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33 更新时间:2024/1/30 14:37:22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侯景之乱几乎摧毁了整个南梁,而平定这场乱局的湘东王萧绎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骂名。正是由于他拥兵自重且都留不前,才纵容侯景对国家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害。在这场乱局之中,他以勤王的名义起兵,却不是为了营救被困建康的萧衍和萧纲,而是为了争夺皇权。他在战争上阳奉阴违,坐视侯景围攻建康皇城,只是为了兄弟萧纶等人争夺皇位。直到萧衍和萧纲死后,萧绎才再次起兵东进与侯景展开激烈战争,最终平定了这场乱局。可萧绎在自立为称帝后,却不搬入首都建康,而继续留在封地江陵。这南梁群臣们议论纷纷,朝局也因此而不稳。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是侯景之乱中起兵勤王的重要南梁宗室王爷之一。在这场迁延日久的战争中,萧绎手下的将领们出了很大的力,为平定侯景之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他麾下的王僧辩和陈霸先两人,更是在战争中表现得出类拔萃。他们不但击败了侯景攻打江陵的十万大军,还逆袭夺回南梁首都建康,可以说是平定这场内乱的最大两位功臣。作为量大功臣的顶头上司,萧绎也称为这场乱局平定后的最大受益者。他在江陵自立为帝,重建了南梁朝廷,让南梁的国祚得以延续下来。

按照中国古代的规矩,作为皇帝应该是在首都登基即位的,而且在太庙也有着一系列的登基流程,这样称帝才具备合法性。但是萧绎并没有如此操作,只是把封地江陵改作陪都,其他所有一切照旧。他这样的操作也就引起了很多朝廷大臣的猜疑,出现了政局不稳的情况。再加上他自己并不是萧衍认定的法定继承人,所以在兄弟之间形成非议,为他在兄弟相残中败亡埋下了隐患。于是有人提出了问题,萧绎难道不知道首都建康的政治意义么,为什么他不再建康即位登基,白白放过了这个名正言顺登基称帝的机会?

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萧绎没有选在在建康称帝是多重原因决定的。建康固然有着很重要的政治意义,得到建康后也会赢得门阀士族的支持,但在侯景之乱后却也存在很大的隐患。由于在侯景之乱中建康受到极大的破坏,在城防和安全上已经不能满足作为首都的需求,这是萧绎不选择建康作为南梁朝廷所在地的首要原因之一。经过了侯景、王僧辩等多支军马的反复攻伐,建康这个昔日中华最为繁华的城市已经破败不堪。此事的建康别说作为首都,就是养活普通人都成了问题,又怎么可能作为首都存在呢。

建康昔日繁华之时,是南梁门阀士族聚集之地,这里可以说是繁花似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城市。可是在侯景之乱中,不仅这座大城市被毁于一旦,而且常住建康的门阀士族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靠近建康的三吴之地门阀士族,在这次内乱中损失最为惨重,可以说是家族势力被侯景连根拔起。在他们受到如此惨重损失之时,萧绎却打着勤王的旗号阳奉阴违。他一边高呼剿灭侯景营救萧衍和萧纲扽口号,一边却在战争中出工不出力,把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兄弟部队,为的就是争权夺利。

萧绎只是萧衍的第七子,无论如何也是没有当皇帝的机会的。虽然说昭明太子萧统已经去世了,他的长子豫章王萧欢也早逝,但萧欢的长子萧栋的呼声也在萧绎之上。而皇太子萧纲更是萧衍亲自立的,在法定程序上最有继承权。在他的兄弟之中,萧衍第六子萧纶也是勤王的重要统帅之一,以顺序而论也比萧绎更具有继承权的优势。所以萧绎要当皇帝,必须要将上述的阻碍一一拔除。所以对萧绎而言,快速剿灭侯景平定乱局对他没什么好处,反而借侯景之手杀死皇位的竞争者才是他最想要看到的。

