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襄公被嘲笑两千多年的原因是什么?

宋襄公被嘲笑两千多年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4/1/21 8:44:18

宋襄公被嘲笑两千多年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如果有人问,孔子姓什么,很多人也许会一愣,难道孔子不姓孔吗?

事实上,孔子还真的不姓孔,孔子姓子,但上学的时候,老师不是说过,子是对孔子的一种尊称吗?

子的确是尊称,但这个纯属巧合,孔子是正根的子姓,来历比周王室的姬姓还要牛,因为这是殷商的姓氏。

冷眼旁观者

当年周武王联合了一大帮小诸侯去攻打纣王,结果牧野之战,纣王被打败,小小的周族这下子来了个蛇吞象,高兴坏了。

对于实力一人很强大的殷商遗民,周人想了一个比较巧妙的办法来分化他们,在殷商的核心区域,派自己的人去那里做诸侯,这就是后来的卫国。

然后把殷商的宗室全部迁徙到宋这个地方,这就是后来的宋国,宋国的地位非常高,是周天子分封的公爵。

连鲁国这种至亲之国,都不是公爵,你就明白对宋国有多优待了,但之所以优待宋国,是把宋国当做是客人看待,也就没把你当做是自己人。

在宋国的周围,安排了一圈姬姓国看着宋国,而宋国也发展出了一套独一无二的防守技术,在春秋所有国家中,只有他有“司城”这个官职,而且大名鼎鼎的守城大师墨子就是出自于宋国。

明白了这层关系,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个时代,总是能看到编排各种宋国人的段子,像什么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墨守成规等等。

宋国也因为这种奇怪的关系,成了周朝历史的旁观者,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尽管过去了几百年,祖先的恩怨早就荡然无存,但这种记忆和传承,却一直在影响着宋国人,看了太多的治乱兴衰,宋国人比周人更有几分旁观者的思考。

抱大腿的小弟

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宋国,也只能是默默地发展,过了几百年之后,宋国人慢慢发现,这世道变了,自从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周天子的威望就一落千丈,不管什么样的诸侯,都敢跟天子怼上几句。

尤其是周天子还自降身段,和郑国搞起了交换人质的事情,这对于周天子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随着周天子的式微,慢慢地有些大诸侯开始吞并小诸侯的,而宋国作为一个四战之地,完全没有什么可凭借的,再加上身份有些特殊,因此被欺负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后来齐国崛起,刚开始也欺负宋国,后来宋国觉得齐国很仗义,于是就认了齐国做大哥,自从宋国做了齐国的小弟之后,就再也没人敢欺负宋国了,齐国主持的会盟,那宋国到的最准时,跟在大哥身边,小弟也觉的神气了不少。

宋国这个小弟,真的做得很用心,比如说宋国的国君死了,新君刚刚继位,齐国就要举行后来非常有名的葵丘会盟。

刚继位的宋襄公一听说要会盟,自己老爹的丧礼也不守了,赶紧跑了过去,对于小弟的这份忠心,老大齐桓公也是看在眼里的。

这次会盟确定了非常重要的春秋国际法五大原则,实实在在让齐国的声誉达到了顶峰,而在这次盟会上,宋襄公也有了一个别人没有的待遇。

齐桓公拉着宋襄公的手说,以后我这个太子就摆脱给你了,我死后你可一定要照顾好他,这像极了帮派里的大哥,在给自己最信任的小弟,交代一些自己的身后事,后来的事实证明,齐桓公没有看错人,他拜托的人非常靠谱。

膨胀的小弟

齐桓公在中国历史上那是鼎鼎大名,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时代第一任霸主,那功业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但如果拉近了看,齐桓公这个人,浑身都是确定,一辈子就做对了一件事,任用管仲为丞相,并且完全信任他。

管仲死后,齐桓公的各种小毛病就开始暴露出来了,关键这家伙非常好色,生的儿子比较作,生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安排,结果刚咽气,几个儿子们就开始打了起来,并且还把正根的太子给赶了出去。

太子想到了当年自己的父亲,曾经把自己拜托给宋

葵丘会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重新确立了宗法伦理制度,为了维护当年定下的规矩,宋襄公决定帮助太子回到齐国继位。

齐桓公也是够可怜的,生前是多么的荣光,死后却是凄惨无比,几个儿子争夺君位,居然都没给老爹下葬,最终齐桓公的尸体都生蛆了。

宋襄公看着这些蛆虫,陷入了沉思,当霸主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道义和礼法都不存在了,那奋斗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呢?

帮助太子登上君位之后,宋襄公有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感觉,大哥不在了,现在他这个小弟,要扛起大哥的旗帜,继续坚定不移的维护礼法制度。

宋襄公一直都是以高尚的道德来要求自己,当年还曾经主动让位给弟弟,这比齐桓公这个几个儿子强太多了。

但可惜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最终能发展出强大实力的国家,都有明显的地缘优势,但宋国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周边国家包围并监视着,有这种匡扶正义的心是好的,但宋襄公有点忘记自己实力到底如何了。

此心无悔守礼法

宋襄公这个人,对于周王制定的礼法,有着近乎痴迷的维护,他也想学着齐桓公那样会盟,这次约的还有楚国,出发前就有人提醒他要带上军队,但是宋襄公坚决不带部队,说诸侯会盟带着军队不和规范。

