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庆之为什么拒绝杀元顥占据洛阳?

陈庆之为什么拒绝杀元顥占据洛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30 更新时间:2023/12/26 13:39:50

陈庆之为什么拒绝杀元顥占据洛阳?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南北朝时代是战乱频出时代,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南梁名将陈庆之北伐北魏的战役便是其中之一,此战以少胜多,打得酣畅伶俐,被前辈称赞为“千载之下,令人向往”。陈庆之也因此战成为南梁第一名将,甚至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奇将。此战中他率领仅仅七千的南梁军队北伐北魏,先后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攻破北魏数十万军队,在洛阳拥立北魏宗室元顥称帝,可以说是所向无敌。在陈庆之攻占洛阳后,副将马佛念曾劝他杀元顥占据洛阳,却被他所拒绝,这让很多他的粉丝感到不解。

对于陈庆之为何拒绝杀掉元顥占据洛阳,放弃在洛阳割据自立的机会,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从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看,陈庆之做出这种决策是有着多方面的考虑。这其中基因他本身所处政治地位和军队战斗力的原因,也与当时南北朝对立的大局势有关。

陈庆之北伐北魏实际上是一场非常偶然的战争,并不是南梁做好准备的北伐战争,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投入非常少。从现有的历史资料看,南梁方面只投入了陈庆之及其麾下的七千白袍军,中央禁军的主力并没有越过南梁和北魏的边境,所以在这场战争中陈庆之实际上是处于孤军深入的不利地位。

当时北魏发生以六镇起义为首的大规模叛乱,尔朱荣率领麾下军队围剿叛军,并在战争中逐渐崛起。在北魏朝廷内部胡太后与孝明帝元诩争权,于是元诩秘密调尔朱荣入京争夺皇权。可是尔朱荣还没进京,元诩就被胡太后毒杀,这迫使尔朱荣一怒之下率军杀入洛阳,处死了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然后尔朱荣拥立元子攸称帝,并发动河阴之变屠杀北魏朝廷的王公大臣。于是在洛阳之外的北魏宗室纷纷南逃避难,其中就有汝南王元悦、临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颢。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以自己的心腹重组北魏朝廷,北魏宗室们也纷纷回归洛阳。

但是逃到南梁的元顥没有随其他宗室北归,而是直接投像了梁武帝萧衍。于是萧衍封元顥为魏王,派陈庆之率领七千白袍军护送他回归洛阳。然后元顥在涣水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在陈庆之护送元顥北上的过程中,引起了北魏朝廷的激烈反应,他们派出了精锐的军队阻挡元顥接近洛阳。于是陈庆之便以七千白袍军一路北伐,直接杀向了洛阳。这一路战争从铚县出发,陈庆之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连拔荥阳、虎牢两大重兵集结之地,长驱直入北魏首都洛阳,杀得数十万北魏军队不断崩溃。

当时北魏权臣尔朱荣率领自己的大军在三齐之地平定邢杲叛乱,孝庄帝元子攸被陈庆之的犀利吓破了胆,只能仓皇逃出洛阳,撤军到长子避难。于是元顥顺利进入洛阳,由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官迎接入宫。元顥登上帝位后便封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接着打量的北魏溃兵向着洛阳集结,投靠到元顥的新政权麾下,于是元顥也有了几十万大军。这些大军胡汉混杂,贪婪腐败,而元顥也沉迷于大胜之中,日日歌舞享乐,不理政务。在这种情况下,陈庆之的副将马佛念便提出杀元顥占据洛阳自立的建议。

从历史背景来看,陈庆之当时拒绝这种建议,是非常合理的,也是综合各方形势的判断。而马佛念提出这个建议,实际上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对战争形势盲目乐观的结果。从战场形势看,虽然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杀得中原魏军人仰马翻,但并没有伤筋动骨,魏军的有生力量还在。实际上魏军在大多数战争中表现出的是一触即溃的惨败,却并没有死多少人。从战争治资源和军队数量,北魏方面还是有着绝对优势的。很多北魏军队投靠元顥,是因为元顥作为北魏宗室的身份。如果陈庆之杀了元顥占据洛阳,必然被北魏各军群起而攻之。

虽然说北魏军的单位战斗力远不如陈庆之的白袍军,可关键是人家人多啊。以七千人和数十万军队打消耗战,就算每一场都打赢了,那消耗也是不可估量的。这种战争打下去,不败也败了。更何况洛阳虽然为坚城,但地理位置不是特别适合防守,陈庆之只有七千人,也不足以防守洛阳。陈庆之打仗是充分利用七千精锐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如果困守洛阳,早晚有被耗死的一天。而且陈庆之的军队都是南朝人,作为客军在北方没有根基。广泛得罪了北方人,容易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很可能没有立足之地。

所以从军事上看,杀元顥占据洛阳是不可行的,更不好说在这里割据自立了。从政治上看,陈庆之当时也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他当时同时受到了元顥和萧衍两位皇帝的猜忌,这使得他不得不谨慎决策。进入洛阳后虽然元顥给陈庆之加官晋爵,却拒绝了给白袍军补给和增援的要求。他还写信给梁武帝萧衍,提出南朝军队北上增援回引发北方人的集体反抗,请求南朝军队停止北上。萧衍还真听了元顥的话,让南朝军队止步国境线上,使得陈庆之等待的援兵没了下文。此时虽然陈庆之在两国地位极高,但实际上已成为两个皇帝猜忌的对象。

