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魏建立与东魏交战结局如何?

西魏建立与东魏交战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98 更新时间:2024/2/28 20:04:00

1、西魏建立

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陈悦在平凉(今属甘肃平凉西南)杀死贺拔岳后,宇文泰继统其军众,击败侯莫陈悦,向东进据长安。其后魏孝武帝与高欢不睦,入关就宇文泰,任命其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杀魏出帝,立元宝炬为帝(魏文帝),改元大统,535年正月,文帝于长安城西即位,改元大统,宇文泰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军政大事尽出于泰手。是年十月,高欢另立元善见称帝,徙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从此,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高欢与宇文泰皆居相位,军国大事总属相府,成为实际的统治者,元氏皇帝不过是傀儡而已。

2、与东魏交战

大统元年(535年)春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军再攻潼关,见宇文泰已有准备,遂挥师攻华州(治华山,今陕西华县),赖著刺史王罴的拚力死战,才打退了东魏进攻;大统二年三月,高欢又亲率万骑袭取夏州,徙五千户而归。不久,又袭取灵州,徙五千户而归;大统三年正月,高欢又领军屯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准备渡河攻潼关。高欢恃戎马之强,年年进攻西魏,虽然未曾得手,但宇文泰知道,长此下去,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必然难以支持,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开拓兵源,扩充军队。

大统九年(543年)二月,高欢将兵十万,渡过黄河,据邙山(今河南洛阳西北)列阵,宇文泰领军击之,战于邙山,大败,士卒损失六万余人,经过数年经营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损失大半。而当时关陇地区的鲜卑族人数有限,不可能再大量补充军队,因此,邙山之战后,宇文泰开始从汉族中间吸收兵员,三月,宣布征募关陇地区的豪强地主武装。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豪强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东西魏分立后,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仍然控制在豪强手中。宇文泰通过广募豪强以充军旅这一措施,把这些分散的乡兵武装变成中央军队的一部分,由政府选择关陇地区有名望的人物来统领,从而,既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北魏末年以来的地方势力,又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此后,到大统十六年(550年),又进一步把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的均田户,这样,西魏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大统十二年(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想拔除西魏安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镇守玉壁,顽强抵抗,高欢先后采用断水道、火攻、挖地道等战术,围城五十余日,士卒死亡七万多人,未能攻下玉壁,最后高欢染疾,只得解围而去。玉壁之战,高欢倾力而出,攻一孤城五十余天不下,智力皆困,以至愤恚成疾,转年正月,发病而死。自此,西魏扭转了过去的劣势,和东魏势均力敌了。

高欢死后,子澄即位,高澄与手握重兵的侯景不和,畏景权重,欲夺其兵权,侯景以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同时又对机诈权变的侯景十分谨慎,分派大军络绎接收侯景所占土地,并示意景交出军队,入朝长安。其时,高澄在侯景叛变后,也派大军进逼,于是,侯景转而投归萧梁,酿成了一场侯景之乱。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氏兄弟争夺帝位,相互残杀,宇文泰乘机略取土地,夺得汉东、益州、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地,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昭明文选》: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两晋南北朝

    汉族诗文流传甚广,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佳作都面临着不被采集即有可能永远消失的风险,此时就迫切需要有人做总结工作。《昭明文选》应运而生。 《昭明文选》是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

  • 《文心雕龙》:第一部汉族美学和文学理论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两晋南北朝

    《文心雕龙》作为第一部汉族美学和文学理论巨著,立论广泛,影响深远,对于今人学习文学和进行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

  • 北周武帝为何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两晋南北朝

    历史上有过几次著名的灭法,北周武帝灭佛事件是其中之一。 南北朝时期,佛教过于兴盛,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时北周的佛教,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寄生虫。寺院的和尚们不但不当兵,不纳税,且面对灾民时,表现出来的非但不是赈灾,

  • 《颜氏家训》:古今家训之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汉族传统社会有过许多经典的教材,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几本家训,其中首推《颜氏家训》,此书影响深远,历代学者对之十分推崇。 作为汉族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

  • 《孔子算经》:算经十书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两晋南北朝

    古代数学的发展是悠久的,其成就是相当惊人的,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来看,古代数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算经十书是其中的代表,而《孔子算经》是其中之一。 《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不详。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

  • 少林寺兴起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国名刹少林寺历史悠久,门徒众多,那么它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答案正是南北朝时期。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 孝昌三年(527),禅宗

  • 《雷公炮炙论》:最早的中药炮制学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最早的著作是《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三卷,南北朝的雷敩约撰于公元五世纪。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

  • 南北朝政治格局:北方重军事南方重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北方军事强大,但经济衰败,南方四分五裂,但经济较繁荣。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公元386年,鲜卑人在中国北方的断壁残垣之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北魏。他们没有洗劫汉族贵族阶级,而是和他们签订了某种协议,至少保存了一些原本的食禄官僚和旧时高级国家形式之下的税收制度。这种做法使得北魏相较

  • 《后汉书》: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描写前朝历史的不一定要相邻朝代,如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就曾编撰过《后汉书》一书。这本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 《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两晋南北朝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