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心雕龙》:第一部汉族美学和文学理论巨著

《文心雕龙》:第一部汉族美学和文学理论巨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33 更新时间:2024/1/9 14:34:47

心雕龙》作为第一部汉族美学文学理论巨著,立论广泛,影响深远,对于今人学习文学和进行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心》。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文心雕龙》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把已往这一方面的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刘勰也很重视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认为只有不断的创新,文学创作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文心雕龙》关于批评的论述,颇多见解精道,其中《知音》篇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探讨批评问题的较早的专篇文献。它提出了批评的态度问题、批评家的主观修养问题、批评应该注意的方面等。有些论述虽然带有经学家的气息,但不少论述都是较精辟的。刘勰对创作中的主客观的关系等,作了更为明确而全面的论述。它首先肯定了“云霞雕色”“草木贲华”等现象之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所谓“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原道》)。同时,又十分强调创作主体即作家先天的禀性、气质、才能(《体性》《才略》等篇)及后天的学识修养等对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美的重要性。《文心雕龙》的贡献和突破是多方面的,包括:

1、文学史的观念

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不仅如此,作者还注意到了文学演变的继承关系。并由此出发,反对当时“竞今疏古”的不良倾

2、内容与形式

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文质并重。

3、总结经验教训

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在创作上,作家“神与物游”的重要,强调了情与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他还指出,不同风格是由于作家先天的才情、气质与后天的学识、习染存在着差异的结果。

4、建立方法论

在《知音》篇里,作者批评了“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各执一隅之解”的不良风尚,要求批评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北周武帝为何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两晋南北朝

    历史上有过几次著名的灭法,北周武帝灭佛事件是其中之一。 南北朝时期,佛教过于兴盛,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时北周的佛教,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寄生虫。寺院的和尚们不但不当兵,不纳税,且面对灾民时,表现出来的非但不是赈灾,

  • 《颜氏家训》:古今家训之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汉族传统社会有过许多经典的教材,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几本家训,其中首推《颜氏家训》,此书影响深远,历代学者对之十分推崇。 作为汉族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

  • 《孔子算经》:算经十书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两晋南北朝

    古代数学的发展是悠久的,其成就是相当惊人的,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来看,古代数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算经十书是其中的代表,而《孔子算经》是其中之一。 《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不详。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

  • 少林寺兴起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国名刹少林寺历史悠久,门徒众多,那么它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答案正是南北朝时期。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 孝昌三年(527),禅宗

  • 《雷公炮炙论》:最早的中药炮制学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最早的著作是《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三卷,南北朝的雷敩约撰于公元五世纪。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

  • 南北朝政治格局:北方重军事南方重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北方军事强大,但经济衰败,南方四分五裂,但经济较繁荣。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公元386年,鲜卑人在中国北方的断壁残垣之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北魏。他们没有洗劫汉族贵族阶级,而是和他们签订了某种协议,至少保存了一些原本的食禄官僚和旧时高级国家形式之下的税收制度。这种做法使得北魏相较

  • 《后汉书》: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描写前朝历史的不一定要相邻朝代,如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就曾编撰过《后汉书》一书。这本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 《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两晋南北朝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

  • 《三十六计》:南北朝一部影响深远的军事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晋南北朝

    现代战争虽然靠的是科技和枪炮,但兵法依旧给人以很大的借鉴。中国的兵法有很多,《三十六计》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部。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的作者据考证

  • 《古画品录》第一部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古代绘画类别繁多,为了让后人更好地欣赏绘画之美,品评画家之工,就需要有人来编撰画论专著,很幸运的,我们拥有《古画品录》在内的诸多著作。 南朝齐谢赫撰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中国画论著作。全书1卷,收录了从三国吴至南朝齐代的27位画家,分为6个品级,评其优劣。书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