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汜胜之书》:汉代的农学名著

《汜胜之书》:汉代的农学名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4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46

汉族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劳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耕作经验,这些宝贵经验需要有人去总结完善,以便流传后世。《汜胜之书》就是这么一本农学著作,它对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书·艺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作者氾胜之,汉成帝时人,曾为议郎,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获得丰收。该书是他对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就现存文字来看﹐以对个别作物的栽培技术的记载较为详细。

这些作物有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种。区种法(即区田法)在该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书中提到的溲种法﹑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乾法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科学的精神。氾书早佚,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多所徵引。清人辑佚本以洪颐所辑为优。今人石声汉撰有《氾胜之书今释》﹑万国鼎撰有《氾胜之书辑释》。《氾胜之书》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

1、应用综合栽培技术西汉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农作物的生产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是各种栽培技术的综合。在整个作物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六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环节: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趣时 ,即不误农时,栽培作物要不早不晚,与气候时令同步。和土 ,即使土壤疏松,有良好的结构。土壤好,庄稼就长得好;土壤不好,庄稼当然就长得差。务粪、泽 ,就是注意及时施肥和灌溉。早锄、早获 ,就是及时锄草,及时收获。

2、不同作物必须有不同的栽培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氾胜之书》讲了粮食、衣着原料、饲料等12种作物的栽培方法,自整地、播种直到收获的各个环节,每种作物的栽培方法都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这是因为作物生长期有长短,成熟有早晚,有的需要水多,有的耐旱,有的春种秋收,有的秋种夏收,有的抽穗结实,有的在地下结果。作物的生长方式不同,因此栽培技术自然也不同。比如冬小麦和水稻的栽培方法就不一样。首先是播种时间不同,在关中地区,冬小麦在夏至后70天播种,水稻是冬至后110天播种。其次是麦、稻的需水量相差很大。

如果秋天有雨,地里墒(shāng,指土壤含有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量好,麦地就不用浇水;水稻则不同,从播种到成熟,都不可缺水。由于稻田里水的温度对水稻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水温。氾胜之的办法是在田埂的进、出水口上。当需要水温高一些时,就把进、出水口上下相对地开在一条直线上,使水局部地在这一直线上通过,就可以避免整块田的水温下降;当需要降低水温时,就把进、出水口错开,这样,新进来的低温水在流经整块稻田的过程中带走热量,使稻田里的水温降低。第三,麦、稻中耕除草的方法也不同。

3、区种法的发明区种法是一种高产栽培方法,主要是依靠肥料的力量,不一定非要好田。即使在高山、丘陵上,在城郊的陡坡、土堆、城墙上都可以作成区田。《氾胜之书》依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了两种区田布置方法:一是带状区种法,二是方形区种法。两种布置方式都要求等距、密植、全苗、施肥充足,浇水及时,以及精密的田间管理。这样小麦亩产可达4187斤,这个数字显然夸大了,但它却给后世指出了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

4、整地改土技术通过整地达到和土保墒,改良土壤的目的,这是氾胜之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新贡献。要求整地要提前进行,春种地要进行秋耕和春耕,秋种地要进行夏耕,使整个耕作层有良好的土壤结构。为了防旱保墒,要特别注意选择耕地的时间,避免秋冬干耕,春冻未解就早耕,冬季要积雪保雪。《氾胜之书》还提到耕完之后,要让耕地长草,然后再耕一次,将草埋在地下。这种作法正是应用绿肥的开端。既利用了有机质,又消灭了杂草,这是我国利用绿肥改良土壤的独特技术。

5、选种留种技术氾胜之已认识到 母强子良,母弱子病 的种苗关系。有好种才有好苗,有好苗才能高产。为了获得良种,必须选种。选种的标准是生长健壮,穗形相同,子粒饱满,成熟一致。选种的时间是在作物成熟后、收获以前,到田间去选。选好的种子不能跟非种子混杂,要单收、单打、单藏。收藏种子要防止霉烂,防止虫害。因此在收藏前要把种子晒干扬净。特别是要保存过夏天的麦种,更要用药防虫。

6、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在我国发展很早,据说殷商时已有施肥的记录。然而明确认识施肥是为了供给作物生长的养分,改善作物所需要的土壤条件,又将肥料分作基肥、种肥、追肥和特殊的溲种法等,这都是秦汉时才有,由氾胜之作了总结。

7、中耕除草与嫁接技术氾胜之讲,中耕除草有四个作用:间苗、防冻、保墒、增产。以小麦为例,当麦苗显出黄色时,那表明太密了,要通过中耕除草把麦苗锄稀些。秋锄后,要用耙耧把土壅在麦根上,这样可以保墒、保温、防冻。麦苗反青时要锄一次。榆树结荚时,地面干成白色,又要锄一次。小麦经过三四次中耕除草,会使产量成倍地增加。

8、轮作、间作与混作氾胜之记述了西汉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混作技术。如谷子收获以后种麦;瓜田里种韭菜、小豆;黍与桑堪混播,桑苗生长不受妨碍,还能多收一季黍。这些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汉历史

    谈到史学杰出代表作,必谈及《史记》。此书一出,对后世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 汉朝服饰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汉历史

    汉服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服饰之一,作为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37] ,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

  • 汉朝:中国史上最强王朝 国恒以弱丧,汉独以强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历代王朝的灭亡,除了内部矛盾激化外,还与外敌入侵密切相关。镐京被犬戎攻破时,不但周朝武力支柱之一的“宗周六师”被歼灭,连关中也被抢成白地。当周天子迁都洛邑时,已经从天下共主沦为中等诸侯。 晋朝之所以灭亡,除了内乱给匈奴、鲜卑等族机会外,还与他们大规模内迁、拉低关中河北地区人口比例有关。唐朝亡于

  • 《说文解字》: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汉历史

    汉字内容博大精深,作为文字学首创之书,《说文解字》为后人研究古代典籍和文化提供了一把宝贵的钥匙。这本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至今仍然绽放着属于他的光芒。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九月病笃中的许慎遣其子许冲进上。它

  • 《淮南子》汉朝道家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汉历史

    古代哲学的发展和道家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淮南子》这本书就是一部道家著作。另外,此书还记载了很多今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对后世影响较大。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汉族哲学著作,道家作品。高诱在序中指出此书的思想内容:“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

  • 《三统历》: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古代汉族的历法史中出过许多流传后世影响数十年的历法,而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是三统历。 三统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由西汉著名学者刘歆整理而成,于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开始实施,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为四分历取代。对后世历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刘歆在太初历基础上,引入董仲舒天道循环

  • 《七略》: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古代出了不少不同类目的著作,基本上在不同学科都有著作问世,比如在目录学上,第一部著作叫做《七略》。 中国第一部官修目录和第一部目录学著作。西汉经学家、天文学家、目录学家刘歆在公元前6~前5年间编成,为政府新校本图书的总目录。先是公元前26年汉成帝刘骜命光禄大夫刘向领导政府的校书工作:由刘向校经

  • 饺子: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历史

    现如今广受群众喜爱的美食饺子,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就被发明出来了。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

  • 《方言》: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汉历史

    中华名族的语言博大精深,由于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导致各地方言各有特色。关于方言的研究有很多,扬雄的《方言》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作者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方言》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

  • 什么是汉赋 汉赋特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每个朝代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式,唐朝有唐诗,汉朝有汉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