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乾劝高欢称帝,高欢为什么不接受?

高乾劝高欢称帝,高欢为什么不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37 更新时间:2023/12/26 8:37:40

高乾劝高欢称帝,高欢为什么不接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高欢是北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权臣,他不仅在覆灭尔朱军事集团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对东西魏的分裂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是北齐皇室的奠基人。可以说在北魏末年和东魏时代,高欢是北方军阀中最为顶级的存在,也是有着篡国登基称帝的机会的。当时高欢的部属,也是族叔高乾就劝过高欢称帝,但高欢却没有接受。事后当高乾与北魏孝武帝元修出现矛盾时,高欢却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元修,最终高乾被元修赐死。对于这个事情,很多读历史的人不理解。高乾劝高欢称帝也是为了他好,为何反倒被高欢出卖呢?

要解读这个问题,得从尔朱军事集团被覆灭后,复杂的北魏政治和军事形势出发。由于孝庄帝元子攸刺杀了尔朱荣,遭到了尔朱军事集团的反扑,最终被俘处死。元子攸的死也引发了尔朱军事集团的内讧,他们因为瓜分政治利益的关系而分裂,开始了内部军事对抗。高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脱离尔朱军事集团,并打起了反攻尔朱集团的旗号。由于高欢能力的卓越,受到了很多反对尔朱氏的地方军阀的支持,也有很多尔朱集团内部的军队宣布脱离。这给高欢覆灭尔朱氏奠定了基础,最终尔朱氏也在与高欢的战争中败亡。

高欢灭掉尔朱氏后,拥立了平阳王元修为皇帝,处死了尔朱氏立的节闵帝元恭和自己早先所立的后废帝元朗。当时高欢虽然灭掉了尔朱氏,但是实力与之前的尔朱荣还是大有不如的。虽然实力最强的尔朱兆等人被杀了,但从尔朱军事集团里面脱离出来的很多军阀都割据自立。

除了高欢本人外,京畿北面大都督斛斯椿也是剿灭尔朱氏的重要功臣。他抢在尔朱氏兵败前脱离战阵杀回洛阳,诛杀了尔朱氏在洛阳的党羽,成为元修即位后依托的重要功臣。他与高欢争权,联合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和王思政劝说元修除掉高欢,并控制了元修身边的近卫军。

在洛阳以外,高欢还有很多竞争对手,比如割据关西的宇文泰、在尔朱荣时代就与高欢不和的贺拔胜、贺拔岳兄弟。这些人都原本和高欢一样,是尔朱军事集团下面的军阀。尔朱荣死后,尔朱军事集团发生内讧,这些军阀们就找机会纷纷割据自立。尔朱军事集团被高欢消灭后,这些军阀便成了自为阵的土皇帝。野心大一点的如高欢、斛斯椿便在洛阳开始争权,而其他的也在各地扎下根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当时高欢虽然是拥立元修最大的军阀,却没有能力压制这些各地的军阀势力,所以必须要吸收和拉拢更多的军阀。

高乾是高欢拉拢的重要军阀,两人堪称是死党的关系。高乾出身渤海高氏,和高欢是同一大家族,虽然血脉上关系已经淡薄了,但高欢仍旧按照家族的规矩称其为叔父。高乾也是乘着六镇起义的机会崛起的,他率领河北流民在河济造反,并接受葛荣的官爵。由于在六镇起义前在朝廷当过官,还与孝庄帝元子攸暗中有所来往,所以关系上非常不错。于是元子攸就派人招降了高乾,并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平定六镇起义后,猜忌高乾的实力,以其曾起兵造反为由剥夺了官职。于是高乾卸甲归田,回乡隐居起来。

元子攸刺杀尔朱荣后,尔朱军事集团反扑洛阳,高乾立刻起兵讨伐。尔朱兆攻入洛阳,弑杀元子攸后,高乾便奉封隆之为大都督,代理冀州事务,并为元子攸举哀,三军尽皆带孝。然后高乾又登上高坛,进行誓师出征,展开了与尔朱军事集团的战争。当时高欢在山东举兵声讨尔朱集团,并出兵到冀州。双方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后决定合兵讨伐尔朱氏,于是高欢与高乾同帐共寝,以渤海高氏族规尊其为叔父。后来这支军队成为剿灭尔朱氏军事集团的主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高乾及其兄弟也成为高欢属下最为重要的势力。

