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子婴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史籍中是怎么记载的?

秦王子婴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史籍中是怎么记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4/2/15 11:03:00

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王子婴究竟是谁?

仅文献记载,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照这种说法,“兄子”指的是兄弟的儿子,也就是说,子婴应该是秦二世胡亥哥哥的儿子,也就是秦二世的侄子,秦始皇的孙子

东汉班固在《汉书·高帝纪》中也采信了这种说法。

后世因为这种说法最为流行,又进一步推断,子婴应该就是公子扶苏之子。

然而,仔细推敲的话,“子婴乃扶苏之子”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

第一,如果子婴是胡亥的侄子,扶苏的儿子,那他的年龄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记载的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诛杀赵高这一历史细节,就对不上了。

秦始皇只活了五十岁,照秦始皇十六七岁就生了扶苏,扶苏十六七岁就生了子婴,那么当秦始皇驾崩时,子婴最多不过十八岁,有可能只有十六七岁。秦二世胡亥只当了三年的皇帝,那么子婴继位为秦王时,顶多也就二十出头。

这么算问题就来了,二十出头的子婴,儿子能有几岁呢?顶多五六岁,有可能只有三四岁。三四岁的孩子怎可能与父亲一起商量如何诛杀赵高。

第二,扶苏曾是胡亥窃夺皇帝位的最大威胁,没得到扶苏自杀的消息前,胡亥、赵高甚至不敢公布秦始皇的死讯。如此忌惮扶苏,胡亥怎可能放过扶苏的儿子,加之赵高的阴险狠毒,这一对狼狈君臣肯定是要斩草除根的。

所以说,子婴是扶苏之子,可能性不大。

第二种说法是《史记·李斯列传》中的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照这种说法,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从子婴在历史上的表现看,无论是与儿子商议诛杀赵高,还是敢于向胡亥进谏,这种说法都挺符合,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说通,那就是秦始皇有几个弟弟在历史上很明确。

秦始皇有几个弟弟呢?

一个是同父异母的弟弟,长安君成蟜,此人后来叛逃去了赵国;另两个是其母帝太后赵姬和面首嫪毐所生的私生子,秦王政九年,这俩私生子被嬴政下令扑杀了。

除此之外,秦始皇再无弟弟,所以说,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说法也很难站住脚。

第三种说法出自《史记·六国年表》的记载:“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一般认为,这里的“二世兄子婴”,应该断为“二世兄,子婴”,也就是说,子婴是胡亥的兄长,秦始皇的儿子。

这种说法最容易驳倒,原因很简单,秦二世继位后,在赵高的怂恿蛊惑下,秦始皇的儿子被杀戮殆尽。

胡亥屠戮兄长姐妹,这一点是得到了考古验证的。秦始皇陵封土东边大概一里远的地方,有十七座甲字形陪葬墓,其中八座已经进行考古发掘,墓主正是被胡亥屠戮的秦始皇的儿子、女儿。

所以说,在胡亥大肆屠戮兄长的情况下,秦始皇还有儿子能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子婴是秦始皇儿子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

子婴既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也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或者孙子,那他到底是谁呢?

有一种推断,黑哥认为是比较靠谱的,子婴是秦始皇的侄子,成蟜之子。

下面咱们就结合子婴的生平,讲一讲这种推断——

秦昭王四十二年,十七岁的赢异人到邯郸做人质。三年后,赢异人在邯郸结识吕不韦,随后娶了吕不韦府上的歌姬赵姬,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下长子嬴政。

嬴政出生不久,长平之战爆发,赵军大败,秦军围困邯郸。为躲避赵王擒杀,吕不韦花重金买通赵国官员,护送赢异人逃出邯郸,回到秦国都城咸阳,但因为逃离甚险,赵姬和嬴政没能同行,被滞留在了邯郸。

嬴异人回到咸阳后,很快另娶了韩国出身的韩夫人,并且生下了次子成蟜。

从时间上看,嬴政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成蟜,年龄应该相差三岁左右。

秦昭王五十六年,秦国和赵国和解,九岁的嬴政和母亲赵姬回到秦国,第二年也就是孝文王元年,赢异人被立为王太子。

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秦王便死掉了,嬴异人随后即位,是为庄襄王,立嬴政为王太子。