正是由于这种争夺皇权的考虑,萧绎才在剿灭侯景的战争中阳奉阴违,让军队出工不出力,致使侯景坐大,建康陷入了乱战之中。这种乱战不仅仅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使得建康的萧氏宗族、门阀士族损失惨重。后来王僧辩攻破建康,又进行了一轮迫害和屠杀,这让建康成了人间地狱。

也正是因为如此,建康的萧氏宗族、门阀士族、官员军队、庶民百姓都是比较仇恨萧绎的。他们虽然没有力量反抗萧绎的统治,但也会让萧绎害怕重返建康后受到安全上的威胁。而江陵是萧绎的封地,也是起兵之地,从安全和民心上更有保障,所以在他看来江陵比建康更适合建立南梁朝廷。

从当时的军事环境来看,江陵比起建康也更有利于萧绎军队在未来的军事行动。建康虽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六朝古都,但在军事环境上是比较差的。除了长江天险和江南的财富以外,军事上没有太多的优势。尤其是它处于长江的下游,对于顺江而下的攻击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使它直接站在了战争的第一线。虽然城防军队可以依托长江地利进行防御,但在总体战争形势上是处于劣势的。尤其是建康被侯景之乱严重破坏,作为后勤基地的三吴之地被连根拔起的态势下,建康是绝不可能守住由长江上游发起的进攻的。

与建康相反,江陵所在的荆州却没有在侯景之乱中受到太大的伤害。他既有长江中上游的地理优势,又处于中国古代第二大粮食主产区,可以说是兵精粮足。侯景十万大军逆流而上攻打江陵数次,都被萧绎手下的王僧辩、陈霸先等人击败。这其中虽然有着军队统帅指挥的因素,但荆州军的精锐是不可或缺的。在建康已经破烂不堪的情况下,固守荆州是萧绎的最佳选择,也是在南梁乱局中占据优势的第一选择。可以说对比江陵和建康两座大城在当时政治军事格局中的状态,选择江陵作为重建南梁朝廷之地是没有问题的。

实际上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南梁的乱局并没有终止,而是进入了新的状态。由于萧纲被侯景处死,侯景先拥立萧统的孙子萧栋为皇帝,后又将其废除囚禁,所以萧氏宗族中继承权出现混乱,皇位之争愈演愈烈。王僧辩攻破建康后,萧绎派心腹朱买臣处死了萧栋兄弟三人,使得皇位之争陷入一片混乱。萧绎的弟弟萧纪在益州称帝,逃到西魏的萧统之子萧詧也在宇文泰支持下南归,南梁陷入了新一轮的皇位之争中。萧绎虽然在诸王之中实力最强,但在经过平定侯景之乱的损耗后也需要休整,所以根本来不及回都建康。

从军事发展来看,无论是益州的萧纪,还是西魏的萧詧,都处于长江上游,对于江陵是具备一定地理优势的。萧绎从江陵出发攻打,还能勉强能应付,可如果迁都到建康,对方的优势就更大了,等于是白白把荆州的有利地势扔给了对方。在这种局势下,萧绎自然要分轻重缓急,建康的政治意义再重要,也比不上江陵在军事上的巨大作用。因此萧绎在政治和军事上权衡利弊,选择江陵作为南梁陪都,并在此重建南梁朝廷是有过深思熟虑的。虽然此人人品极为卑劣,但不得不说在政治和军事上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但是萧绎与宗族兄弟争夺皇位掀起的内乱让南梁大伤元气,尤其是在平定了益州萧纪之后,更是使得南梁国力陷入了最低点。在此境况下面临引狼入室的萧詧及其带来的西魏军队,疲惫至极的南梁军队难以抵抗,最终江陵城破,萧绎以败亡而告终。从这个角度看,萧绎虽然在军事上做了最佳的选择,但在政治上却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他的称帝登基看似胜利了,其实却让南梁一步步的走向深渊,国家的失败也成了他最大的失败。由此看来,当政治上陷入最大失败的时候,以图在军事上挽回便成了极大的奢望。

标签: 历史古代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周天子掌握的军队远超于诸侯国 周天子最后为何没有做强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周天子,军队