结果楚国人带着大军来了,直接就把宋襄公给囚禁了起来,幸好春秋时代的斗争,还没到战国时代的那种血腥,后来诸侯在薄地会见,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释放。

按理说,经过这次教训,宋襄公也该学会了什么叫丛林法则,也该学会了尔我诈,然而并没有,宋襄公的心里,依然是礼乐制度那一套,对周朝文化的忠诚,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代所有的诸侯。

结果所有人都知道了,在一次作战中,明知道自己兵力少,但坚持不愿意攻击正在渡河的楚国军队,因为这是周礼上的规定。

错失机会的宋襄公被打得打败,而且还受了重伤,一年之后就死掉了,如同宋国经常被人编排段子一样,宋襄公的做法,也是被人一直嘲笑了两千多年。

宋襄公真的迂腐吗,恐怕未必,就像孔子一样,他们都企图恢复社会秩序,重新确定原来的社会制度,为什么就没人嘲笑孔子呢?

在亲眼目的了齐桓公的死状之后,更加坚定了宋襄公的决心,一次战役的成败,根本就不算什么,如果没有稳固的宗法制度,每个人都在活在危机和焦虑之中。

在一个混乱的,道德失序的年代,你选择怎么活,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活,是当下很多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或许宋襄公是失败的,但是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内心活了一生,对内心理想的坚守,在混乱的年代里,最是难得,不忘初心说着只是四个字,但做起来却是千斤重。

标签: 历史古代春秋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李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李仁,唐朝

    李仁 (646年-708年7月5日),祖籍陇西成纪(陇西狄道),《旧唐书》言其本名“仁”,因武则天赞语而更名“千里”;墓志言其表字“仁”。唐朝宗室、将领。唐太宗李世民之孙,吴王李恪之嫡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前半生因父亲获罪流放岭南,颇多坎坷。后在武后、中宗两朝,历宦多任

  • 朱棣是一个好皇子吗 朱元璋为何会留下手握重兵的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朱元璋,藩王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藩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为何留下手握重兵藩王,朱棣是好皇子吗?我们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啊,不是好士兵,那不想当皇帝的皇子是不是好皇子呢?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他是一个好皇帝,但他是不是好皇子呢?他是想造反还是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啊?据说有一次朱元璋

  • 历史上的苏轼为什么仕途非常不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历史上的苏轼为什么仕途非常不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如果说到伟大的文学家,你可能会想到很多人,但是如果说到文豪两个字,则基本上就是说苏东坡无疑了。苏东坡的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一个快乐的人,文章诗词都写得充满了豪迈之情,提到文学水平他不敢说第一,但论起来豪气,恐怕也就只有李白能和

  • 朱棣庙号不是明太宗吗 最后为什么会是明成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朱棣,明朝

    还不了解:朱棣庙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成祖朱棣,庙号应该是明太宗,为何成了明成祖?在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是采取了一大堆的策略,这才渐渐收拢了权力。可他为了保护中央,在地方分封了大量的藩王,这些藩王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中央的安全。毕竟宗室内斗,也是

  • 李渊父子到底娶了多少仇家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父子到底娶了多少仇家女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宫辞》诗云:“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后宫嫔妃们将帝王恩宠视作一切,奈何帝王骨子里流淌着多情基因,不会专宠一人,就算是仇家妻女,也能收入后宫,不惧报复。谈起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唐朝是个避不开的话题,但李渊和李世民作为唐朝开国

  •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唐朝设立节度使之职的用途唐朝最初的军事制度是源于魏晋南北朝的“府兵制”,府兵制就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而农民要为国家服兵役。这个制度有几个莫大的好处,其一就是将中央集权发挥到极致。因为这些“士兵”都是农民,分散在全国各地只有在“战

  • 李世民非要杀侯君集不可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非要杀侯君集不可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侯君集是贞观元老,当年跟着李世民一起搞玄武门事变的人,他算是李靖的弟子,早年间曾跟着李靖一起讨伐吐谷浑,后来又统兵灭了高长过,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此人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性格却有些浮夸,在早年间他就喜欢夸耀自己的勇武,但是学个

  • 侍卫救乾隆有功被问想要什么赏赐 他为什么只要一个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侍卫,乾隆

    对侍卫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侍卫救了乾隆,乾隆问他要什么恩赐?乾隆年间,就有这样一位有功的侍卫,乾隆皇帝亲自询问他所要的恩赐是何物,而他却只要了一位胖宫女,他就是海兰察。那么他究竟所立何功值得皇帝亲自询问?一代名将——海兰察多拉尔·海兰察,是满洲镶黄旗人,镶黄旗是清

  • 如果关平活到诸葛亮北伐时期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如果关平活到诸葛亮北伐时期会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事实上,在蜀汉的名将中,关平是被严重低估了的!若关平未死,而是活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他不仅能够战平张郃,甚至还能击败张郃!被低估的关平在三国演义中,关平乃是关羽的义子!关羽从曹操处离开后,路经一座庄园,在此结识了庄园的主人关定,这

  • 曹操不待见弘农杨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操不待见弘农杨氏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的车轮飞驰而过,卷起滚滚红尘。杨修是谁?杨彪又是谁?要想彻底了解这两位,首先必须了解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望族“弘农杨氏”,这在东汉末年和另外一个名门世家“汝南袁氏”一同被称为四世三公。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