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八荒一统天下 秦始皇不是一个暴君而是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八荒一统天下 秦始皇不是一个暴君而是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03 更新时间:2024/2/13 14:06:13

秦始皇嬴政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是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儒生骂他暴君,可他在位37年却没有妄杀一位将军大臣;斥他严刑峻法,可他却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荆轲行刺,他怒火万丈,可秦军攻占燕国却没有屠城暴行;他消灭六国未杀王公大臣,自己却被六国贵族夷灭三族;司马迁骗了我们,害我们被雕虫小技所左右褒贬。

儒生骂他暴君,可是寿宴上淳于越说他的江山不能长久安然无恙,批秦暴政,可是六国贵族未受屠杀监禁,罪犯农忙放假40天。秦法细密动则触法?事实上却是文明越进步法律越细密。陈涉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出土秦简显示迟到仅是罚款。司马迁骗了我们,雕虫小技所左右褒贬。

儒生讲,秦始皇为一己私欲令六十万苦力修建阿房宫,项羽一把火烧了所有。儒生讲,秦始皇是妖孽,是暴君,焚书坑儒暴殄天物。儒生又记载,秦始皇一生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可是历史的真相又是什么呢?2006年,考古学家发现,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只有一个地基而已,项羽火烧阿房宫可见并不属实。2000多年来人们对秦始皇不惜民力,劳民伤财的事实产生了怀疑。

后考古学家在秦墓大量的竹笺里发现,秦始皇在位期间,制定了关于生态,农业,医疗,严惩贪污,各个领域完善的法律。这和当时的百姓苦不堪言是完全不相符合的。事实上,十万里长城并不是秦始皇一人修建的。秦,汉,明,一共修建了一万里而已。后又有人提出,焚书坑儒坑的不是儒,是术士,是奇人异世,换言之是欺骗百姓的封建迷信。

秦始皇在位期间,因为寻求长生不老药,听信的徐福的蛊惑,后徐福第二次寻求长生不老药未果,向秦始皇索要大量钱财,秦始皇发现自己被骗,查明此事,把相关的四百多命术士坑埋。儒生们恶意诋毁,将术士坑埋,改为坑儒。秦始皇统一六国,兴修水利,制定律法,统一文字货币。

但凡改革,总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儒生是孔子得门下,孔子要以礼,以德治理天下。可秦始皇认为,要以法律治理天下。儒生们的眼里,法律是残暴的,刑法是残暴的,秦始皇改革是逆天而行。于是四处宣扬秦始皇的暴君,行暴政。更有人说,焚书坑儒是杀一儆百做给那些反对改革的儒生们。

秦始皇死后,到了西汉,儒生一直把秦作为负面教材。不停的丑化秦始皇。但事实上,秦始皇在位杀不过千人,统一六国没有残害一名王公大臣,在位期间没有枉杀过一个官员。更有历史考证秦始皇时期,国富民强,有人歌颂其兴修水利。所以,真正的秦始皇是一名仁君。并非史书记载。秦始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而真正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他的思维早就跨越当时代的人的思维,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

1、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连横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统一六国,秦国军队在秦始皇克制谨慎的命令下,从未屠城,这是前所未闻绝无仅有的。

2、修筑长城:

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秦始皇修长城不是他开创的,他只是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而史书上却把修长城造成的苦难全归罪于秦始皇,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3、焚书坑儒:

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前213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民间只允许留下关于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

4、大兴土木:

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宫殿。在统一六国期间,更是大兴土木,每灭一国,便要将该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附近仿造一遍,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然而,这并不是只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不忍杀害六国贵族,要软禁他们却又不能设施太差,于是仿造六国宫殿造就。

修建驰道: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修建驰道,疏通河道和渠道。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但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

5、影响深远:

(1)、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在此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的商或周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能力有限;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极大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度,设立了中央直接管理下的郡、县、乡、亭、里等多级管理基层结构;这样的管理结构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延续。

(2)、统一文字、货币。

在此前,各国使用的文字不同,来往的文书经常相互之间不能看懂,对国家的文化和交流十分不便;秦始皇时强制统一成一种文字,这套文字作为中国唯一规范的文化一直用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使用;各地区使用的货币也不一样,有圆形的、刀形的、铲形的,还有贝壳、龟甲或玉片等等,秦始皇将货币统一金和为外圆内方的铜币,这种铜钱直到沿用两千多年后的清朝。

(3)、统一度量衡。

什么是度量衡呢?在秦始皇前,各地的度量衡单位五花八门,比如说,你想买一尺布,到其他地方连一尺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或者这边的一斤米,到那边的称不叫一斤,又叫另外一种单位了;秦始皇时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叫分、寸、尺、丈。这些名称现在还在使用;量具容积的单位叫合、升、斗;重量的单位叫铢、两、斤、石,这些单位也是到现在还在使用。铢是由于铜钱的重量是以铢计的,如半两重的铜钱叫5铢钱,后来把“1铢”叫做“1钱”了。现在还是10钱=1两。