庄襄王在位的三年,秦宫中有两位太后,一位是代表楚系势力的华阳太后(庄襄王养母),一位是代表韩系势力的夏太后(庄襄王生母)。韩夫人以及成蟜依附夏太后,赵姬以及嬴政则亲近华阳太后。

庄襄王死后,十三岁的嬴政因为早已被立为王太子,继位未遇到波折,但弟弟成蟜以及暗自支持成蟜的韩系势力,对嬴政的王权始终构成了某种威胁。

秦王政五年,在夏太后韩系势力的运作下,成蟜出使韩国,兵不血刃,迫使韩国献出了百里土地与秦国,成蟜因此被封为长安君。

对于韩系势力的蠢蠢欲动,首先感到不满的便是帝太后赵姬。秦王政七年,夏太后去世,韩夫人和成蟜失去依靠,迅速沦为帝太后赵姬一派的打击对象。

秦王政八年,长安君成蟜领兵进攻赵国。种种迹象表面,这是帝太后一派精心布置的政治陷阱,大军行至屯留,成蟜在巨大的压力下受到蛊惑,叛秦降赵。

真实的历史与《大秦赋》演绎的不同,成蟜并没有被杀,而是叛逃到了赵国,并被授予封地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成蟜大概十八九岁,已经有了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尚在襁褓中的赢婴,也就是史书上所称的子婴。

成蟜叛乱的时候,嬴政还没有亲政,大权掌握在帝太后赵姬和祖母太后华阳夫人手中,子婴能活下来,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成蟜未死,此子可视为质子,二是华阳夫人不愿赵姬一派赶尽杀绝,出面保护了子婴。

嬴政对成蟜真实的态度究竟如何?

史书上无记载,但从他亲政后子婴安然无恙看,或许如《大秦赋》所演绎的那样,嬴政对这个弟弟充满了同情,并不想杀他。

说子婴是成蟜之子,秦二世即位后,子婴的年龄、言行以及他安然无恙的处境 ,也是强有力的佐证。

胡亥杀尽亲兄弟,不杀子婴,说明子婴对他不构成威胁,成蟜之子属宗室旁系他支,这一身份恰好符合。

胡亥听信赵高和李斯,准备诛杀蒙恬蒙毅时,子婴不仅站出来反对,而且将劝谏的话说得很重。子婴说,赵王迁诛杀良将李牧而起用颜聚为将,燕王喜私用荆轲之谋而背弃和秦之约,齐王建杀戮旧臣而用佞幸后胜,这些耳熟能详的事,皆是骤然变更人事,导致国家灭亡、主上身首异地的教训。蒙氏世代大臣,三世有功于秦,是国家的栋梁,主上刚刚即位就要无故诛杀,臣下窃以为不可。臣下有所耳闻,虑事轻易的人难以治理国政,一意孤行的人不可以辅佐主上。诛杀忠臣而重用无廉行节操的人,这是内使群臣陷于不信而外使将帅离心的事情,望陛下熟虑。

能说出这样的重话,敢说出这样的重话,子婴的年龄一定比胡亥大,而且在宗室一定享有威望。

这很符合子婴乃成蟜之子的身份,胡亥对他有几分敬重,又不会将他视为威胁,正因为如此,子婴的话,他可以不听,但也没有动怒,起杀心。

此外,这样的一个子婴也符合司马迁的记述。陈胜吴广起义,秦军在巨鹿大败,章邯投降项羽,刘邦逼近武关时,赵高趁机发动政变,在望夷宫逼杀胡亥,立子婴为秦王。

赵高之所以要立子婴,主要也是因为看重子婴宗室身份而轻视子婴的能量。但事实上,子婴并非无能之辈,这从他先前对胡亥的劝谏上能看出来,从他随后与两个儿子密议诛杀赵高上也能看出来。

只可惜,作为成蟜之子,作为秦即将覆灭时的草席王,子婴从没有获得真正的机会。

有一种看法,如果子婴少有君主之才,不那么孤立,能够得到中等程度的辅佐,山东地区虽然叛乱,但三秦之地仍然可以保全所有,大秦宗庙社稷未必会绝灭。

大家伙认同这种看法吗?

