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4/1/26 11:52:12

1、仓皇入缅甸,南明皇帝遭盘查

明崇祯政权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南方的明朝旧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勤王”,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史称“南明”,但在清军的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的复明行动很快失败了。

顺治三年(1646年)末,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以永历为年号,建立了南明永历朝,立朝不久,清兵又至,永历帝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广东,辗转到贵州、广西和云南。1658年12月,南明昆明建立滇都,不料立足未稳,吴三桂率领的三路清兵追击到云南,朱由榔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为保住性命,他听从了马吉翔等人的建议,于1659年正月仓皇出逃到缅甸境内,以期在缅甸苟且偷安。

缅甸当局同意接纳永历皇帝,但要求南明文武官员解除武装方可进入境内,于是朱由榔下令大小文武官员2000余人放下兵器,并赏给了缅甸当局许多财物,但缅甸当局并未彻底放心,缅甸人明白,永历朝廷仍以宗主国自居,事实上却是逃难而来。

为了避免礼节上难以处理,缅甸国王拒绝接见使者,只派汉人通事居间传达信息,通事拿出明神宗时颁给缅甸的敕书同马雄飞、邬昌琦带来的永历敕书相核对,发现所盖玉玺大小稍有出入,因此对永历朝廷的正统地位产生怀疑。

幸亏镇守云南的沐天波携有历代相传的征南将军印,这印是明代同西南周边土司和接壤国家往来文书中经常使用的,缅甸当局对比之后才解除了疑惑,允许永历帝和他的随行人员暂时居留境内。

2、缅甸政变,新国王嫌永历礼数不周

朱由榔等人初到缅甸时,虽然身边兵士不多,但外围仍有李定国的数万大军抵抗清兵,受到了缅甸君臣比较善意的接待。

第二年,李定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军士死伤大半,无力保护永历政权,缅甸当局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恰好此时,缅甸又发生了宫廷政变,对永历政权还算友好的国王莽达被处死。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二十三日,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在群臣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处死了莽达,自立为王。

新国王看到许多大臣前来祝贺,惟独朱由榔未到,感到很生气,其实朱由榔并不是不想来,而是因为坐吃山空,经费上陷入窘境,拿不出多少像样的贺礼,可莽白认为他们根本不像贫穷之人,觉得他们欺骗自己,国王对朱由榔等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再加上永历政权大势已去,便生出了除掉他们的念头。

莽白借口朱由榔不送贺礼,便派使节前去索要,结果也没得到什么,便命使节当面责备道:“我已经劳苦三载,你们的皇帝及大臣应该重重感谢我,前年五月,我王打算杀掉你们,还是我力保不肯,你们这些人毫不知恩报恩。”说完愤愤而去,永历官员极力辩解,但对方不为所动,自此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咒水”之誓沐天波等重臣遇难

话虽如此,在缅方坚持下,南明朝还是不得不派人前往,可谁去赴约?朱由榔最后决定由大学士文安侯马吉翔、太监李国泰等人前往,但两人提出要由黔国公沐天波同去,沐氏是西南边境各邦国、土司重视的人物,马吉翔等认为有沐天波在场,不致横生意外,缅甸君臣为实现其计划勉强同意。

次日黎明,马吉翔等召集大小官员渡河前往缅军驻地塔下,准备“饮咒水”盟誓,仅留内官13人和跛足总兵邓凯看守“行宫”,上午,文武官员到达塔下即被缅兵3000人团团围定,缅方指挥官命人将沐天波拖出包围圈,沐天波知道横生变数,夺取卫士的刀奋起反抗,杀缅兵九人;总兵魏豹、王升、王隆也抓起柴棒还击,终因寡不敌众,都被杀害。

其他被骗来“饮咒水”的官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马吉翔、马雄飞、王维恭,总兵王自金、陈谦等,总兵改授通判安朝柱,锦衣卫掌卫事任子信和金书张拱极、丁调鼎等,内官李国泰、李茂芳等,吉王府官张伯宗等。后来统计,这次“咒水之难”共被杀42人,缅军谋杀永历王朝的扈从人员后,随即蜂拥突入永历君臣住所,共诛杀300多人,同时搜掠财物女子。

