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炽登基后,为什么停了朱棣留下的在建工程?

朱高炽登基后,为什么停了朱棣留下的在建工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1/1 6:51:08

朱高炽登基后,为什么停了朱棣留下的在建工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如神"。明成祖朱棣本为燕王,奈何朱允炆执意削藩,致使他揭竿而起。一路从北京,打到了南京。

这场靖难之役中,少不了他几位儿子的功劳。"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的儿子们有的勇武善战,有的运筹帷幄,很快夺得了大明江山。

因为并不是一出生就在皇家,所以这几位的父子关系,少了些拘谨,而又多了些平常百姓的亲近。今天要说的是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

(一)、君子报仁义,无惧天地倾

作为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并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运动基因。他体态臃肿,走路也不灵便。在父亲面前,远远不如二弟朱高煦受宠。不过他待人和善,总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天生忧国忧民,有那股能当大任的君王气质。

1. 父子同心立社稷,永乐盛世创辉煌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至今人们提到朱棣之时,心中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他在任时,励精图治,展现出了不凡的气魄。当时派遣郑和下西洋,四海之内皆知大明国威。

很多的东南亚国家纷纷进献奇珍异宝,只求能到南京一睹圣容。那个时候,万国来朝,大家就像朝圣一样,不远万里的来参见大明皇帝。

而面对北元屡次袭扰边境,朱棣数度率大军远赴草原征伐,将其打的溃不成军,让边疆的明朝百姓充满了自豪感与安全感。

"明成祖既北定鞑靼,耀兵于乌梁海以西,西辟乌斯藏,以法号羁縻其酋,南戡越南,夷为郡县"。他甚至还将整个越南,划入了自己的版图。

此外,他还修订了《永乐大典》,这本集百家之言的大成著作,让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那时候的中国,可谓是名盛一时,用梁超的话来说就是"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不过,在这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2. 以仁为本,万事为民着想

朱棣在位时,名利双收,出尽了风头。但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他在前线领兵作战,而朝政一直由太子朱高炽主掌。

他屡次反对父亲,认为不应该那么着急的去建功立业,应当与民休息。为此,他还屡次陷入废储危机,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要知道,纵观整个历史,能得仁字的君王寥寥无几,排在他前边的也只有宋仁宗赵祯

朱高炽,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才能当此庙号。他虽然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不过却当了很长时间的家,只要朱棣不在,那朝政都得由他处理。

仁宗知道国库还剩几多银两,他也清楚,若是常年的入不敷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朱棣在世时,他没办法阻止,可等到自己上任,就能够大展拳脚。

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形容父子二人就是"朱棣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个好人;朱高炽是个好皇帝,也是个好人"。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化解掉父亲遗留下来的危机?又是怎样成为了仁宣之治的开创者?

(二)、修养生息保家国,不求虚名只务实

朱棣在位期间,乾纲独断,主持了很多浩繁的工程。可不论是打仗,还是修建都城亦或者是其他,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银两。

朱棣倒是很高兴自己开创的局面,可底层的百姓却受尽了苦头。不论哪项开支,都是取之于民,但是鲜有用之于民者。

1. 躬耕政务深知弊,丞需改革挽狂澜

张养浩曾经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论是哪个盛世,受苦受难的永远是最底层的人。

现在大家夸赞朱棣,无非是他开创了伟大的功绩,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繁华的背后,有多少人为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犹未可知。朱棣他只需要想着如何如何青史留名就够了,可朱高炽知道,国家究竟有多么疲敝。

"太宗南征北伐,接连兴兵,辎重物资,耗费巨款。而江北困于营造,江南顿于转输。丁男疲于力役,妇女困于耕耘。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作为当家人的朱高炽,早就知道了国计民生苦不堪言。

同时,朱棣早年间一直实行高压政策,严厉的打击与建文帝相关之人;其次,明朝的版图虽然盛极一时,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来维护在当地的统治。

当时征服安南,就是很好的例子。那里每年都有起义,征收的税负还不如投入的多。

朱棣在位时,攻打北元,南征越南,同时派遣郑和下西洋,又营造都城北京,这些都让整个国家沉重不堪。

2. 重心逐步转移至内部

当了那么多年当家人的朱高炽,在登基上位的那一刻,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经营国家。他急忙停止了朱棣留下的在建工程,如此一来,国家的开支能够大幅度减少。同时,又让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

朱高炽知道,这不过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下西洋有两个意思,首先是为了寻找朱允炆,这么多年过去了此人还能有什么威胁;其次,则是弘扬大明国威,可人家都知道你了又能如何。万国使节齐聚大明首都,要斥巨资招待他们。

虽然他们也会进贡什么奇珍异宝,可是回赠于他们的,远远要比拿来的多。在朱高炽看来,这种行为无异于是打肿脸充胖子。

下了那么多次西洋,该知道大明的早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也不会因为再下几次,就会对大明慑服,主动请求纳土。

可见,朱高炽是一个极其务实之人。当朝野上的人们都在称赞永乐盛世之时,只有他能够设身处地的为民着想。

他不要求什么面子,只需要自己过得好即可。倘若没有明仁宗,明朝很可能会重蹈秦朝覆辙。

秦始皇也是穷兵黩武,而又不注重内在的发展,所以才发生了民变四起的现象。

历史上这样为民着想的帝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他们本能的认为,天下人都是自己的奴隶。可以胡作非为,完全不用在乎他们的死活。

(三)、十月换天颜,大明继扬帆

朱高炽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君,他学着舜的模样,推行开明的政治。此人怀揣着仁爱和道义,并为此孜孜不倦的努力。

在对待官员方面,他纳谏如流,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大发雷霆,若当真是自己不对,还会主动和他们道歉。这个举动,是非常难得的。

