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的“关东四姓”到底是什么?

南北朝的“关东四姓”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21 更新时间:2024/1/27 16:21:20

南北朝的“关东四姓”到底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关东四姓”通常来说指的是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四个出身于关东地区的世家大族,其首次广为人知是因为北魏孝文帝在推行“分定姓族”政策之时,将四个贵族世家列为第一等,并获得与皇族通婚的资格。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关东四姓”再次成为朝野舆论的中心,乃是由于唐高宗朝,出身寒门的宰相李义府想与四姓联姻被拒,再加上这四姓连与李唐皇族联姻都持消极态度,故而高宗一怒之下发“禁婚诏”,对以“关东四姓”为核心的“七姓十家”的婚宴做出严格的限制来进行打击报复——“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昏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财之数,毋得受陪门财。”

显而易见,“关东四姓”对李唐皇族和以其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表示出极端鄙视的态度,原因何在?

第一个原因,“关东四姓”为代表的关东门阀世家,其超卓的地位和影响力乃是经过数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在他们心目中,新近崛起的关陇集团不过是一些暴发户而已。

以范阳卢氏为例,早在汉朝时便以儒学、礼学、书法等为家学名著于世,可谓家学渊源,在东汉时即有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曹魏时有司空卢毓,南北朝时期更是达到鼎盛,北魏太常丞卢靖有三子,分别为魏、齐、周三国帝师,其家族实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李唐皇室出身的陇西李氏,在汉朝和曹魏之时籍籍无名,等到在北魏时期强势崛起,却因家世不够显赫,没有在“分定姓族”之时被划入第一等——“驼李”的典故便是明证:后魏孝文帝定四姓,陇西李氏,大姓,恐不入,星夜乘鸣驼,倍程至洛。时四姓已定迄,故今谓之“驼李”焉。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提高家族的地位,在公元632年下令编撰全国有名的氏族谱系,即《贞观氏族志》,为了避免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负责编撰的官员全都是从寒门出身的选拔出来的,然而,等到最终的结果出炉之时,位列第一的依然是清河崔氏,李唐皇族不过名列第三!

与此同时,唐太宗最倚重的大臣当中,房玄龄魏征和李世绩都跟“关东四姓”建立了姻亲关系,而普天之下的士族,更是都以与“关东四姓”联姻为荣,远远超过想跟李唐皇室联姻的。

也就是说,天下士族都认可“关东四姓”才是真正的高贵门第,李唐皇族则是暴发户!

第二个原因,“关东四姓”实际上并不认可李唐皇族的汉人血统,甚至连其是否属于陇西李氏后裔都持怀疑态度。

关于李唐皇族血统的争论由来已久,由于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是确凿无疑的鲜卑人,其本身带有胡族血统是毋庸置疑的,而由李世民往上溯,李家三代都娶的是胡族女子为妻,整个李唐皇族自然不能算纯正的汉人。

然而,“关东四姓”的怀疑更进一步:李渊登基之后,自称其家族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但是李渊的家族墓地却是在河北赵州昭庆,原属于巨鹿郡,跟四姓处于同一个关东地区,为何他们这种在地方上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家族竟然会不知道?故而四姓有理由怀疑李唐是汉化的胡人后裔,而非单纯的胡汉融合。

要知道,“关东四姓”与北魏皇室通婚,基本上是以嫁女入宫为主,再加上绝大多数的家族联姻都是在四姓之内,在以男性血统上,自然以为更加纯正。

第三个原因,“关东四姓”多是读书人,引以为傲的是诗礼传家的儒者风范,而李唐皇室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则是完全的军事贵族,前者自然而然的看不起后者。

自儒家在西汉成为正统思想的代表之后,文官和文人普遍对军人具有精神上的优越感,“关东四姓”在混乱的朝代中依然能够累世为官,除了取得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之外,并且以他们保持了纯正的中原王朝传统文化而自傲。隋朝杨氏和唐朝李氏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全都是发迹于宇文泰建立的八柱国军制,是完全彻底的军事集团,没有任何文化的底蕴可言,自然难以入“关东四姓”的法眼。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原因,“关东四姓”原本都是东魏和北齐的子民,与李唐皇室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李唐皇室对“关东四姓”这种对地方的政治和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世家大族秉持怀疑的态度,不可避免的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压,后者则对征服者带有明显的抵触心理,于是乎,只能利用手中仅存的武器,家世与自尊来进行自保和反击。

