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71 更新时间:2024/3/17 2:53:59

众所周知,我国的诗词文化是相当繁荣的,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有如此令人羡慕的诗词文化。而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了相当多的诗词大家,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贺知章

1、贺知章的成就

说起贺知章,相信不管是正在读大学的,还是正在读小学的,都是比较熟悉。我们曾经都是背着贺知章的《咏柳》长大的,由此可见,这位诗人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贺知章一生作诗无数,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词,为后人传颂。其实贺知章不仅才华出众,风度翩翩,而且还独具慧眼,发现了许多对后世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李白就是很好的例子。贺知章通过科举考试,做了进士,后来又节节高升,官至秘书监。我们都知道,古人都喜欢以文会友,贺知章也不例外。

据悉,贺知章与若虚等人都是无话不谈,非常亲密的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诗论词,讨论国家政治,自己的理想抱负。那贺知章与李白又是怎么结识的呢?据史料记载,李白因为机缘巧合,曾经将自己写的诗词给贺知章看,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指点。贺知章看完李白的诗词,对其大加赞赏,称赞其日后必定大有作为。两人因诗结缘,成了好友。而两人都喜欢喝酒,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像贺知章这样既有才华,又独具慧眼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2、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有个金龟换酒的故事十分出名。742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李白被玄宗招进宫中做官。李白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匆匆赶奔长安。但玄宗却把他撂在一边,没有马上接见他。只是把他安顿在客房里。

李白来都城的消息传进了贺知章耳朵里,他十分兴奋,当时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对李白的才华,早就略知一二,才华不凡而且十分有情调,但却没有见过本人。第二天贺知章就迫不及待的去一睹李白的风采。当一袭白衣的李白从门外走进来的时候,贺知章不禁脱口而出,好一个诗仙啊。刚一落座,贺知章这个老头就追问李白是否有新作拿出来观赏,倒是一点不客气。李白就抓紧把自己的《蜀道难》呈给贺知章。

过了不久,很多闻名而来的诗人和李白的朋友都赶来了,贺知章主动提出要为李白接风洗尘。这顿饭从大约中午时分,一直到晚上很晚才吃完,期间人们吟诗作对好不欢乐。正当人们酒足饭饱的时候,贺知章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尖叫声“坏了”,他说自己没带钱,该怎么付这顿饭钱呢?灵机一动,想起了自己佩戴的小金龟,就告诉众人:“虽然没有银子,但我有金子”随即取下金龟付了账。

在那个时代,有钱的男人喜欢把小金龟挂在腰间,贺知章的金龟更不用说有多金贵了,可以见得贺知章对李白的喜爱。后来两人成了忘年交。长安城里也有了金龟换酒的典故。

3、贺知章的诗

贺知章这个人是个人才,十项全能,全面发展,也同样是全面优异。其中,他的文采众人皆知,诗句广为流传。经历了千年的传颂,虽然有些已经遗失,但是保留下来的仍然是句句经典。

就拿贺知章的句子较少的诗来说,比如采莲曲,就有着和“山寺桃花始盛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而且在意境上面还更胜一筹。再比如说《回乡偶书》,这其中的乡愁与无奈,就算是时隔千年,仍然被人们拿来引用,叙说着自己对家乡的那一份深沉的热爱。

因为贺知章是修行的,所以他的禅诗也是很多的。在一本叫做《唐禅社首乐章》的书里面,就能够找到他的很多作品。其中的遣词造句,无不让人惊叹。也正因如此,所以才能让他获得“初唐四杰”这样的美誉吧。上亿的人口中有千万个诗人,千万个人中只有那四个人,才华横溢,各有各的特点,诗词歌赋皆是一绝。

贺知章也是很关心国家大事的,其中他也是写过军旅诗的,虽然不像是高适那样专门写这种类别的诗人写的那么的气势豪迈,却也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比如一首《送人之军》,是写给出征的将士们的,鼓励他们为了国家战斗,让国家没有忧虑。他们就像是长城一样,守卫着国家。

除了上述之外,贺知章也写过很多别的题材的诗词,其中还有很多送友人的。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成就 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柳宗元是唐朝人,于公元773年生于唐代宗年间。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惩咎赋》、《闵生赋》、《江雪》、《捕蛇者说》都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1、柳宗元的历史背景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

  • 唐代宗李豫:从兵马大元帅做到一国之君 李豫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历史

    唐代宗李豫是唐朝第八位皇帝,唐代宗李豫的一生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不仅在消除余党有为,不仅在巩固帝位做到乱后求治,他的一生也是多情的一生,并且淋漓尽致。李豫自幼性温和敦厚、相貌出众、才情过人。虽然,李亨并非是玄宗最宠爱的儿子。但是,对于这个长孙,玄宗却是宠爱有加。对于自己的父亲并不是特别受祖父所信任

  • 唐德宗李适:统军平定安史之乱 成为最特殊的凌烟阁功臣 本有机会成为一代明君 却昏庸无能 致使唐朝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历史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因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画像被放入凌烟阁时,后来才成为大唐天子的。这位皇帝虽然进了凌烟阁,但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很长,却搞乱了唐朝的秩序,为唐朝的衰亡埋下祸根。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

  • 唐高宗李治:一位常被后世忽视的明君 做到了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做不到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历史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历史上李治的存在感低,因为在他前面有千古一帝的父亲李世民,在他后面则有千古一女皇帝的妻子武则天和开创盛世的孙子李隆基,李治夹在这些猛人中间,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心软善良,懦弱无能。然而,李治却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懦弱无能,而是一个被后世忽视的明君。在大唐王朝璀璨的的星空

  • 唐末名将高骈:文武双全 半生英明 晚年却昏招频出 欲独占镇压黄巢之功 使黄巢长驱直入进长安 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高骈是唐朝后期名将,高骈出身名门,他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个著名的诗人,黄巢起义时高骈曾力挫黄巢的军队,然而在胜利在望之时驻足不前,导致黄巢得以长驱直入,直捣河洛地区,最终攻陷国都长安。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

  • 唐中宗李显:有着显赫的身世 父亲母亲儿子都是皇帝 一辈子生活在三个女人的手掌心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历史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本应该大展宏图,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在他的一生中,本该给他爱和关怀的母亲、妻子、女儿,最终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这三个女人,可以说是掌握了他的一生。唐中宗李显一生庸弱无能,被几个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第一次即位才两个月,便被母后武则天废黜为庐陵王,软禁在均

  • 为何说唐朝时很开放的?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之所以说唐代这么开放,不如先说中国人有一种贞操观。其实,贞操观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的产物,题上方向相反的两个极端。贞操观应该说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因为女子是男子的私有财产,不能让别人染指;同时为了确保财产能传至出自自己血统的子女手中,所以严格要求妻子的贞洁。而对男子来说,是从来不讲什么贞操的。

  • 渭水之盟: 盛世大唐崛起前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最后在李世民的退步下 一场箭在弦上的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今,人们一提起唐朝,便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然而大唐也不是从开始就是

  •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她对于藏民族发展、李唐王朝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为人们所铭记和称颂,她的功绩是是李唐王朝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后世所敬仰。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族弟李道宗,也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为送亲使持节护卫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关于文成公主进藏后的故事

  •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原本地位卑微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最终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武则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就连她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