(4)、修建驰道,疏通河道和渠道。

也就是连接全国各郡县的道路。大大的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5)、修建长城

原来各国之间都有一些长城,但北方的长城不完整;统一后他下令把原来国之间的长城拆除,再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侵。给我们留下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6)、开拓边疆。

在中原各国相互征战,无暇北顾的时候,匈奴乘机南侵,攻掠秦、赵、燕三国的北方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派数十万大军万大军北伐,击败了匈奴,稳定了北方边疆;南攻岭南的百越,把两广并入到中国的版图之中。这些事情在他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开创于他,并且一直被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在他以后的皇帝,治国管理无一不是在他这个机构框架下对国家进行管理而取得成就的,他们创造的伟业,有很大的原因是得益与秦始皇为他们奠定的基础;

在前人没有的前提下,完成这么多的体制变革和文化变革,以及众多的建设工程,需要做多少工作呢?而且从秦始皇完成兼并六国,到他去世,仅有11年时间;就在这短短的11年里,秦始皇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帝制社会奠定了基础。秦始皇不仅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君王,而且也是一个办事效率最高的领导人。

客观来说,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他焚书是为了统一思想,坑儒坑的是江湖术士,刑罚严苛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更好的统治国家,说他杀人无数,哪个开国皇帝没杀过人呢?而秦始皇修建宫殿和皇陵确实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秦始皇有“功”也有“过”,但是评价一个人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而把秦始皇和他之前,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国君相比,他的“过”也不是那么突出。所以我认为他的“功”要大于“过”,也许秦始皇算得上一个“暴君”,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君。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惠文王:秦国第一个王 如何评价秦惠文王嬴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秦惠文王赵驷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也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秦惠文王继承他父亲秦孝公的遗志,坚守法治,铲除复辟势力,巩固秦国的根基,增加秦国的实力,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但是唯一的不足

  • 秦国是如何从弱到强,由一个养马的变成一方诸侯乃至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汉历史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秦国是如何由一个养马的变成一方诸侯乃至一统天下?秦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秦国以递增的趋势不断变得强大,从而

  •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继续延续西周的分封制?秦始皇为什么选择郡县制否定分封制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何不效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而是实行分封制?分封制是与奴隶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国家管理模式。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后,大封功臣勋戚,在全国建立了大约1200余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国王代表周天子管理所在地方的

  • 秦将司马错:既是纵横家也是军事战略家 灭巴蜀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战略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汉历史

    司马错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但是你知道司马错是怎么死的吗?秦朝名将司马错是被谁杀死的?司马错的一生只打了两场大战,一次是灭蜀之战

  • 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 曾替阿娇写了流传至今的《长门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汉历史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著名辞赋家,也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在汉景帝时期,因为少年时期的司马相如喜欢读书练剑,就用钱买了个官职,做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我们知道,这些并非其所好,所以他常有不遇知音之叹。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是这样评述的:“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受汉武帝

  • 西域:天山南北 大好河山 历时千年 终归华夏 神秘的西域是如何纳入华夏王朝疆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大汉王朝时,有博望侯张骞孤行千里开异域,有定远侯班超绝地轻骑催战云,西域三十六部族就此纳入华夏王朝疆土。1、汉代西域西汉时期,出了玉门关、阳关

  •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昭君出塞让人们纪念两千多年 一曲琵琶两行泪 一颗丹心为汉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历史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在人们的心目中,王昭君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女英雄,一曲《昭君出塞》感动着无数代中国人。其实,更多时候,历史只让我们看到它光鲜的一面,历史背后的无奈与辛酸,却被如大漠黄沙般涌来的时间所覆盖。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西汉倪宽 中国农历的计算法竟然是他计算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倪宽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以下就是关于倪宽的简介。倪宽,字仲文,西汉千乘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境根本上不起学。所以就在当时郡国学校中帮助学校的伙房做饭,通过这一个手段来得到学习的机会。不仅如何,小小年纪的倪宽,还经常被有钱人家雇为短工。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倪宽总是将经书悬挂在锄把上,

  • 七国之乱:西汉时期为什么会爆发七国之乱?爆发的背景、过程及结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汉历史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平定以后,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了。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

  • 夏侯婴: 从刘邦车夫到开国功臣 四朝元老屹立不倒 传奇司机夏侯婴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汉历史

    夏侯婴是西汉开国功臣,一开始只是一个车夫,但是能从一介车夫逆袭成开国功臣,就足以见得夏侯婴的本领。在汉朝建立以后,许多开国功臣都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尤其是到了吕后时期,更是人人惶恐。然而,夏侯婴经历了汉高祖、汉惠帝、吕后和汉文帝四朝,一直屹立不倒,一生为汉室鞠躬尽瘁。夏侯婴是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