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4/3/21 18:59:06

还不了解:汉朝刘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出身贫寒大字不识,40岁还一事无成?

在影视剧和不少文学作品中,刘邦早年发家前常常会被塑造成流氓混混的模样。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坑蒙拐骗几乎已经成了刘邦的固定标签。很多人对此感到十分疑惑,这样的人,凭什么能够在秦末群雄逐鹿的时候,能够坐拥韩信萧何张良等众多人杰,并且还能连续击败项羽为首的诸多豪强。

其实在历史上,刘邦早年可绝不是什么流氓。之所以有刘邦早年是流氓无赖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史记》中的一个记载:“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刘邦当了皇帝,在朝堂上问父亲:“你以前说我是不事生产的无赖,远不如哥哥争气。现在我和哥哥的产业谁比较多?”这里的“赖”字被人理解成了流氓无赖的意思。其实在汉代,“赖”并非指流氓无赖,而是指盈余、盈利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来看,《史记》中这句话理解为刘邦挣多少就花多少,存不下钱,购置不了产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赖”一词则被慢慢给予了更多其他的含义,人们这才将刘邦曲解为了流氓。

别看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实际上他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也就比秦始皇小三岁。在刘邦的人生中,前三十五年都处于战国时代,其早年非常崇拜游侠中的翘楚信陵君。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仗剑走天涯,到处周游列国,并且还去过魏国想要拜谒信陵君。只惋惜信陵君早就去世,让刘邦大感遗憾。

在各个史籍记载中,人们对刘邦的评价也与流氓形象相差甚远,结合他的早年经历来看,真正的刘邦极可能更像个游侠。首先我们来看《史记》,书中提到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从司马迁给刘邦的描述来看,他应该是个有仁德,很大方的人。

然后《史记》还记录有怀王给刘邦的评价:“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见同时代的其他人对刘邦评价也相当高。

随着时间的流转,刘邦的英名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褪色,千百年后的英雄豪杰同样对刘邦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宋朝的苏辙就非常崇拜刘邦,他给予了刘邦非常高度的评价:“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史记》成书于汉代,为了强调刘邦建立汉朝的神圣性与合法性,司马迁用了许多春秋笔法来悄无声息的贬低刘邦。比如在刘邦的某些性格弱点上大书特书,并突出表现刘邦的道德弱点。如此小人的刘邦都能夺得天下,那么自然是因为有天命在身,进而得出汉朝法统具有不可动摇的国运加持这一结论。

说这些不是要为了刘邦“洗白”,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是很不喜欢刘邦的,毕竟他抛妻弃子,连父亲也能舍弃,背信弃义等等,的确道德上有所缺失;但侠义也是他与生俱来的特性,我们看待历史人物需要尽可能客观去看待。

现在很多影视剧中所营造出来的刘邦大字不识,到了40岁还一事无成,也有所偏颇,至少在当时刘邦能够以泗水亭长的身份,去体谅其他人,碰到事的时候将押送的徭役释放,从某些方面来说,他的行事作风的确自有一股坦荡的侠气。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每个人的身上显然同时存在着优点与缺点,有些人在读《史记》时,脑海或许已经对刘邦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进而选择性的屏蔽了刘邦身上的弱点,并得出了刘邦早年是流氓的结论。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乃是当之无愧的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上古炎黄时期一直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里面的一些内容虽然碍于时代限制,显得有些奇幻,比如说书中的刘邦就是神龙之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史记》对于我们了解先秦至汉初这一段历史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原价139现价128,你就能获得被鲁迅先生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标签: 历史汉朝刘邦

更多文章

  • 建文帝后代到底有没有留下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建文帝后代到底有没有留下血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有,他是建文年间惠帝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在建文四年(1402年)成祖朱棣攻占南京夺得皇位后就被幽禁,被囚半个多世纪,他从2岁的幼童变成了50多岁的老者,等重获自由后,牛马不辨,如同智障者。“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后代只有朱文圭轨迹清晰建

  • 不起眼的四冢之战为何影响了三国走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不起眼的四冢之战为何影响了三国走势?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只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在不经意中煽动了一下翅膀,不出几周却在美国掀起了一场龙卷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得克萨斯州许多地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在三国时期,同样也发生了一场类似蝴蝶效应的事情

  • 周武王只是次子,他是如何即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周武王,周朝

    姬发,即周武王,姬姓,名发(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被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在位十三年,去世后葬于周陵。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周文王姬昌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是周朝的奠基人,也为之后周武王姬发对抗商朝提供了

  • 姚广孝帮朱棣称帝,为何拒绝朱棣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姚广孝帮朱棣称帝,为何拒绝朱棣赏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云:“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有信念无私欲的人,其意志超乎人们的想象,但古往今来,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在明朝时期有这样一个人,早早遁入空门当了和尚,六根不净积极怂恿皇子造反,造反成功后,

  • 徐增寿:朱棣的支持者,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徐增寿:朱棣的支持者,最终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增寿是明朝初年的勋贵,魏国公徐达的第三子,其生母为谢夫人。根据史书记载,徐增寿从小就长得比较清秀,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着父亲徐达,一起前往皇宫拜见太祖皇帝朱元璋。老朱一见徐增寿就比较喜爱,觉得他是一个比较机敏聪明的孩子,只要认真培

  • 朱棣手下第一猛将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棣手下第一猛将为什么能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朱元璋是一个极其谨慎又多疑的人,而外戚干政在以往的各大朝代中都并不少见,因此,他便立下了皇室不与达官显贵联姻的规矩。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总是会有人打破规矩的束缚,而打破朱元璋定下规矩的这个人便是明成祖朱棣。我们

  •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是被建文帝朱允炆逼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是被建文帝朱允炆逼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398年6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就是建文帝。建文帝一上台就开始削藩,一年内削除了5位叔王,结果引来四叔燕王朱棣的武装反抗。很多人认为,燕王朱棣早就蓄意谋反,对于这一点,笔者始终不敢苟同。

  • 历史上的建文帝真的是自焚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历史上的建文帝真的是自焚而死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朱棣率领士兵闯进南京城的时候,把自己手下的所有兵力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分势力来抵抗徐达的儿子;另一部分势力直接去牢狱里面,把那些犯了事的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被建文帝抓起来的这些王爷们,通通给放出来;而派出了另一部分主力力量,目的只有一个

  • 李世民到底有没有想过废掉太子李承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到底有没有想过废掉太子李承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泄,被唐太宗贬为庶人并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李承乾谋反案”被认为是贞观时代的转折事件,唐朝后来的一系列变故都由此而来。李承乾已经身居太子之位却暗中准备谋反,主要原

  • 高阳公主为什么会爱上一个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高阳公主为什么会爱上一个和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是古代封建时期最鼎盛的朝代之一,也是民风最为奔放的一个朝代,自然受到的关注度要比其他多出很多,唐朝除了那几位热门皇帝之外,多位公主一生的爱恨情仇也被人所津津乐道。比如说李世民最宠之女高阳公主,婚后为何爱上辩机和尚,终下场凄凉。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