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算经》:算经十书之一

《孔子算经》:算经十书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49 更新时间:2024/1/23 19:30:47

古代数学的发展是悠久的,其成就是相当惊人的,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来看,古代数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算经十书是其中的代表,而《孔子算经》是其中之一。

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编写年不详。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卷中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卷下第31题,可谓是后世“鸡兔同笼”题的始祖,后来传到日本,变成“鹤龟算”。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此题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选为补充教材。

上卷详细的讨论了度量衡的单位和筹算的制度和方法。筹算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运用,但在古代汉族数学著作如算数书、九章算术等书中都不曾记载算筹的使用方法;孙子算经第一次详细地记述筹算的布算规则:“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百万相当”,此外又说明用空位表示零。

在进行乘法时,“凡乘之法:重置其位,上下相观,头位有十步,至十有百步,至百有千步,至千以上 命下所得之数列于中。言十即过,不满,自如头位。乘讫者,先去之下位;乘讫者,则俱 退之。六不积,五不只。上下相乘,至尽则已。”。《孙子算经》明确说明“先识其位”的位值概念,和“逢十进一”的十进位制。除法法则:“凡除之法:与乘正异乘得在中央,除得在上方,假令六为法,百为实,以六除百,当进之二等,令在正百下。以六除一,则法多而实少,不可除,故当退就十位,以法除实,言一六而折百为四十,故可除。若实多法少,自当百之,不当复退,故或步法十者,置于十百位(头位有空绝者,法退二位。法皆如乘时,实有余者,以法命之,以法为母, 实余为子。”

中卷主要是关于分数的应用题,包括面积、体积、等比数列等计算题,大致都在《九章》中论述的范围之内;下卷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如下卷第31题即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后传至日本,被改为“鹤龟算”。

在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中,长期流传着“隔墙算”、“剪管术”、“秦暗点兵”等数学游戏。有一首“孙子歌”,甚至远渡重洋,输人日本:“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这些饶有趣味的数学游戏,以各种不同形式,介绍世界闻名的“孙子问题”的解法,通俗地反映了汉族古代数学一项卓越的成就。“孙子问题”在现代数论中是一个一次同余问题,它最早出现在我国公元四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在中国古算书中,《孙子算经》一直在我国数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盈不足术”、“荡杯问题”等都有着许多有趣而又不乏技巧算术程式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少林寺兴起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国名刹少林寺历史悠久,门徒众多,那么它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答案正是南北朝时期。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 孝昌三年(527),禅宗

  • 《雷公炮炙论》:最早的中药炮制学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最早的著作是《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三卷,南北朝的雷敩约撰于公元五世纪。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

  • 南北朝政治格局:北方重军事南方重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北方军事强大,但经济衰败,南方四分五裂,但经济较繁荣。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公元386年,鲜卑人在中国北方的断壁残垣之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北魏。他们没有洗劫汉族贵族阶级,而是和他们签订了某种协议,至少保存了一些原本的食禄官僚和旧时高级国家形式之下的税收制度。这种做法使得北魏相较

  • 《后汉书》: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描写前朝历史的不一定要相邻朝代,如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就曾编撰过《后汉书》一书。这本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 《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两晋南北朝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

  • 《三十六计》:南北朝一部影响深远的军事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晋南北朝

    现代战争虽然靠的是科技和枪炮,但兵法依旧给人以很大的借鉴。中国的兵法有很多,《三十六计》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部。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的作者据考证

  • 《古画品录》第一部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古代绘画类别繁多,为了让后人更好地欣赏绘画之美,品评画家之工,就需要有人来编撰画论专著,很幸运的,我们拥有《古画品录》在内的诸多著作。 南朝齐谢赫撰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中国画论著作。全书1卷,收录了从三国吴至南朝齐代的27位画家,分为6个品级,评其优劣。书中提出

  • 《世说新语》: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国小说大家族中成员庞杂,其中有一种特殊的体例叫做笔记小说,也就是一些笔记式的短篇故事。这类小说篇幅短小、内容繁杂,读起来颇有意思。其中以《世说新语》最为著名。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

  • 《水经注》: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两晋南北朝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

  • 北朝时皇后爱出家因寺庙便于淫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晋南北朝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