高欢手下的军队主要是来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六镇起义被平定后投降尔朱荣的鲜卑族六镇军,另一部分便是高乾兄弟招募的河北汉军。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汉军绝大多数是比不上鲜卑军队的,而六镇的鲜卑军则又是其中的精锐。但高乾兄弟手下的汉军却是例外,战斗力比六镇鲜卑军还强。尤其是高乾的弟弟高敖曹所带领的那支,其战斗力号称冠绝天下。高敖曹也是当时北朝的第一猛将,网友们称其为南北朝第一猛将。史书上对他评价极高,被认为是可以和项羽比肩的绝世猛将,就连六镇的鲜卑军人对他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高欢能够以少胜多打败尔朱军事集团,其中除了政治和战争指挥的因素外,高乾和高敖曹兄弟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高敖曹率军冲杀,其战争之勇猛让横扫北魏的尔朱氏军队纷纷溃败。因此在拥立孝武帝元修后,高乾受到了朝廷的重视,被高欢推举为司空。元修坐稳皇位后想要摆脱高欢的控制,便与斛斯椿等人密谋出兵剿灭高欢。当时高乾是高欢放在洛阳朝廷的眼睛,监视着元修等人的一举一动,所以元修便打算拉拢高乾。高乾一边和元修等人虚以委蛇,一边暗中把消息通报给了高欢,并建议他废了元修称帝。

高欢当时并没有同意这个建议,仍旧上书提议高乾为侍中,并想把门下省交给高乾。但这个上书没有被朝廷通过,高乾又不明白高欢的想法,便自请为徐州刺史,打算带兵离开洛阳。在高乾将要出发时,元修将自己拉拢高乾的事情派人传话给了高欢。高欢大怒,便把高乾劝自己称帝的文书很来往文件送给了元修。于是元修让高乾与高欢的使者对质,高乾破口大骂元修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最终在两面夹击之下,高乾被元修赐死。元修又派东徐州刺史潘绍业杀死高敖曹。高敖曹提前得到高乾被害的消息,率军埋伏了潘绍业,然后投奔了高欢。

对于高欢在这个事件中的决策,很多爱好历史的朋友表示难以理解。即便是不同意高乾称帝的想法,高欢为何会出卖高乾呢?高乾本来就是高欢的死党,两人联合才控制了朝廷。高欢这样做明显是坑了高乾,也使自己的势力产生内耗,似乎也没得到什么好处。

从上述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剿灭尔朱军事集团的过程中,高欢和高乾的合作是非常密切的。面对元修和斛斯椿反高的政治压力,高乾和高欢之间出现了不同的政治诉求。高乾提出了称帝这一大胆的想法,而高欢却没有立刻同意,还要高乾留在洛阳当侍中,这就让两人出现了裂痕。

高乾提出称帝,实际上并不是要高欢真的称帝,而是借此洗脱自己与元修有暗中交往的嫌疑,也是为了试探高欢的真实想法。高欢不同意称帝,并不是说他不想称帝,而是称帝的时机不成熟,能够阻止他称帝的政治对手还比较多。除了洛阳的斛斯椿和元修外,关西的宇文泰,贺拔岳兄弟,都是他在政治上极大的阻碍。当时他和元修已经貌合神离了,元修和斛斯椿以南征为由暗中准备军队,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如果这个时候高欢打起了称帝的大旗,必然被群起而攻之,所以他不能同意高乾的意见。

但同时高欢却又反对高乾离开洛阳,非得把他放在朝廷这个火山口上,这就让高乾很失望了。洛阳当时全部被斛斯椿所控制,一旦北魏朝廷和高欢发生战争,高乾就是活生生的人质。高乾肯定不想继续面临这种危局的,所以才提出了出任徐州刺史的想法。如果高乾顺利离开,他不但摆脱了身在洛阳的危机,而且在国内形势上占据先手。徐州虽然是北魏和南梁的前线,却是北魏内战的大后方。不论元修和高欢谁胜谁败,处于徐州的他都占据先手。而且高乾有高敖曹这支精锐军队在手,军事上的主动权也更强。

但高欢是不愿意高乾退守徐州的,这对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行为。如果高乾退出,高敖曹必然带领军队跟随,这使得高欢麾下军队实力大损。如果高欢和元修内战的过程中,高乾从徐州出兵北上,必然会威胁到高欢在山东和河北的大后方,因此他更不愿意出现渔翁得利的情况。高欢出卖高乾,目的就是逼迫高乾和元修翻脸,不论着双方谁胜谁败,对他都是极有利的。而元修也担心高乾再度投入高欢阵营,所以不能放高乾活着离开洛阳。可处死了高乾,却是元修最大的昏招。这使得高敖曹率领精锐投奔高欢,渤海高氏彻底与洛阳朝廷为敌。

