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倾尽全国财力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朱棣倾尽全国财力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3/17 5:37:49

朱棣倾尽全国财力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永历十九年四月某一日的深夜,刚刚被定为都城不足数月的北京城风雨大作,雷声轰鸣,突然数道雷击接连轰向了北京皇宫方向,不久新修建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就因雷击起火,化为灰烬。

在那科学不发达,又极其迷信的封建时代,皇宫的大殿被雷击而毁,这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就是上天在告诫王朝的统治者,就是不满现如今的当朝皇帝。如此,当时的大明皇帝朱棣顿时就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他认为自己的执政已经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天怒人怨”,所以为了赶紧找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他向全国颁布诏书,希望能告诉他上天到底想告诫他什么?

此后,很快礼部主事萧仪就上奏于朱棣,他说都“三大殿遭受雷击是因为迁都的关系,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不但诸事不便,就连大明的龙脉也被落在了南京,这是大不敬的事情”,朱棣在看到这个奏章后,顿时震怒无比,迁都一事本就有很多人反对,现在居然有人把三大殿被雷击一事与迁都一事联系起来,这不就是说朱棣执意迁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吗?所以不久,萧仪就被朱棣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

但是萧仪虽被处死,可还是抵挡不住其他的一部分官员,尤其是言官,他们借三大殿雷击一事来反对朱棣的迁都,并希望朱棣将都城迁回南京。可是此时的朱棣却丝毫不接受那些言官的建议,即使是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三大殿被雷击是因为朱棣迁都的缘故,朱棣也丝毫不为所动,他依然是固执己见,不妥协半分。

那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朱棣宁愿背负着被上天惩罚的厄运,宁愿杀掉那些反对他迁都的忠臣,他也不愿意迁回南京,而是始终固执要将都城定在北京呢?

其实早在朱元璋立国之时,他就觉得南京始终不适合定位一个王朝的都城,因为南京处于江南,要想控制辽阔的北方似乎有些鞭长莫及。如此,洪武元年,朱元璋就曾经下过一道诏书:“江左开基,立四海水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就是当时朱元璋曾想过建立南、北两个都城,以南京为南都,开封为北都,以此来巩固明朝对于南北疆土的控制。

但是因当时明朝才刚开国,且刚从战乱中走过来,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所以此时不宜大动干戈,花费巨资去再建都城。于是,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始终未完成建立南、北两京的设想。而到了明惠帝时期,因惠帝着重于“削藩”,所以无暇他顾建新都一事。

直到朱棣登基后,建新都一事才被重新提上日程,而朱棣之所以会将新都一事提上日常,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朱棣在南方已失去“统治基础”。因“靖难”的缘故,朱棣在占领南京后,为了坐稳皇帝宝座,他对建文旧臣大开杀戒,诛杀了大量的前朝百官,而在当时支持建文的多数都为江南士族,也就是说朱棣诛杀了大量的江南士族中人。我们要知道,当时掌控南方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士族,如此朱棣这般大开杀戒,自然就得罪了整个江南,在江南朱棣自然也就待不下去了,也就是失去了统治的基础。

第二、北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刚才也说了,朱棣在南京的大开杀戒,已经是逐渐失去了南方士族的支持,如此他在南方自然是待不下去了,那南方不能待,他还能去哪里呢?显然处于北方要地,又是朱棣的老巢,北京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啦!朱棣21岁就在北京镇守一方,直到“靖难”夺得帝位后,朱棣在北京已经营了20余年的时间,北京早已被他打造的如铁桶一般,民心、军心皆向着他,在这里定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北京能支撑朱棣“镇压四夷”的雄心。朱棣自登基后就有“欲威制万方”、“君主华夷”、“控四夷创天下”的雄心,而若想完成这一雄心,则势必是不能带着南京这个偏安江南的地方,显然在当时只有北京能够完成朱棣的雄心。如《谏北幸》所言:“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本地所生,人马勇劲,亡辽虽小,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北,坐致宋币”,清初孙承泽也说“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可以说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只要控制住北京,再加上强大的军事力量,任何一个人都能掌控住北方,并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形成绝对的压制