综上所述,关东四姓看不起李唐皇族这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还是有其产生的充足理由的。

标签: 历史古代南北朝

更多文章

  • 登基第一天就杀了70员武将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登基第一天就杀了70员武将的皇帝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必定会是屠杀有功之臣,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功高盖主现象的发生。比较典型的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将开国大臣杀了个遍。然而与朱元璋相比,历史上有这

  • 为何说乾隆举行的千叟宴变成了夺命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为何说乾隆举行的千叟宴变成了夺命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话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即使是君权神授的帝王,也逃不过自然规律的回收。乾隆在85岁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不会永远做个皇帝,于是他准备退位了。但是在退位前,他自己就开始做了一系列的筹备工作,他自称十全皇帝,他不能在退位时栽了,他

  • 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什么最后却不得好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包拯,宋朝

    想知道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什么最后却不得好死吗?这个人就是才华横溢的公孙胜,结局是被推上虎头铡问斩,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他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既生瑜何生亮的才华比拼相比于包拯从一个清贫人家起仕,公孙策在那个时候可是不折不扣的名家子弟,父亲不仅是庐州府尹,自己小时候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

  • 能单枪匹马要来百里土地的成蟜,为何会叛秦降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成蟜,秦国

    成蟜,嬴姓赵氏,名成蟜,战国末年秦国公子,秦庄襄王少子,秦王政(秦始皇)之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秦始皇二十二岁亲政掌权之前的事情,史书上能找到的记载只有两条:一条是他童年时代有个朋友叫姬丹;另一条是他少年时代有个弟弟叫成蟜。遗憾的是,秦始皇童年少年时代仅有的友情、亲情

  • 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驾崩,是不是被胡亥毒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秦始皇,胡亥

    秦王政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二世胡亥是个残暴的昏君,这是历史定论,也有史实依据。沙丘之谋,年仅二十岁的胡亥伪造秦始皇遗诏,篡夺帝位,逼杀兄长扶苏;即位之后,他残忍诛杀了几十个兄弟姐妹,毫无亲情人性可言……因为这些,

  • 李斯著名的“老鼠哲学”,他从老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李斯,秦朝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协助秦始皇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类人需要警惕,能力越大,破坏力越强;有一类人需要自省,唯利而行,发迹于此,败亡亦于此。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在郡里做小吏,在司马迁的记述中,此人的发迹之悟是从两只老鼠那

  • 宋朝第一名妓李师师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朝第一名妓李师师有何过人之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谷雨一到,阴雨绵绵,不免得徒增悲伤之感。一恍惚就想起过去听雨提诗的文人墨客们的风流潇洒,想必身边一定有个擅长音律或舞蹈的美人相伴。说起这个历史长河中的美人,那是如过江之鲫一样,数不胜数各有千秋。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位曾与宋徽宗传出一段

  • 揭秘:杜甫是怎么逆袭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揭秘:杜甫是怎么逆袭成功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央央中国,赫赫文明,诗词文化更是中国艺术殿堂瑰丽的宝藏。谈及唐朝伟大的诗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以及“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的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二人诗歌成就极高,被后人称

  • 清代皇后为什么都不住坤宁宫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代皇后为什么都不住坤宁宫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代顺治、康熙皇帝的皇后是住在坤宁宫的。相应的,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住在乾清宫。后来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皇帝守孝期间,就住在养心殿。守孝期结束后,雍正皇帝也没有搬入乾清宫,而是继续居住在养心殿。于是,雍正之后的皇帝,也以养心殿为寝宫。皇

  • 清朝的衰败是不是从嘉庆皇帝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的衰败是不是从嘉庆皇帝开始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嘉庆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各种清朝电视机的男主角也基本不是他。可是实话实说,嘉庆帝还是算靠谱的,千万不能说大清朝是从他开始衰败的。准确的说法是:大清朝从嘉庆帝开始已经露出败绩了,不过令大清朝由胜到衰的可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