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统历》: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三统历》: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44 更新时间:2024/2/14 6:31:02

古代汉族的历法史中出过许多流传后世影响数十年的历法,而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是三统历。

三统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由西汉著名学者刘歆整理而成,于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开始实施,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为四分历取代。对后世历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刘歆在太初历基础上,引入董仲舒天道循环的“三统说”思想,整理成三统历。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开始实施的历法。西汉末刘歆把董仲舒的“三统说”(即历史循环论,认为天之道周而复始,黑、白、赤三绕循环往复)塞进太初历,稍事补充,改名三统历。由于它汇通乐律、易数、五行等,以此解释历法中一些数据的来源,故而具有多元化视野。歆所撰《三统历谱》,不仅系统阐述了邓平的八十一分法,而且初充了很多原来简略的天文知识和上古以来天文文献的考证,为《汉书.律历志》历法部分的蓝本。

其具体内容有造历的理论,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等的常数和运算推步方法及基本恒星的距离等。包含了现代天文年历的基本内容,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汉书.律历志上》:“刘向总六历,列是非,作《五纪论》。向子歆究其微渺,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后汉书.律历志中》:“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先谦集解引清钱大昕:“三统与太初异名而同实。刘子骏用太初法推衍之以说《尚书》、《春秋》,又追日月五星同起牵牛之始,以为太极、上元,初非别立一术,则三统之名不自歆始也。”

依据三统历所讲的根数和原则推算气朔的条件,都已齐全。就推算气朔一方面来讲,其出发点在于规定一月的日数为29.4381日;其余日数,则反而是从这朔推出或迁就而得的。这个一朔望月的日数,一回归年的月数和日数都嫌太大些。

三统历是我国首先使用交点年和恒星月的历法。它的置闰方法是先定闰余,闰余是所求年前冬至距前朔得朔实(一月的日数)十九分之几分。二十四气名称顺序和《淮南子·天文训》所载的相同。并称从冬至起,奇数次的气,如大寒、雨水等为中气;偶数次的气,如小寒、立春等为节气。而在《三统历谱》中,则把雨水和惊蛰二气次序颠倒,清明和谷雨二气次序颠倒,其他各气次序没有改变。(这四个节气次序的改变,是由于刘歆本人的偏见,而不是当时人们遵行的历法)。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七略》: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古代出了不少不同类目的著作,基本上在不同学科都有著作问世,比如在目录学上,第一部著作叫做《七略》。 中国第一部官修目录和第一部目录学著作。西汉经学家、天文学家、目录学家刘歆在公元前6~前5年间编成,为政府新校本图书的总目录。先是公元前26年汉成帝刘骜命光禄大夫刘向领导政府的校书工作:由刘向校经

  • 饺子: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历史

    现如今广受群众喜爱的美食饺子,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就被发明出来了。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

  • 《方言》: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汉历史

    中华名族的语言博大精深,由于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导致各地方言各有特色。关于方言的研究有很多,扬雄的《方言》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作者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方言》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

  • 什么是汉赋 汉赋特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每个朝代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式,唐朝有唐诗,汉朝有汉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

  • 《五十二病方》: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汉历史

    中医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今人常常有感于此: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竟被中医药方给治好了。中医流传千年,其内容经过反复论证实践,自然是会药到病除的。那么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是什么呢?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中国最古的汉医方书,全书为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

  • 《九章算术》: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比如在数学方面,就有《九章算术》这本堪称杰作的书籍问世。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汉唐之间出现的十部古算书)中最重要的一种。魏晋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又说“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

  • 《伤寒杂病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出版的各类著作相当繁多,且在各界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伤寒杂病论》为典型。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学习的源泉。《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

  • 《太平经》:东汉时期的道教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汉历史

    道教在我国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其历史上不乏经典著作,《太平经》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本。原书本为170卷,但今本仅存57卷。 《太平经》是黄老道的主要经典。关于该书作者,今已不可考。《太平经》作为道教的著作,是以老子等黄老列庄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但是它成书于东汉中晚期,所以书中的思想也受到当时的汉代

  • 《神农本草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上古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世人皆知,但从那时起到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医药学经验成果并未被整理成册,直到东汉时期,除了这本《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五铢钱: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秦有秦半两,汉有汉五铢。何为“汉五铢”呢?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