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中国历史贡献最大的三个短命王朝

对中国历史贡献最大的三个短命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87 更新时间:2023/12/6 7:15:24

谈起中国历史,第一可能就要谈到汉朝、唐朝、宋朝,这三个朝代历时悠久,汉朝四百年,唐朝二百九十年,两宋三百二十年,从政治经济上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其实中国历史的塑造者并不是这些帝国,而是一些短命王朝。

1、秦朝

秦朝总共只有十五年,干了两届,但上的全是硬菜,统一就不说了,秦始皇搞的修长城、开灵渠、车同轨、书同文,千里驰道等等,使中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整体。这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郡县制!

春秋战国,天下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有一千多个国家,战国也有几十个,一分裂自然就有冲突,一冲突就是你打我我打你。而秦朝实行郡县制,天下只有一个中央,中原没有小王国。从体制上将中国塑造为不可分的一体。

后来的汉朝基本搞的就是秦朝这一套。汉朝的一切,秦朝都铺好了路。长城修了,驰道通了,灵渠开了,制度定下了。在郡县制上,汉朝还想开倒车,刘邦要分封天下,最后有人反对,就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半分封半郡县制。最后造成七国之乱,把孙子汉景帝坑得够呛。

2、隋朝

跟秦朝惊人的相似,隋朝不过四十来年,也是二届政府,一代隋文帝杨坚,二代隋炀帝杨广。干的全是硬活,什么统一中国,结束动乱,政治上三省六部,基础设施里的大运河。最重要的还有一点,科举制。

以前选官制度叫察举制,就是上面来人察一下,看到不错的就推举一下。那都察谁啊?肯定是察自己家亲戚呗,要么就是有钱的呗,没关系没钱的谁察你?所以,隋以前全是世家大族,袁绍家就是四世三公,上层建筑全被这些大家族给承包了,这样一来,社会就没有流动性。而搞了这个科举,大家凭本事考,大门阀就没办法垄断了。

唐朝照搬了隋朝的一切,成就了盛世。李世民还天天发朋友圈,笑话杨广,开隋朝的批判会,说杨广夺位。这就是江湖规矩,占了便宜的往往要再猛踩一脚。不过没关系,反正他们是亲戚,互黑很正常。

3、后周

秦朝隋朝大家都熟了,这个后周是什么呢?唐朝完蛋之后,不是马上接着宋朝,唐宋之间有一个七八十年的动荡期,叫五代十国。就是前前后后换了五代,四周还十个割据王国,这个后周就是五代最后一个朝代。那后周又做了什么贡献呢?

要说这个,就必须了解宋朝有什么特色,跟汉唐相比,宋朝一大特色就是文人王朝,文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武将的地位下降。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这也是武将交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可事实上,武官地位下降从后周起就开始搞了。

后周的柴世宗柴荣一上位,就整治军队,处决临阵逃脱的将领七十人,这在五代是十分罕见的,五代是一个有枪就是王的时代,没人能敢这么多武将。后来,柴世宗又把文官安排进枢密院,这个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这意味着文人开始执掌兵权。

宋朝建立后,基本上就是按照后周搭好的这个架子在走。所以,赵匡胤被认为是代周建宋。宋不是打烂一个旧世界,然后建立一个新世界,它只是按照后周的框架继续建设罢了。

为什么这三个王朝改革最大反而最后迅速灭亡了呢, 这是因为搞改革是有风险的,是要得罪人的,是要动大手术的。这一动,难免就有牵扯到一些利益,会引发动荡,而当他们搞过之后,世人已经被打过预防针了,自然都容易接受一些。后来者又可以吸取一些教训,进行微调。

所以,中国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先来一个大胆创新的短命皇朝,紧接着就是一个继承性微创新的大帝国。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三个错误导致陈胜起义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兴也无种,败也无种《陈涉世家》没有写到的事,高中课文《陈涉世家》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两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广为后人引用。课文从《史记》中选用的部分,从陈胜微末时显露野心开始,到原楚国各地叛乱响应陈胜造反,戛然而止。

  • 秦朝统一天下的“四大军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历史

    中央军主要有四大主力,其中关中军团以旧秦国军队为基础,是帝国军队真正的精英(也有学者认为正卒专指这只军队)。另外三支军队根据其特点,姑且分别命名为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这几只军团(尤其是关中军团)的命运决定着帝国的命运。一、岭南军团 岭南军团的统帅从屠雎到赵佗战绩都并不算太出彩,这只军

  • 汉初刘邦所封八位异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汉历史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即皇帝位于汜水,国号“汉”,中国历史上最为瞩目的一个大帝国诞生了。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也有很多人不记得,在建立汉汉帝国过程中汉高祖刘邦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齐王韩信(后徙为楚王)、梁王彭越

  • 秦始皇兵马俑的统帅为什么仅仅是个都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秦始皇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它诸侯国的军队。这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士兵和军官各就各位、整装待发

  • 历史上匈奴人的起源及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建立国家,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时期,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匈奴早在公元前78世纪就已经生息繁衍在中国北方的广大

  • 吕后为刘邦建立大汉起到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山东省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她死于公元前180年,时年62

  • 汉文帝---汉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守成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我们知道在西汉王朝除了汉高祖刘邦是开国皇帝,继刘邦以后,比较出名的皇帝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以及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后改名刘询),而笔者认为除了西汉开国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公认厉害的创业之君之外,当首推(汉)孝文帝刘恒。那我们究竟如何评价一个皇帝呢?我归纳为以下六个标准:第一,心系天下,爱民

  • 下跪这种礼仪开始于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汉历史

    大家看宫廷剧的时候可以看到,在剧中见到皇上通常是要下跪,这是一种表示忠诚的方式吗?纵观封建历史,想必这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无形体现。那么这种礼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

  • 汉武帝抗击匈奴的十五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汉历史

    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史篇,自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始发,至征和三年发起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四十余年之间,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的十五次远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罕见的,其中尤以元狩四年汉匈漠北大战最为惨烈,此战后迫使大单于向西方远遁,匈奴内部发生分裂,由此开

  • 西楚霸王项羽的五大忠臣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哀鸣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败。项羽把更多的责任归咎于“天灭我楚,非战之罪。”项羽之勇是毋庸置疑,在《资治通鉴》里也有记载,如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时,汉军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