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徐光启一生在各个方面具体有哪些成就和贡献

明代徐光启一生在各个方面具体有哪些成就和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1/17 3:05:16

在我国明朝时期有一位科学家和政治家,他为我国在农业,科学,天文,数学,水利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徐光徐光启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学者,他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他还是一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很多都流传至今,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中有很多能警醒世人的名言警句。

徐光启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农民人家的孩子到中乡试做教书先生,直至中年才中举步入仕途,步入仕途后又受到宦官魏忠贤的迫害,但他一直坚持不懈,致力于各方面的研究,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晚年时官至礼部尚书同时又是文渊大学士,所以徐光启的一些名言集聚了他一生的智慧和思想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徐光启流传至今的有很多作品,他的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些能够给我们一定警醒作用的名言,比如他曾经说过“人具上资而意理疏莽,即上资无用;人具中才而心思缜密,即中才有用;能通几何之学,缜密甚矣。故率天下之人而归于实用者,是或其所由之道也”,他的这段话中的第一句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具有极高的才能,丰富的学识和智慧,但他并不将这种才能和智慧用在实用的地方,而且他如果心思不够缜密的话,他的这种智慧也是没有用处的,但一个人如果只有中等的才能,但他心思缜密逻辑能力强,同时他将这种能力用在数学几何的研究上,那么这个人一定能学好几何学。第二句话告诉人们天下的知识都要归于实用,只有真正实用的知识还是能被认可的。我相信徐光启的这句名言一定能在你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给你一定的警醒作用。

1、徐光启的贡献

徐光启是我国明朝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一生致力于数学、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而且他也是我国明朝时期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他为我国在明朝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数学天文等方面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徐光启一生在各个方面具体有哪些成就和贡献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明朝时期对编制历法出现落后的局面,徐光启作为礼部尚书义不容辞的进行了历法编正工作,他编撰了《崇祯历书》一书,为明朝的历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一次向明朝人民介绍了圆形地球的概念,同时引进了经度和纬度的知识。除了天文方面他在数学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提出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十个应用方面,包括天文,水利,音乐,兵法,军事,工程,会计和建筑测量等方面,同时负责翻译了数学巨作《几何原本》。

除此之外他在农学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初由于受到魏忠贤的迫害而到海上居住,在此期间他研究了许多农业资料,同时开始进行农业研究,后来魏忠贤倒台他将他多年的研究结果甘薯带回国家造福了人民,他在农学方面的贡献还有编撰了《农政全书》。徐光启在军事方面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重要的军事思想,为明朝在卫国和练兵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徐光启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很多书法作品流传至今。

2、徐光启后代

徐光启是我国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他是我国明朝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时他为文渊阁大学士,他促进了我国中西方文化交流。徐光启本是商人家庭,但在他父亲那辈的时候家道中落以务农为生,后来经过徐光启入朝为官后家境逐渐变好。历史上记载徐光启后代众多,在上海除了徐家汇之外在闽行区,青浦区和奉贤区都有他的后代。

徐光启在中了举人后就和吴小溪的女儿成婚了,婚后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徐骥,徐骥又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徐尔觉,徐尔爵,徐尔路,徐尔默,徐尔斗,所以徐光启从孙子一代开始后代逐渐变多。目前徐光启的后代主要聚集在我国上海市。徐氏家族宗族庞大,所以徐光启的后代也人数众多,徐光启的后代虽然众多,但能继承他的衣钵成为我国著名人物的也只有他的外孙女倪桂珍。倪桂珍是我国民国时期一位很著名的女性人物,她在我国民国时期在各界的影响力都很大。倪桂珍嫁给宋嘉树后生下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她的这三个女儿被称为宋氏三姐妹,这三个女儿在我国民国时期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其中二女儿宋庆龄嫁给当时国民党的领导人孙中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母,受到了众人的尊敬。小女儿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一夫人”。大女儿宋蔼玲,没有参与政治斗争,而是嫁给了孔祥熙,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

