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言》: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

《方言》: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4/1/17 2:03:16

中华名族的语言博大精深,由于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导致各地方言各有特色。关于方言的研究有很多,扬雄的《方言》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作者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方言》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的汉语方言研究已经由先前的萌芽状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方言》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世界的方言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部书是他在收集了周代记录的方言资料和实际调查了当时方言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今存13卷(见东晋郭璞《方言注》(涵芬楼四部丛刊本))共六百六十九条,一万一千九百多字。体例仿《尔雅》,所收词汇虽不标门类,但基本上是按内容分类编排的。 释词一般是先列举一些不同方言的同义词,然后用一个通行地区广泛的词来加以解释,以下大都还要说明某词属于某地方言。也有时先提出一个通名,然后说明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名称。

秦朝以前,每年八月,政府派遣“輶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记录整理。这些材料由于战乱而散失。扬雄的老师严君平收集了1000多字,扬雄的亲戚也有了解。扬雄对此很感兴趣,自己有搜集整理了很长时间,经过27年,写成了这部书。时人赞叹说《方言》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方言》经东晋郭璞注释之后流传至今。今本《方言》计13卷,大体轮廓可能仿《尔雅》体例,但卷内条目似不及《尔雅》严格有条理。大体上,卷一、二、三是语词部分,其中有动词、形容词,也有名词;卷四释衣服;卷五释器皿、家具、农具等;卷六、七又是语词;卷八释动物名;卷九释车、船、兵器等;卷十也是语词;卷十一释昆虫;卷十二、十三大体与《尔雅》的“释言”相似,往往以一词释一词,而没有方言词汇比较方面的内容,与前10卷大不相同。九盈先生怀疑最后2卷可能原来是分作4卷的(扬雄自己说全书是15卷),且扬雄生前并没有把《方言》写完,现在的后2卷原本只是写作提纲。后扬雄因病去世,没有来得及把这2卷中有关方言的对比写进各条之下,以致成了未最后完成的书稿。

《方言》以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对象,不受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后代学者为《方言》作注疏的著作有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方言注》、《方言疏证》和《方言笺疏》等。

《方言》一书所涉及的方言区域,东起齐鲁,西至秦、陇、凉州,北起燕赵,南至沅湘九嶷,东北至北燕、朝鲜,西北至秦晋北鄙,东南至吴、越、东瓯,西南至梁、益、蜀、汉,中原地区则几近包罗无余。由此可以考见汉代方言分布的大致区域,绘制出大致的方言地图。《方言》还为提供了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某些方面情况的资料。但由于它在分类上缺乏严格的界限,编排体例不够科学,难以检索,这是此书的一个缺点。

《方言》提供了研究汉语发展史、汉语方言史、汉语词汇史、汉语音韵史的丰富资料。《方言》一书的价值更在于,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力量进行中国方言词汇调查后而撰成的一部书,它的编纂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是一种创举,收集材料和编写方法在当时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什么是汉赋 汉赋特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每个朝代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式,唐朝有唐诗,汉朝有汉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

  • 《五十二病方》: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汉历史

    中医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今人常常有感于此: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竟被中医药方给治好了。中医流传千年,其内容经过反复论证实践,自然是会药到病除的。那么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是什么呢?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中国最古的汉医方书,全书为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

  • 《九章算术》: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比如在数学方面,就有《九章算术》这本堪称杰作的书籍问世。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汉唐之间出现的十部古算书)中最重要的一种。魏晋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又说“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

  • 《伤寒杂病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出版的各类著作相当繁多,且在各界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伤寒杂病论》为典型。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学习的源泉。《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

  • 《太平经》:东汉时期的道教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汉历史

    道教在我国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其历史上不乏经典著作,《太平经》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本。原书本为170卷,但今本仅存57卷。 《太平经》是黄老道的主要经典。关于该书作者,今已不可考。《太平经》作为道教的著作,是以老子等黄老列庄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但是它成书于东汉中晚期,所以书中的思想也受到当时的汉代

  • 《神农本草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上古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世人皆知,但从那时起到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医药学经验成果并未被整理成册,直到东汉时期,除了这本《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五铢钱: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秦有秦半两,汉有汉五铢。何为“汉五铢”呢?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

  • 《蹴鞠二十五篇》:世界上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汉历史

    足球的起因可能是为了锻炼腿部力量,中国的蹴鞠如今也是众人皆知。但很多人不知道,蹴鞠其实还是一种属于军事上训练的活动。 在汉代,人们认识到足球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精神,蹴鞠是军事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

  • 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有许多传世闻名的瑰宝,有瑰丽的艺术品,有完善的政策制度,还有今人最耳熟能详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此后,汉朝频繁的派出使节出使西方,汉武

  • 《东观汉记》:东汉纪传体断代史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史书的修纂十分不易,往往需要一群人的通力协作,甚至是几代人的持续创作才能完成,而完成后的保存与流传也是个问题。《东观汉记》就是这么一部经过几代人编写完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纪传体史书。 汉明帝刘庄命班固、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世祖本纪》。班固等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