在黑哥看来,子婴投降刘邦,似乎少了些老秦人的血性,但说他是无能之辈,不如说他生不逢时,注定是大秦的殉葬人。

标签: 历史子婴秦朝

更多文章

  • 赵高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得到秦始皇的青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赵高,秦朝

    赵高,秦朝宰相、宦官,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到亡秦的赵高,千百年来世人的第一印象,这厮是阉宦的鼻祖。其实这种论调是自东汉以来历代史家的刻意丑化,意在声讨那些祸国乱政的阉患。如果深究的话,历史上真实的赵高,非但不

  • 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荒淫无道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隋朝,灭亡

    还不了解:隋朝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啥?真是由于隋炀帝荒淫无道吗?过去我们在谈及隋朝灭亡的原因时,总将它归结为是由于隋炀帝的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总而言之,就是隋炀帝的暴政造成的。比如他劳民伤财修建大运河、征高丽、下江南等等,随便哪一件都够老百姓们受的

  • 和珅的免死诏书怎么不起作用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和珅的免死诏书怎么不起作用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小编小时候看剧的时候,认为好人就是好人,反派就是反派,所以很是讨厌和珅。可是现在回过头来一看,和珅也没有那么令人讨厌,相反,除了贪污腐败、打击异己之外,和珅有不少的优点。乾隆皇帝很喜欢他,不仅仅把他当成得力的臣子,甚至还有点把他看成是

  • 和珅儿子是怎么报复嘉庆妹妹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和珅儿子是怎么报复嘉庆妹妹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和珅是谁?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不知道他是哪个朝代的,不知道他是干啥的,甚或可能不知道他的性别(当然这点就夸张了),但一定知道他是个大贪官!一个奸诈的小人!历史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千古流芳的伟人牛人,如关羽岳飞,有好也有坏,同样的,历史上还

  • 朱元璋是如何在龙湾之战中化险为夷,打败陈友谅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朱元璋,龙湾之战

    朱元璋与陈友谅龙湾战役,是指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应天府的龙湾镇一带(今江苏南京城郊)展开的战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改名应天以来,经过几年的攻守运筹,苦心经营,朱元璋渐渐有了一些王者的气象。但真正的残酷考验也正呈现

  • 刘邦在洛阳安顿下来后,为何又迁都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刘邦,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西汉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称帝十分仓促。灭掉项羽之后,刘邦几乎是第一时间即下达了一道急令:速备车驾,赶赴定陶。刘邦之所以急赴定陶,皆因此时的韩信手握十万雄

  • 赵姬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不过是各色男人手中的一粒棋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赵姬,秦国

    赵姬出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子楚的王后,秦始皇嬴政的生母,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太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姬在历史上首次亮相,就引来了后世的诸多猜测。异人被立为安国君的嫡嗣之后,吕不韦为庆祝政治公关成功,特意在家中宴请未来的秦王异人。酒酣耳热之后,歌舞表演开始,

  • 魏延为什么死后还要被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魏延为什么死后还要被灭三族?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魏延确实死得比较惨、也比较冤枉,但客观来说,站在皇权的角度,魏延实在谈不上是个忠臣,而且他的所作所为,如果刘禅真要追究到底,其实诛三族并不过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魏延悲惨的结局,归根结底还是他咎由自取。在诸葛亮去世之前,特意留下了这样一条

  • 如果魏延管理蜀汉,结局会更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如果魏延管理蜀汉,结局会更惨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事实上,如果让魏延接替了诸葛亮的职务,其结局会和众人想象的大不相同,不信你看刘禅说了什么!在许多人的看法中,魏延这个人军事能力超强,若他活着,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必定能够带领蜀汉北伐成功,问鼎中原!当年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

  •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魏延为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魏延为接班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那个时期出了非常多的有名气的将领,其中就有蜀国的名将关羽和赵云,东吴名将周瑜,以及曹魏名将许诸,张辽等,他们在三国前期的时候,都跟随着自己的主公一起打仗,立下了很多功劳。可是在三国的后期,很多的大将都已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