倪桂珍是徐光启的第17代外孙女,所以倪桂珍和宋氏三姐妹都是徐光启的后代。

3、徐光启故居

在我国明朝时期崇祯年间曾有一位在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都研究颇深的学者,他就是以及明朝崇祯年间的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

徐光启的一生具传奇色彩,他本出身于农民家庭,后来中了乡试做了秀才并在自己的家乡教书,直到到中年时期由于家道中落才进入仕途,但由于当时正是宦官魏忠贤专政时期,所以徐光启的仕途一波三折但最后官至礼部尚书。由于徐光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所以徐光启的故居也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徐光启生于1562年去世于1633年,他是上海法华汇人。徐光启的故居在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249号,他的这座故居被命名为九间楼建造于明朝万历年间。徐光启的故居是一座二层楼房,是上海法华地区仅存的一间明代住宅,再加上徐光启是我国的历史名人,所以政府对九间楼不仅多次进行修缮工作,而且还在1992年时将它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上海政府已经将徐光启故居九间楼作为景点对外开放,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徐光启的故居分照壁,碑廊,厢房,厅堂等,里面不仅有徐光启的画像而且还有雕像,以及有关徐光启的一些历史资料。如果你想要了解这位明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不妨可以去徐光启的故居看看,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徐渭: 明代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世人膜拜的艺术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1521年,徐渭在绍兴府阴山出生,1593年在绍兴逝世。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为文长,号天池山人。他是诗人、文学家、戏剧家等等。在徐渭出生没几月,父亲就因为生病去世了。可能是因为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徐渭聪慧而又早熟,六岁就开始学习唐诗,八岁学习时文,十二岁学习琴艺,十五岁学习剑术。徐渭在科举考试中,屡

  • 扬州之战:大明王朝最后的热血 誓死不降的史可法最终引发了扬州十日 扬州居民几乎全部惨遭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扬州之战发生于公元1645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城池守卫战。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浩荡中华五千年,有十几个朝代都曾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存

  • 胡宗宪:大明最具争议的抗倭名将 最终背负着污名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清历史

    胡宗宪是大明朝的东南屏障,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为官二十五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他在三百多年前就为我们做出了抗日的表率,展现出了我大中华的民族气节与智慧,维护了大明海疆的稳定。但是他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也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其家族世

  • 李卫:受到雍正的信任和重用 乾隆继位之后是如何对待雍正的心腹李卫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李卫是清朝名臣,是雍正时期的第一重臣。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受雍正皇帝赏识。李卫在雍正时期风生水起 乾隆继位之后他的结局如何?乾隆为何烧毁李卫的神像?历朝历代都有卖官鬻爵的丑恶现象,那些花钱上位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贪官污吏,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花钱买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大捞一把。但清朝出了个例外,这就

  • 雍正帝勤勉政事 却冷血多疑 一生留下无数谜团 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清历史

    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统观雍正的历史地位,他应当是古代历史上的杰出帝王。雍正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世人对于他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赞誉雍正的人认为他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在

  • 雍正雍正皇帝的改革是末世王朝最有力度的一次革故鼎新 几乎改变封建王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雍正帝胤禛执政期间,针对康熙年间的吏治和财政情况、以及长时间的腐朽社会风气而进行的铁腕改革。改革包括行政制度、赋役制度以及对农民的政策、改土归流以及对边疆民族的政策等。雍正皇帝的改革,几乎改变封建王朝的命运。雍正是爱新觉罗•胤禛登基之后的年号,胤禛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胤禛是

  • 南明朝:南明朝是如何成立的?存续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三帝一王。 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但由于清朝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立足未稳之时便急于诏修《明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

  • 明朝国号的由来 是因为明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公元1368年农历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

  • 明朝灭亡之势:日落西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历史

    张居正死后初期,明神宗尚能保持对朝政的兴趣,在位期间有东林党争、国本之争等重大事件,对外有朝鲜之役与萨尔浒之战。万历一朝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 国本之争主要围绕着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明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福王迟迟不离

  • 明朝疆域:明朝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历史

    1、疆域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