1. 打天下者永乐,治天下者洪熙

事实证明,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这个决定十分正确。若是朱高煦等人上位,那么他们还会继承父皇的遗志,以开疆拓土为己任,而不顾内政交困。他虽然只在位了十个月,不过留下来的遗产,那是十分宝贵的。

当初朱棣得位不正,对于文人官僚们十分不信任。而朱高炽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只凭借他自己的力量,是完全无法扶大厦之将倾。他让三杨入阁,主持朝政,同时对于朱棣为文官们炮制的那些冤狱,也都一一的进行平反。

甚至,很多建文帝时期的老臣,也都能够在仁宗朝再度为官。他的气量,并非常人能比。在"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

对百姓上,他再度展现出了仁义的一面。原先为了建造宫殿,皇家是可以无偿的从农民手中征收木材,金银器皿的,而朱高炽对此深恶痛绝,当即废止。

他又想方设法的为百姓们减免税收,想让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以抚平太宗朝长期战乱而带给他们的创伤。

2. 父死子继,开创仁宣之治

因为只在位了十个月,所以他的历史存在感并不是很高。不过其儿子朱瞻基,完美的继承了父亲身上的优点。他虽然很是仰慕爷爷,不过常年待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把那套仁义治国的理念,学的淋漓尽致。

他在父亲的基础上,又开始不断的发展农业,给农民很高的补贴。同时,三杨也继续受到重用,他们为宣宗出谋划策,多有建树。

在惩治贪官污吏上,朱瞻基比父亲要更加彻底。他学着太祖皇帝,制定了很多的严刑峻法,以防贪赃枉法者出现。

为了节省开支,他还放弃了对西域的管辖权。那里并非是明朝的基本盘所在,仁宣盛世是可以与西汉的文景之治还有初唐的贞观之治相提并论的。

"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可令这父子二人没想到的是,英宗朱祁镇过度仰慕太宗皇帝,决议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惨遭俘虏,导致北京险些丢失。

结语:

那些万国来朝如何如何,不过是说说好听而已。使节和国王们来了,大明皇帝脸上就有光。朱棣远远不如朱高炽更加的务实,他只知道开疆扩土,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财政还能不能够支撑他的这份宏图大志。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嘉庆从和珅家中搜出了那么多的钱 和珅哪里来的生财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和珅为何那么有钱?来看看他的这些收入都是从哪些方面弄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去到北京,肯定都会去逛逛和珅的老家——恭王府,这座既有戏楼又有汉白玉整雕门,巨资打造的和珅后花园,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们——和珅曾经是鼎鼎有名的大贪官,他家中搜出的

  • 薛仁贵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薛仁贵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上有很多人经过小说,演义的加工,变得个性鲜明,伟大而又光鲜,但真正的历史却没有演义那虚假的面纱,那些看似很厉害的人往往都有很大的颠覆,薛仁贵无疑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说起薛仁贵,相信很多读者心中都是薛仁贵传奇里保剑锋的形象,李世民的应

  • 为了封王,韩信竟屡次在刘邦面前耍小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韩信,西汉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的确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帅才,自汉军反楚以来,他先是为刘邦献上了平

  • 项羽自刎后,他麾下的五位猛将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韩信,西汉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项羽麾下五虎将:龙且、英布、钟离眛、季布、虞子期。这个说法虽然

  • 朱高炽的庙号为什么可以定为“仁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高炽的庙号为什么可以定为“仁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应该说,朱高炽这个皇帝当得真的很幸运,如果他老爹朱棣再活一年,就要面对和朱元璋的一样的问题,是传孙还是传子的巨大政治问题。至于说朱高炽为何定庙号为“仁宗”。很大程度上是朱高炽对建文旧臣的“平反”。但此事如果深究的话,真的很平常,

  • 怀庆公主:生母是朱元璋宠妃,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怀庆公主:生母是朱元璋宠妃,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话不多说,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今天要说的,就是朱元璋第六女怀庆公主,她的生母是朱元璋宠妃,丈夫是朱棣卧底,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怀庆公主一家人,以及他们的结局。怀庆公主的生

  • 揭秘:明朝有几位是英明的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揭秘:明朝有几位是英明的皇帝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碍于明代少数皇帝的奇葩事实在太多,比如数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皇帝,自封大将军的正德皇帝,不做皇帝做木匠的天启皇帝,不爱美女爱奶妈的成化皇帝等。受这些皇帝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皇帝都不行,甚至还流传出“明代无”这样的荒诞之语

  • 朱元璋称帝后独宠马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称帝后独宠马皇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皇帝身边的爱妃与皇后都是非常漂亮的,毕竟大部分是经过全国上下甄选才选拔出来的,怎么可能不好看?但是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女人身居皇后之位,却长得很丑,而且还没裹脚。她便是马皇后,也就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马氏。马氏早年还是比较幸福

  • 刘邦反秦时已经40多岁了 刘邦为什么还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刘邦,秦朝

    还不了解:刘邦反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为什么他到48岁才开始有出息呢?刘邦的成功,最初只是源于生活所迫。按照《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仅仅用了七年实现了大统一,成为大汉朝的开国君主,换句话说就是,他前面的48年几乎是默默无闻的。

  • 亡国后痛哭到吐血的明朝大将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亡国后痛哭到吐血的明朝大将是哪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644年,大明王朝迎来自己最后一个年头,国家上下都弥漫着一股灭亡的气息,国家的混乱已经到了一个顶点,全国上下爆发的农民起义已经不可阻挡,起义军逐渐向着北京城打来。大明有心阻挡,却被北方的清朝牵制兵力,风雨欲来。在明朝最后的几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