4、皇帝被当成礼物送给吴三桂

朱由榔仓促中决定同中宫皇后一起自缢,侍卫总兵邓凯规劝道:“太后年老,飘落异域,皇上丢失社稷已经是不忠,今丢下太后又不孝,何以见高皇帝于地下?”永历帝才放弃了自尽的打算。

最后缅兵把永历帝、太后、皇后、太子等25人集中于一所小屋内,对其余人员及扈从官员家属滥加侮辱,永历帝的刘、杨二贵人,吉王与妃妾等百余人大都自缢而死,缅兵搜刮已尽时,缅甸大臣才在通事导引下来到,假惺惺地喝令缅兵:“王有令在此,不可伤皇帝及沐国公。”可是,沐天波已经在“饮咒水”时被杀。

永历朝廷住地尸横满地,已无法居住,缅甸官员请朱由榔等移往别处暂住,沐天波屋内尚有内官、妇女200余人也聚作一处,“母哭其子,妻哭其夫,女哭其父,惊闻数十里”,洗劫之后,幸存人员已无法生活,附近缅甸寺庙的僧众送来饮食,才得以苟延残喘。

二十一日,缅方把永历君臣原住地清理以后,又请他们移回此处,给他们送来了食物和衣服;二十五日,又送来铺盖、银、布等物,说:“缅王实无此意,都是因为晋、巩两藩杀害地方百姓,缅民恨之入骨,因而报仇罢了。”朱由榔经此番打击,对前途已完全失望,但也不愿意回到故土,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对总兵邓凯说:“太后又一次病倒了,如果天意不可挽回,鞑子来杀朕就让他来杀好了,你就不要管联了,但是希望你能使太后骸骨得归故土。”

缅甸当局之所以没有立即杀掉永历帝,是因为当时吴三桂的军队已经占领云南,他要缅甸交出朱由榔,缅甸看到清兵势不可挡,也想借此讨好清政权,在吴三桂的威逼利诱下,莽白于次年二月,将朱由榔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吴三桂将永历帝及其子押回昆明,四月将其绞死于金蝉寺,南明的最后一个王朝结束。

就这样一个国家的灭亡从逃亡开始,也许永历皇帝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等待重新夺回政权的一天。但是自己没有实力,最终被吴三桂抓住,以身殉国了。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服饰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服饰属于汉服体系,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於唐朝,祗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不同,不独唯此,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

  • 京师城破在即,崇祯帝为何不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清历史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兵分两路,直扑北京。此时的大臣曾提出迁都一事,但最后这事却不了了之。这是为何呢? 崇祯心忧如焚,对诸臣不无抱怨地叹气说:“你们怎么不知道为朕分忧!”左中允李明睿在散朝后悄悄给崇祯支招,说:“闯贼气焰嚣张,直逼京师,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惟有迁

  • 《本草纲目》: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清历史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

  • 《封神演义》:中国古代最经典的神魔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为明代许仲琳(一说是陈仲琳)所著,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

  • 明朝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免死金牌”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民间俗称的“免死牌”,实为史书称之的“丹书铁券”。此物最早见于《楚汉春秋》(西汉陆贾著,其书已佚,《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高帝初封侯者,皆赐丹书铁券”),《汉书·高帝纪》则称“丹书铁契”,应是同一物件的不同叫法。当时的铭文为“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自汉后,“丹书铁

  • 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清历史

    南戏四大声腔是指中国明代形成的四种汉族戏曲声腔。分别为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浙江)、昆山腔(江苏)、弋阳腔(江西)的合称南戏四大声腔。汉族戏曲声腔的发展源远流长,海盐腔贯南戏四大声腔之首。 徐渭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刊本《南词叙录》对四大声腔的流布地区作了这样的记载:“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

  • 《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 《徐霞客游记》: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他的旅行,并详细记录了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徐霞客游记》自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初版到1985年朱惠荣的校注本

  • 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有哪些, 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政治不在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1405年到1433年,28年间郑和七度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一、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有1、西域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

  • 《小窗幽记》:格言警句类小品文经典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小窗幽记》是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陈继儒。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