    对周天子和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大军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原因是什么?周天子在最初是掌握着整个国家最为精锐的部队的,曾经的周天子掌握的部队要远远碾压各个诸侯国,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掌握的大军战斗力极具下降,最终被周边的诸侯做大做

  • 战国时期诸侯国都能壮大 周天子为何没有招兵买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周天子,战国

    对周天子和战国时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周天子为何不招兵买马,效仿其他诸侯国壮大自己?周天子在春秋时期都做不到的事,到了战国时期就更不可能做到了。周天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悲哀就在于明明是天下共主,偏偏不能行使天下共主的权力,他唯一的权力大约就是在各种授权书上签下“同

  • 北宋联金灭辽后 北宋为什么还被金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北宋,金国

    对北宋和金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联金灭辽的北宋为什么会被金国所灭?北宋在建国之初就与辽国势同水火,征战不断。辽国比北宋早建国50多年,也早于北宋两年灭国,是被后起之秀金国和北宋联手所灭,准确的说是被金国所灭,因为北宋唯一的一次出战还是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这次出战败于奄奄

  • 北宋初期军队战斗力那么强 军队是怎么一步步变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北宋,军队

    对北宋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初期大军战斗极为强横,为何到末期是大军变得如此羸弱?北宋初建之时,除了北方辽国之外,其大军横扫天下、堪称无敌,然而到了北宋中后期,曾经强悍的宋军却变得羸弱不堪,那么宋军是如何一步步变弱的呢?其实制度才是根本,贯穿两宋的宋代兵制,才是宋代

  • 李世民将薛仁贵调入玄武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将薛仁贵调入玄武门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从史料上看,薛仁贵的崛起是非常具有偶然性的。他在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驻跸山大战中让李世民见识了他的武勇,于是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如果只是孤立的看这个战役,大家都觉得这是薛仁贵应该得

  • 元恪为什么会纵容高肇诛杀宗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元恪为什么会纵容高肇诛杀宗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说北魏的灭亡是从六镇起义开始的,那北魏的衰弱便是从宣武帝元恪开始的。正是由于宣武帝重用国舅高肇,纵容其把持朝政,诛杀宗王,才拉开了北魏门阀士族内斗的序幕,激化了朝廷和六镇的矛盾,导致国家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对于高肇利用

  • 大臣对侯景叛乱示警,萧衍为什么还姑息纵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大臣对侯景叛乱示警,萧衍为什么还姑息纵容?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侯景先叛魏后叛梁,对南北朝三国的局势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也使得南朝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了下坡路。侯景的叛乱对东魏造成的损害还能够勉强承受,但对南梁的损害却是近似于灭国的。侯景的叛乱将整个南梁的门阀士族和朝廷军队卷

  • 宋朝为什么分为南宋和北宋 宋朝为何没有分东宋和西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宋朝,南宋

    宋代的时候,为什么分南宋、北宋,不分东宋和西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北宋、南宋只是后世史家为了断代方便而人为认定的一种说法,在两个王朝存在期间是没有这种区分的。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在它们存在时都叫宋!宋高宗赵构之所以沿用宋这个国号,为的就是

  • 曹操建立铜雀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操修了工程量巨大的铜雀台,这是事实。但曹操确实又很节俭的,这也是事实,这一点史书有记载。在日常生活中,曹操不喜欢穿官服和正装,喜欢穿便装,平时在身上戴个小香囊,里面装着手巾等随身细物,史书上说他还亲自设计了一种叫“帢帽”的帽子,目的是“合于简易随时”,图的是节俭和方便。曹操还禁止厚葬之风,平定冀州

  • 冯太后为什么非要致拓跋弘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北魏

    冯太后为什么非要致拓跋弘于死地?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拓跋弘死北魏死得最为蹊跷的皇帝,至今仍旧是历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对于拓跋弘的死法各种史书上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被冯太后派人毒杀的,也有的说是被逼自杀的,还有的说是被诱入宫中囚禁后秘密处死的。这样的说法子啊当时流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