高欢有了高敖曹的帮助,军队的力量大幅度提升,占据了对洛阳方面的绝对优势。元修赐死高乾后,也暴露了其反复无常和出尔反尔的嘴脸。者却让很多支持元修的门阀士族止步,在双方的战争中处于观望态势。可以说赐死高乾是得不偿失的,元修不但没有控制住局势,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洛阳方面的军队本就处于弱势,再失去门阀士族的支持,凭什么和高欢作战?而高欢得到高敖曹后,成了渤海高氏势力最大的军阀,得到很多河北和山东士族的支持。于是他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逼迫元修西逃投奔宇文泰,北魏就此分裂为东西魏。

标签: 历史古代南北朝

更多文章

  •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侯景之乱几乎摧毁了整个南梁,而平定这场乱局的湘东王萧绎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骂名。正是由于他拥兵自重且都留不前,才纵容侯景对国家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害。在这场乱局之中,他以勤王的名义起兵,却不是为了营救被困建康的萧衍和萧纲,

  • 周天子掌握的军队远超于诸侯国 周天子最后为何没有做强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周天子,军队

    对周天子和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大军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原因是什么?周天子在最初是掌握着整个国家最为精锐的部队的,曾经的周天子掌握的部队要远远碾压各个诸侯国,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掌握的大军战斗力极具下降,最终被周边的诸侯做大做

  • 战国时期诸侯国都能壮大 周天子为何没有招兵买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周天子,战国

    对周天子和战国时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周天子为何不招兵买马,效仿其他诸侯国壮大自己?周天子在春秋时期都做不到的事,到了战国时期就更不可能做到了。周天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悲哀就在于明明是天下共主,偏偏不能行使天下共主的权力,他唯一的权力大约就是在各种授权书上签下“同

  • 北宋联金灭辽后 北宋为什么还被金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北宋,金国

    对北宋和金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联金灭辽的北宋为什么会被金国所灭?北宋在建国之初就与辽国势同水火,征战不断。辽国比北宋早建国50多年,也早于北宋两年灭国,是被后起之秀金国和北宋联手所灭,准确的说是被金国所灭,因为北宋唯一的一次出战还是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这次出战败于奄奄

  • 北宋初期军队战斗力那么强 军队是怎么一步步变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北宋,军队

    对北宋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初期大军战斗极为强横,为何到末期是大军变得如此羸弱?北宋初建之时,除了北方辽国之外,其大军横扫天下、堪称无敌,然而到了北宋中后期,曾经强悍的宋军却变得羸弱不堪,那么宋军是如何一步步变弱的呢?其实制度才是根本,贯穿两宋的宋代兵制,才是宋代

  • 李世民将薛仁贵调入玄武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将薛仁贵调入玄武门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从史料上看,薛仁贵的崛起是非常具有偶然性的。他在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驻跸山大战中让李世民见识了他的武勇,于是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如果只是孤立的看这个战役,大家都觉得这是薛仁贵应该得

  • 元恪为什么会纵容高肇诛杀宗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元恪为什么会纵容高肇诛杀宗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说北魏的灭亡是从六镇起义开始的,那北魏的衰弱便是从宣武帝元恪开始的。正是由于宣武帝重用国舅高肇,纵容其把持朝政,诛杀宗王,才拉开了北魏门阀士族内斗的序幕,激化了朝廷和六镇的矛盾,导致国家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对于高肇利用

  • 大臣对侯景叛乱示警,萧衍为什么还姑息纵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大臣对侯景叛乱示警,萧衍为什么还姑息纵容?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侯景先叛魏后叛梁,对南北朝三国的局势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也使得南朝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了下坡路。侯景的叛乱对东魏造成的损害还能够勉强承受,但对南梁的损害却是近似于灭国的。侯景的叛乱将整个南梁的门阀士族和朝廷军队卷

  • 宋朝为什么分为南宋和北宋 宋朝为何没有分东宋和西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宋朝,南宋

    宋代的时候,为什么分南宋、北宋,不分东宋和西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北宋、南宋只是后世史家为了断代方便而人为认定的一种说法,在两个王朝存在期间是没有这种区分的。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在它们存在时都叫宋!宋高宗赵构之所以沿用宋这个国号,为的就是

  • 曹操建立铜雀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操修了工程量巨大的铜雀台,这是事实。但曹操确实又很节俭的,这也是事实,这一点史书有记载。在日常生活中,曹操不喜欢穿官服和正装,喜欢穿便装,平时在身上戴个小香囊,里面装着手巾等随身细物,史书上说他还亲自设计了一种叫“帢帽”的帽子,目的是“合于简易随时”,图的是节俭和方便。曹操还禁止厚葬之风,平定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