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真的想做女皇吗?

曾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真的想做女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61 更新时间:2024/2/15 19:00:13

曾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真的想做女皇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太平公主:石溜调琴曲,峰霞入酒杯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在描写太平公主的诗歌中,就数韩愈的这首最著名了,诗虽短,却从这女人所霸占的田地之广,其亭台楼阁之壮观着眼,用“欲占春”三个字,便将其狂放的心境及奢侈和虚荣,仅用一个无望的虚景,便形容得是无以复加。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妇女一直是属于附属的地位,而这在唐代,特别是初唐、武周、直到玄宗朝止的这一段时间中,大唐政治舞台的中心,却一直是由女性在扮演着主角。

这其中的一姐自是女皇武则天,后来的上官婉儿,韦后,李裹儿等等无一不在里面拔剑起舞,惊艳四座,当然,除上官婉儿以外,其他几位的剑锋所指,都是欲效武则天,一枕女皇之美梦,而最接近美梦成真的,当属太平公主。

据说有一部电视剧说的是她,我是没看过的,因为我觉得这类电视剧一般都编得离谱,用我们四川话来说就是太“扯把子”了,但似乎又听说这部剧还很受欢迎,收视率也相当地高,不知是也不是。

太平公主,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后来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年约48岁。

从简介中可以看出,这太平公主好像没有名字,有人根据《全唐文》中的点滴记载,认为她叫李令月,这个就两说了,权信之,但这毕竟是孤证,按照读史不成文的规律,只能作参考而不足采信。

其实,这个也不奇怪,在这一段时间中,几乎所有叱诧风云的女人,除了上官婉儿,都没个名字,包括女皇武则天在内,只知道她姓武,则天是她的尊号,她给自己取的那个“曌”那是后事,至于什么媚娘一类的,不是昵称便是小说家言,不足为凭的。

不仅没名字,而且连她们的生年也无准确记载,好在有卒年,所以,她们的年龄都是根据卒年往上倒推,其中自有不确切的因素,连女皇都是如此,何况这太平公主了,至于原因为何,不懂。

武则天共有生六个孩子,一个小公主早夭,有人说是她为了扳倒皇后而掐死,这个无稽之谈就不讨论了,又生四子一女,即前太子李弘、章怀太子李贤、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和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自是很受宠,她肯定是长得很漂亮的,我见有文称她为“大唐第一美女”,因为有野史称她比那安乐公主李裹儿还漂亮,而李裹儿在正史中的容貌是有记载的,形容她是“光艳动天下”,如果真是比李裹儿还漂亮,那太平公主真为美艳的极品了,当得起“大唐第一美女”的称号。

但正史中说她是“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常谓‘类我’”,多阴谋不是个好词,说明她鬼点子多,有计谋罢了;而这方额头到底是美丽还是缺陷,我不知,感觉应该也不是赞美之语吧;但她长得像老妈一样,肯定也很漂亮,只是不知道武则天说的这“类我”,指的是太平公主“多阴谋”还是“方额广颐”同她有一拼。

本着这一句话,野史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地收括在一起了,也就是说,在武则天的众多儿女中,太平是最像母亲的一个,不仅长相相仿,更兼性格神似,精明强干,“沉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己”,以此得到武则天宠爱,也似乎也没问题,说得通。

中国自人类脱离母系社会后,自古以来都是以男权为中心,秦皇以降,虽偶有如汉初吕后,北魏冯太后等主政,但远达不到为女皇的程度。

唯有这武则天是个特例,建立了武周王朝,也随之开了一个罕见的女权盛行的时代,但究其影响,也就是她去世还政李唐后,紧接着的这几位女性,借着她的余光做着下一个女皇的美梦。

这被讥为“牝鸡司晨”的女皇,实在是没有可复制性,因为,后世虽然女人专权专政的时候也有不少,但绝无人有当女皇的念想,即使那掌控国政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想的也是要做个爱新觉罗家的好媳妇,对得起祖宗,入得了祖坟,其他的当不是她所考虑的。

中国皇位的继承制有着很明确的规则,不管中间多有变动,但传子是主线,也有着很强的操作性;而一旦女人当了皇帝,这接下来的传承就成了问题,随着所嫁之人的不同,变数多多,甚至隔壁老王也可插上一脚,这还不乱套了。