对元顥而言,陈庆之的南朝军队是巨大的威胁,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还是政治上的。只要有陈庆之在的一天,就提醒着元顥是萧衍册封的南梁魏王,他向萧衍称臣的事情。这个事情一旦公开,元顥在政治上就失去了称帝的合法性,会收到北魏朝廷和宗室的广泛质疑。而元顥也不希望自己成为萧衍的傀儡,所以必须赶走陈庆之。但他有不希望陈庆之回撤到魏梁边境,因为那样陈庆之可能带着边境的南梁军队北上,这就成为更大的威胁。所以他既不给陈庆之增兵,又不允许他回撤徐州,而是想要陈庆之和尔朱荣打个两败俱伤。

对于萧衍而言,陈庆之攻破洛阳,他最担心的便是他在洛阳自立称帝。以陈庆之的军事能力,加上北魏庞大的国家资源,这将会对南梁形成极大的威胁。萧衍让北上的梁军止步于边境,看似听了元顥的话,实际上是猜忌陈庆之的表现。他怕这些军队北上后反而被陈庆之掌握,成为千里送人头的礼物。陈庆之手里只有七千军队,而且在北上过程中有了损失。这点军队是不足以造反的,反而能够充分的牵制元顥。萧衍的目的就是要让陈庆之和元顥互相掣肘,把这两人当成他在北魏的提线木偶,左右北魏的国家形势。

陈庆之正是因为看清楚了政治上处于这种不利的境地,他才拒绝了马佛念提出的割据洛阳的建议。这个建议看似诱人,实际上是个巨大的火坑。在面临尔朱荣数十万大军的反扑之时,再去搞这种内斗的事情,全军覆灭就指日可待了。而且这种事情一干,不但失信于南北两个朝廷,还断绝了返回南朝的道路。

陈庆之当时是非常理智的,是从军事和政治多个层面出发的考虑,而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给自己留了很充分的退路,所以在被尔朱荣数十万大军围攻,再遭遇山洪暴发而失败后,才能够全身而退回到南梁。如果他听了马佛念的话,恐怕只有埋骨洛阳一条死路了。

标签: 历史古代南北朝

更多文章

  • 高欢脱离尔朱集团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高欢脱离尔朱集团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刺杀尔朱荣后,北魏并没有如愿的恢复到皇权执政的状态,反而陷入举国大乱之中。在这一轮乱战中不但元子攸被杀,就连控制朝廷的尔朱集团也在战争中覆灭,北魏也被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魏国。作为这场乱战的胜利者,高欢不但是

  • 高乾劝高欢称帝,高欢为什么不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高乾劝高欢称帝,高欢为什么不接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欢是北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权臣,他不仅在覆灭尔朱军事集团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对东西魏的分裂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是北齐皇室的奠基人。可以说在北魏末年和东魏时代,高欢是北方军阀中最为顶级的存在,也是有

  •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侯景之乱几乎摧毁了整个南梁,而平定这场乱局的湘东王萧绎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骂名。正是由于他拥兵自重且都留不前,才纵容侯景对国家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害。在这场乱局之中,他以勤王的名义起兵,却不是为了营救被困建康的萧衍和萧纲,

  • 周天子掌握的军队远超于诸侯国 周天子最后为何没有做强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周天子,军队

    对周天子和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大军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原因是什么?周天子在最初是掌握着整个国家最为精锐的部队的,曾经的周天子掌握的部队要远远碾压各个诸侯国,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掌握的大军战斗力极具下降,最终被周边的诸侯做大做

  • 战国时期诸侯国都能壮大 周天子为何没有招兵买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周天子,战国

    对周天子和战国时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周天子为何不招兵买马,效仿其他诸侯国壮大自己?周天子在春秋时期都做不到的事,到了战国时期就更不可能做到了。周天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悲哀就在于明明是天下共主,偏偏不能行使天下共主的权力,他唯一的权力大约就是在各种授权书上签下“同

  • 北宋联金灭辽后 北宋为什么还被金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北宋,金国

    对北宋和金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联金灭辽的北宋为什么会被金国所灭?北宋在建国之初就与辽国势同水火,征战不断。辽国比北宋早建国50多年,也早于北宋两年灭国,是被后起之秀金国和北宋联手所灭,准确的说是被金国所灭,因为北宋唯一的一次出战还是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这次出战败于奄奄

  • 北宋初期军队战斗力那么强 军队是怎么一步步变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北宋,军队

    对北宋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初期大军战斗极为强横,为何到末期是大军变得如此羸弱?北宋初建之时,除了北方辽国之外,其大军横扫天下、堪称无敌,然而到了北宋中后期,曾经强悍的宋军却变得羸弱不堪,那么宋军是如何一步步变弱的呢?其实制度才是根本,贯穿两宋的宋代兵制,才是宋代

  • 李世民将薛仁贵调入玄武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将薛仁贵调入玄武门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从史料上看,薛仁贵的崛起是非常具有偶然性的。他在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驻跸山大战中让李世民见识了他的武勇,于是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如果只是孤立的看这个战役,大家都觉得这是薛仁贵应该得

  • 元恪为什么会纵容高肇诛杀宗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元恪为什么会纵容高肇诛杀宗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说北魏的灭亡是从六镇起义开始的,那北魏的衰弱便是从宣武帝元恪开始的。正是由于宣武帝重用国舅高肇,纵容其把持朝政,诛杀宗王,才拉开了北魏门阀士族内斗的序幕,激化了朝廷和六镇的矛盾,导致国家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对于高肇利用

  • 大臣对侯景叛乱示警,萧衍为什么还姑息纵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大臣对侯景叛乱示警,萧衍为什么还姑息纵容?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侯景先叛魏后叛梁,对南北朝三国的局势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也使得南朝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了下坡路。侯景的叛乱对东魏造成的损害还能够勉强承受,但对南梁的损害却是近似于灭国的。侯景的叛乱将整个南梁的门阀士族和朝廷军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