,正所谓“内略中原,外控蒴漠”。

第四、迁都北京能强有力的压制北元。明初,明朝虽将元朝赶出中原,但是逃亡漠北的元朝依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顺帝北出渔阳,旋舆大漠,整复故都,不失旧物,元亡实未始亡耳。于时忽答一军驻云州,王保保一军驻沈儿塔,纳哈出一军驻金山,失喇罕一军驻西凉。引军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铠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明末纪事本末》),他们拥兵扼寒,养精蓄锐,时刻准备着再次南下,伺机光复元朝曾经的荣耀,可以说以他们的实力依然是拥有复辟的可能。

而到朱棣时期,虽然北元已分裂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但他们也仍然对明朝有着严重的威胁,且他们也时不时的会骚扰明朝的北方边界,所以说如果这个时候明朝还将都城设在南京,明朝将很难控制出北方之地,因此迁都北方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做法,这样既能控制北方之地,又能对北元形成强有力的压制,实在是一举两得之事。

可以说正是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才让朱棣始终固执己见的要迁都北京,即使是在被认为“天怒人怨”的时候,他也依然坚持要把都城设在北京的原因。总得说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自己的帝位,就是为了明朝的将来,就是为了雄霸四夷。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朱高炽登基后,为什么停了朱棣留下的在建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高炽登基后,为什么停了朱棣留下的在建工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如神"。明成祖朱棣本为燕王,奈何朱允炆执意削藩,致使他揭竿而起。一路从北京,打到了南京。这场靖难之役中,少不了他几位儿子的功劳。"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的儿

  • 嘉庆从和珅家中搜出了那么多的钱 和珅哪里来的生财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和珅为何那么有钱?来看看他的这些收入都是从哪些方面弄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去到北京,肯定都会去逛逛和珅的老家——恭王府,这座既有戏楼又有汉白玉整雕门,巨资打造的和珅后花园,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们——和珅曾经是鼎鼎有名的大贪官,他家中搜出的

  • 薛仁贵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薛仁贵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上有很多人经过小说,演义的加工,变得个性鲜明,伟大而又光鲜,但真正的历史却没有演义那虚假的面纱,那些看似很厉害的人往往都有很大的颠覆,薛仁贵无疑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说起薛仁贵,相信很多读者心中都是薛仁贵传奇里保剑锋的形象,李世民的应

  • 为了封王,韩信竟屡次在刘邦面前耍小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韩信,西汉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的确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帅才,自汉军反楚以来,他先是为刘邦献上了平

  • 项羽自刎后,他麾下的五位猛将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韩信,西汉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项羽麾下五虎将:龙且、英布、钟离眛、季布、虞子期。这个说法虽然

  • 朱高炽的庙号为什么可以定为“仁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高炽的庙号为什么可以定为“仁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应该说,朱高炽这个皇帝当得真的很幸运,如果他老爹朱棣再活一年,就要面对和朱元璋的一样的问题,是传孙还是传子的巨大政治问题。至于说朱高炽为何定庙号为“仁宗”。很大程度上是朱高炽对建文旧臣的“平反”。但此事如果深究的话,真的很平常,

  • 怀庆公主:生母是朱元璋宠妃,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怀庆公主:生母是朱元璋宠妃,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话不多说,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今天要说的,就是朱元璋第六女怀庆公主,她的生母是朱元璋宠妃,丈夫是朱棣卧底,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怀庆公主一家人,以及他们的结局。怀庆公主的生

  • 揭秘:明朝有几位是英明的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揭秘:明朝有几位是英明的皇帝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碍于明代少数皇帝的奇葩事实在太多,比如数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皇帝,自封大将军的正德皇帝,不做皇帝做木匠的天启皇帝,不爱美女爱奶妈的成化皇帝等。受这些皇帝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皇帝都不行,甚至还流传出“明代无”这样的荒诞之语

  • 朱元璋称帝后独宠马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称帝后独宠马皇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皇帝身边的爱妃与皇后都是非常漂亮的,毕竟大部分是经过全国上下甄选才选拔出来的,怎么可能不好看?但是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女人身居皇后之位,却长得很丑,而且还没裹脚。她便是马皇后,也就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马氏。马氏早年还是比较幸福

  • 刘邦反秦时已经40多岁了 刘邦为什么还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刘邦,秦朝

    还不了解:刘邦反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为什么他到48岁才开始有出息呢?刘邦的成功,最初只是源于生活所迫。按照《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仅仅用了七年实现了大统一,成为大汉朝的开国君主,换句话说就是,他前面的48年几乎是默默无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