太平公主在武则天在世时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恃宠而骄,穷奢极欲,骄纵蛮横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在最高权力庇护下的女人,不能检点自己的胡作非为罢了,不足为奇。

太平公主参与正政事由来已久,早在武则天还没当女皇之时就开始了,只是没有公开而已;但自她参与逼母还政,诛杀二张后,因此“丰功伟绩”被封“镇国太平公主”,这才真正开始走到前台。

然而,一旦她干预朝政,参与了政治斗争,那情况立马便复杂起来了,在她老妈下台后,哥哥李显继位,是为中宗,李显放任皇后韦氏胡作非为,在李显死后,韦氏也想效仿婆婆当女皇,于是,太平公主联手侄儿李隆基,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除掉韦氏一党,史称“唐隆之变”。

后来,她的另一个哥哥,也就是李隆基的老爸李旦当了皇帝,是为唐睿宗,这时的太平公主在经历了一系列惊涛骇浪的权力大战后,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史载“宰相有七,四出其门”,朝廷的军国大事,“宰相就宅谘决”。

不但如此,她还卖官鬻爵,培养亲信,网罗党羽,操控朝政,“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一时可谓权势熏天,完全具备了掌握皇权的势力与能力。

乐极生悲,就在她主政权势最盛时,侄儿李隆基发动政变,她被赐死,家产抄没,一代显赫女人就此谢幕。

太平公主一生有过两段婚姻,但她少时也曾有过不幸,被恶贯满盈的表兄贺兰敏之给她心中留下阴影;她16岁嫁给薛绍,7年后,老公因其兄长参与谋反而受到牵连,最后被迫害而死。

薛绍是个老实人,又没有谋反,仅仅受到牵连就把命丢了,按说以他的身份不至于此吧,《资治通鉴》说他是被武则天下令“杖责一百,饿死于狱”,很有些残酷。

至于他同太平公主在这一段时间中的感情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但从感觉上来说,此时的太平公主并没有如后面那么多的绯闻,应该说生活还是平淡和幸福的吧,也许是老妈武则天对这女婿不满吧,所以才痛下杀手,当然,也不排除是太平公主本人对老公不满。

后来的她是嫁给了武则天伯父的孙子武攸暨,这也是个性格谨慎恭谦之人,她是否满意不好说,但从她从自此开始恣意放荡,大肆淫乱的表象来看,应该说不是很幸福,是奉母命成婚,是一桩政治婚姻,因为这时的武则天已经称帝了。

“脏唐乱宋”,中国历史上就数这唐朝性关系最为混乱,而太平公主则是这乱象中的翘楚,她包养的男宠不计其数,还将自己认为优秀的送与老妈武则天享用。

放在大唐这个特殊的开放时期,这男女之事实在不叫个事,男人包小蜜,女人养男宠,司空见惯寻常事嘛,这李唐起自陇右胡人,他们的身上有着突厥、鲜卑族的血统,于男女间的那点事有着自己的习俗,现在的我们是没必要用大汉民族的观念来框量的。

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即不能因这淫乱之事就说太平公主不是个好女人,因为在那个时候,没几个情人傍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女人,太平公主被后世非议的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她一手遮天的乱政,或者是有“位列九五”,再现女皇之梦的胡作非为。

当太平公主手握重权之时,同她匹敌的是太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而当时的皇帝李旦面对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妹妹的情况下,竭力想维护好双方力量的平衡。

但是,刚品尝到权势熏天所带来的快感后,太平公主已是刹不住车了,她要尽情地享受这凤凰翱翔九天的滋味。

太平公主是否要当女皇她自己没说,后世是从她的行为中推而论之得出的结论,即她继其母亲武则天和嫂子韦后号令天下后,成为又一个想再现女皇风采的女人。

这是一个讨论不清楚的问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对手,或者叫登上女皇之尊位最大的阻碍是李隆基,这便不是她一个“多阴谋”的女人能够铲除的,因为,至少在“安史之乱”前,李隆基还是一个励精图治之人,而在这当太子之时,对付一个权力欲膨胀的女人,绰绰有余啦。

矛盾的激化最终引发的是武力对抗,李隆基在高力士等人的协助下,一举将太平公主势力铲除,尽杀其党羽,太平公主逃到南山的一座庙中,三天后,逃无可逃的她选择了自首,期望哥哥李旦能放她一马。

