》等著作。其中大型综合性农书《钦定授时通考》,是乾隆二年(1737),由乾隆帝弘历召集一班人编纂的。全书规模比《农政全书》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书,各省大都有复刻,流传很广。

4、铁路

清朝末年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文化 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在编撰古籍时大肆销毁古籍,明末可以和百家争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终结。知识分子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而是钻进故纸堆去考究古书,这就是所谓的乾嘉学派。1、小说清朝小说以曹雪芹等著《红楼梦》被认为代表。《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晚清谴责小说均有很大影响。2、诗歌清朝诗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早期,纳兰性

  • 清朝皇帝日常生活简介 清朝皇帝怎样处理政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清历史

    上午9点半到11点,是皇帝上朝理政、办理公务的时间。皇帝处理政务一般分为日常的和特殊的两种。像御门听政、宫中日常视事、接见外国使臣等,属于日常的政务;重要的典礼像登基大典、大朝会、皇帝生日、皇帝大婚等属于特殊的政务。皇帝在吃早饭时,太监会把请求召见的王公大臣们的牌子递上来,叫做“膳牌”,由皇帝决定饭

  • 八旗军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超越明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清历史

    八旗军是八旗制度下的军队,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清朝初期的时候,八旗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是一支极为骁勇善战的军队。但是在清朝的后期,为什么这支部队变得那么的软弱,不堪一击了呢?万历朝后期,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部众不足百人的家底起兵,借复仇之名展开了一统女真各部的事业。万历二十九

  • 明神宗朱翊:大明在位最久的皇帝也是大明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清历史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在位之初,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明神宗统治的后三十年,“万事不理”,“静摄深宫”, 怠于政事而耽于享乐,日益挥霍侈靡,不知遏止。史家有云:大明王朝实败亡于万历皇帝。公

  •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 他们分别是指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清历史

    明四家说的是明朝时期四位在绘画领域取得过突出成就的画家。他们分别是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他们四位当中,沈周和文征明主要擅长画山水画,他们也继承了北宋以来山水画方面的传统;唐寅则是山水、人物都有较高的成就,他的风格属于南宋院体;至于仇英则在工笔人物和描绘青山绿水方面富有盛名。因为他们主要的活动地点

  • 明宪宗朱见深堪称是明朝最被低估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历史上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天顺八年朱

  •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全才皇帝 令人可惜的是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个皇帝,朱瞻基不仅是整个明朝综合素质最为全面、最有才华的皇帝,更是整个中国古代都很难见到的全才皇帝。作为皇帝;他开创了明朝的一段盛世繁荣,作为艺术家;他的作品至至今还是无法逾越的明代宫廷画作高峰。生于祥瑞、长于富贵朱瞻基出生于1398年,那时他的祖父朱棣还只是燕王。一天,朱棣梦

  • 明英宗朱祁镇:两次为帝 一生跌宕起伏 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清历史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唯一一位在位两次的皇帝,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却是一个好人。明英宗朱祁镇,死后葬于明十三陵裕陵之中。该陵墓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英宗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

  •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国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发动侵略,而清政府昏庸无能,许多官员胆小怕事,最终在英国的胁迫下,签订《南京条约

  • 清朝的什么人可以当清朝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都带刀,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其人身安全的保障,可以说是最高的,也因此诞生了许多安保的组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御前侍卫,什么人可以当,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曹寅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家族关系,进入皇宫做了銮仪卫。因为经常跟皇帝见面,所以产生了一定感情。后来,他被下放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