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经》:东汉时期的道教著作

《太平经》:东汉时期的道教著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04 更新时间:2024/1/29 16:13:47

道教在我国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其历史上不乏经典著作,《太平经》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本。原书本为170卷,但今本仅存57卷。

《太平经》是黄老道的主要经典。关于该书作者,今已不可考。《太平经》作为道教的著作,是以老子等黄老列庄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但是它成书于东汉中晚期,所以书中的思想也受到当时的汉代谶纬神学的影响。《太平经》是道家从老庄思想演化为宗教的重要文献,主要是把阴阳五行和老庄结合,同时又披上了神话的外衣。

《太平经》的思想基本上保持了老子的观点。在对万物的认识方面。继承先秦两汉道家元气论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元气”,事物都是由“元气”变化生成的,同时还提出“太阳、太阴、中和”的“三合相通”观点。在政治和社会道德方面,政治上主张平均财富。修持上主张反本。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结合,社会道德上提倡“忠孝”。同时,它还进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观点一,《太平经》内容驳杂.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对道教教义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又名《太平清领书》。据中国《后汉书·襄楷传》称: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系东汉原始道教黄老道重要经典。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另有唐人闾丘方远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一卷。《太平经》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继承老子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即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长生等观念。

(二)为帝治太平提出一套统治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学说为治国方针。

(三)关于教徒的修养方法,提出辟谷、食气、服药、养性、返神、房中、针灸、占卜、堪舆、禁忌等等方术,同时,还重视符咒,宣扬服符能驱邪求福,治病长生,要求信徒坚持斋戒、首过、祈禳、叩拜及诵经等活动。

(四)提出善恶报应观念,认为人类如果作恶太多,则天地必降灾异,殃及后人。由此,正告世人行善积德,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度成仙。

该书内容庞杂,非一人一时之作,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认为治国者有它,可以长生,其中多「巫觋杂语」,但也不乏反映贫苦民众疾苦与要求的思想,并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了评论。该书对於张角传播其太平道,组织黄巾起义起了理论指导作用,张陵创五斗米道也利用了它,其对后世道教及道教思想的发展亦有重大影响。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神农本草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上古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世人皆知,但从那时起到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医药学经验成果并未被整理成册,直到东汉时期,除了这本《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五铢钱: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秦有秦半两,汉有汉五铢。何为“汉五铢”呢?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

  • 《蹴鞠二十五篇》:世界上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汉历史

    足球的起因可能是为了锻炼腿部力量,中国的蹴鞠如今也是众人皆知。但很多人不知道,蹴鞠其实还是一种属于军事上训练的活动。 在汉代,人们认识到足球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精神,蹴鞠是军事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

  • 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有许多传世闻名的瑰宝,有瑰丽的艺术品,有完善的政策制度,还有今人最耳熟能详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此后,汉朝频繁的派出使节出使西方,汉武

  • 《东观汉记》:东汉纪传体断代史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史书的修纂十分不易,往往需要一群人的通力协作,甚至是几代人的持续创作才能完成,而完成后的保存与流传也是个问题。《东观汉记》就是这么一部经过几代人编写完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纪传体史书。 汉明帝刘庄命班固、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世祖本纪》。班固等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

  • 苏武牧羊:久居匈奴而持节不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汉历史

    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只有在逆境时方能显出一个人的气节,尤其是你代表着国家出使外国的时候。苏武就是这样一个让后人敬佩的人。苏武牧羊的故事流传千年,经久不衰。1、被逼臣服 苏武是代郡太守,华夏志士,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

  • 《盐铁论》:西汉经济思想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汉历史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虽适应了王权发展的需要,但也给人民生活带来某些不便,特别是剥夺了地方富商的利益,因而盐铁官营这类问题就成了当时社会经济中的头等大事。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

  • 汉朝时代才出现蜡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汉历史

    在《楚汉传奇》第80集中,吕雉杀韩信的时候,说不能违了刘邦的旨意,“五种环境不能杀”,即“见天、见地、见光、见铜、见铁”不能杀。除了有“光”之外,其余条件都具备了,吕雉问他光该怎么办?韩信环顾四周明白了,说“可以把这些烛火都灭了”,于是韩信死掉了。从镜头上看,这里的烛火似乎是蜡烛,在其他剧情中也多见

  • 河西四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汉历史

    河西四郡的设置,不仅带动了西北经济的迈进,促进了汉朝对西域的统一,同时也强化了东西方之间的交融,便利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有关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远在张骞、甘父通使西域之前就开始了。但在这之后,由于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政治关系,促进了官方和民间商业贸

  • 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 汉朝文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汉朝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一、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1、荆楚文化荆楚文化是汉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最基础的文化类型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