此时的李旦已禅位李隆基,位居太上皇,但还是掌控着朝政,他也想宽恕太平公主,但被唐玄宗拒绝,李隆基是坚持要除掉这位姑姑以绝后患;最终,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女在家中被赐死,自此,有唐一朝“女人干政”的现象就此终结。

观太平公主的一生,其实并无传奇之处,她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女人”,母亲武则天宠她,让她婚前就在幕后接触了政治;婚后丈夫宠她,使她肆无忌惮地淫乱放纵,引领一时之风尚;哥哥李旦宠她,让她权倾朝野,野心膨胀,造成了同李隆基的直接对抗,最后是落得个凄惨自尽的下场。

不过,她也做了一件对后人很庆幸的事情,这就是她在上官婉儿在“唐隆政变”被杀后,力劝李旦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诗文,这才使今天的我们能看见这“巾帼宰相”的文采。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张昌宗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和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张昌宗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太平公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太平公主将民间男子张昌宗带入宫闱,张昌宗进入了富丽堂皇的大明宫。从此武则天宠爱上了这个英俊男子,他切实地变成了女皇的男宠,武皇爱称他为“六郎”。自此开始张昌宗便开始了自己醉生梦死却又短暂可笑的一生。张昌宗

  •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的唐中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味地黄丸”: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子、侄子和自己都曾做过皇帝,而且自己还曾先后两次登上皇位。然而,唐中宗第一次登基时,就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便被自己的母亲赶下了皇位。李显的退位,完全是咎由自取,在武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同样是专权,吕后死后吕家被灭族,而武则天死后武氏却能够保存下来,还继续在唐朝的政坛上发挥作用。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不同的做法呢?一、吕后与别人儿子斗争,武则天与自己儿子斗争。武则天和吕后为了掌权,都进行了非常残酷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都在宗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原因是什么 真的是因为无可奈何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赵匡胤,北宋

    对赵匡胤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真的是因为“黄袍加身”“无奈”才发动的政变吗?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王朝的开辟都需要一个开拓者,这个王朝的开拓者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为数百年的江山奠定基础,为新的江山扫平障碍,并且要为子孙后代继续掌握大权找到一个更令

  • 明朝灭亡时皇帝和大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明朝,大臣

    还不了解:明代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灭亡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都在忙什么?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封建王朝,每个朝代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与传奇,不过人们常说“明代之后再无华夏”,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在明

  • 明朝时期的皇帝为什么和大臣争斗 仅仅是为了话语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朝,皇帝,大臣

    对明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争斗,是否为了礼仪话语权?虽然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就确定了以法治天下的思想,完全因为种种原因,法律并没有成为规范百姓乃至臣子行为的有利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封建王朝时期的统治者来说,以法治天下的思想过于沉重。如

  • 他是刘邦的孙子,最后灭了吕氏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他是刘邦的孙子,最后灭了吕氏满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吕后的专权独治很大程度是汉高祖刘邦造成的。汉朝建立的大功臣韩信、吕蒙皆死于吕后之手,而刘邦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说了一句先喜后惜就没事了。但刘邦当初的想法只是想培养两个联盟势力互相制衡,一个是吕氏集团一个是功臣集团,谁曾想吕氏残害功臣后

  • 太平公主丧夫后,她每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平公主丧夫后,她每天是怎么度过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是我国历史一段特殊的时期,当时出现了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事迹无人不知,而她的女儿也同样有名。太平公主是女皇和李治的女儿,武氏向来对自己的这个女儿十分宠爱,不仅给她最好的一切,还任由她“胡作非为”。以至于这位公主在自己丧夫

  • 刘邦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让吕后给刘邦陪葬是不可能的,但刘邦也为戚夫人和刘如意做了考虑,于是给母子二人安排了退路,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但刘邦死后不久,悲剧就发生了,先是刘如意惨遭吕后杀害,紧接着戚夫人也被做成了人彘。戚夫人,定陶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不久,在路

  • 刘邦唯一不敢杀的异姓王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唯一不敢杀的异姓王到底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陈胜、吴广的敢为天下先,在天下间点燃了人民反抗暴秦的烽火,虽然陈胜吴广最后相继牺牲,但是他们所点燃的火焰却将残酷的暴秦焚烧殆尽。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消灭秦军主力,将长平一战白起的所作所为复刻在了秦军身上。而后,刘邦进入咸阳,子婴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