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灭亡前夕,全国九位总督都在干什么?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大清灭亡前夕,全国九位总督都在干什么?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94 更新时间:2024/1/20 10:05:12

湖广总督

最后一任湖广总督是

博尔济吉特·瑞澂

,看姓氏便知此公是蒙古人,可实际上他的旗籍是满洲正黄旗,与孝庄文皇后同根同族。

可以说武昌起义的爆发与瑞澂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忠诚的封疆大吏,骨子里却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革命军的实力其实远不如清军。瑞澂若是不逃跑而是采取雷霆手段,不至于酿成大祸。

后来孙中山先生评价瑞澂说:

“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临阵退缩、丢失城池按《大清律》以死罪论,瑞澂逃亡上海以后,被清廷革职。民国以后他的家产也被没收,到了最后可谓是名利双失。

江总

最后一任两江总督是张人骏,此公是近代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若非生不逢时必有一番作为。

光绪三十三年,日本侵占东沙群岛,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人骏建议收回东沙群岛,并派出提督、副将亲赴国西沙群岛勘定15座岛屿,并在永岛升起了大清的国旗,捍卫了南海诸岛的领土完整。直到现在,南海诸岛中还有一个以“人骏滩”命名的岛礁。

武昌起义爆发后,迅速蔓延至两江三省,张人骏独木难支,他与江宁将军铁良逃往上海。

两广总督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是张鸣岐,此公乃举人出身,在老师岑春煊的推荐下,不数年越居高位,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

张鸣岐后来逃至日本,民国时改换门庭为袁世凯称帝出力献策。但张鸣岐最让人不齿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居然甘心为汉奸,作了日本人的特务。抗张胜利后,在一片喊打声中,张鸣岐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闽浙总督

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是满洲正白旗人松寿,姓佟佳氏。作为与大清相始终的满洲八大姓之一,佟佳氏家族从太祖时期开始名人辈出。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松寿没有道理背叛大清,武昌起义爆发后,松寿坚决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调集全省军队予以镇压。

只不过,此时的大清大势已去,绝非松寿所能挽救。兵败之后,松寿在府中吞金自尽,也算是为大清尽了忠。后来清廷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忠节”。

云贵总督

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是李鸿章的侄儿李经羲,李经羲不是顽固的保守派,但也非不忠不孝之人,他骨子里对大清是怀有感恩之心的。

革命取得胜利后,以蔡锷为首的将领们很尊重这位总督,或许也是靠着李鸿章的福佑,蔡锷等人没有为难李经羲,而是将他秘密送出云贵。

四川总督

要说赵尔丰也非一无是处,他担任四川总督时,为维护西藏的安定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

陕甘总督

长庚任职期间,陕甘仍牢牢掌握在清廷的手中。遗憾的是,大清终究还是灭亡了,长庚有心无力。当他接到宣统逊位诏书的时候,唯一的选择便是交出总督关防,如此也算是全身而退了。

长庚后来没有参与民国的政务,内心中始终奉宣统为皇帝,几年后长庚在悲痛的情绪下郁郁而终。

直隶总督

最后一任直隶总督是陈夔龙(实际上是张镇芳,仅担任了十天故而不计),此公是一个老官僚,历任督抚十余年,他态度守旧,坚定维护祖宗成法。别说是改朝换代,就是戊戌变法、改革官职、废除科举,他也是一门心思反对的。

陈夔龙所处的直隶乃天子脚下,清末时直隶乃是袁世凯的地盘,陈夔龙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直隶这个地方有实力强悍的北洋六镇,并没有受到武昌起义的波及,故而陈夔龙不需要在大是大非上做出抉择。

东三省总督

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此公名气很大,是时任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哥哥《清史稿》就是在他的主持下撰修的。

老赵家同样也是世受皇恩,赵尔巽翰林出身,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这样的经历就注定了赵尔巽不会轻易背叛清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捐官制度,导致官员贪腐严重,西方学者评价却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1674年,因为削三藩用兵,朝廷财政吃紧,为了筹集军饷,康熙以4000两的价格,公然贩卖500个知县的名额,开了贩卖实权官职的先例。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王朝中,别说其中明君了,即便历史上的昏君在财政极度困难时,也不敢公然叫卖500个知县名额。如委群羊于

  • 如果康熙没贬此人,清朝很有可能成超级大国,八国联军或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打八国,康熙敬酒最经典片段,康熙最小的儿子

    而对于明朝人们常常说崇祯皇帝不该杀袁崇焕,那样或许明朝不会亡。但对于清朝来说,他们不该杀的人却是在康熙一朝。实际上来说,未来的亡国悲剧在康熙一朝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这个不该杀的人名叫戴梓,他既不是像孙承宗那样的战略家,也不是像袁崇焕那样的名将。戴梓出生于顺治六年(1649年),他是浙江仁和人,仁和就是

  • 看看八国联军如何分赃的,比高利贷还黑!(附清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八国联军犯下的滔天大罪,八国联军都拿到多少赔款,八国联军赔款利率

    庚子赔款1900年(即庚子年)八国联合入侵中国,1901年和谈时,各帝国主义国家横蛮无理地要求我国赔偿损失。其最初要求数总计为4.60296393亿海关两,其后迭经磋商削减零数为4.5亿海关两。当时各侵略国家将此掠夺的赔款分配如下:各项赔款39年内本利偿清,其各年本息应还数如下:1、第1年至第9年,

  • 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篡位?专家公布的康熙遗诏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深知康熙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肯定不是只考虑他儿子这一代,而是为了江山永固要考虑两代甚至三代。雍正逐渐发现自己的儿子弘历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连周围的太监都说,弘历是康熙的孙子里面最聪明的。因此,雍正皇帝的继位,其实是符合康熙的本意!辽宁省档案馆就展示了“康熙遗诏”,这是三体文

  • 清朝一律要留辫子,那秃顶和光头的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留辫子前面要剃光吗,成都清朝辫子帅哥,美女剃清朝辫子视频

    在清朝历史之上,因为不剪头发而死的人可不止一个,比如说很有名的扬州十日,从这次的惨案之中就能够让人知道清军是有多么的残暴了,不过这毕竟是因为想要压制住汉族人,让汉族人彻底的臣服于自己,毕竟在此之前的中华大地是一直被汉族人统治的。汉族人一直推崇的都是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自己是不能够随便损害的,因而满

  • 清朝的养廉银,真能使官吏清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即在官吏的年俸之外每年另外给一大笔钱作为生活补贴所谓养廉银就是想以银钱来防止官吏的贪污以保证他们清廉它真能够使官吏清廉吗?清朝银票清朝的官俸制度,大体上是仿效明朝的,据《清会典》所载,清朝的文武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以文官为例,最高的一品官年俸为白银180两,米180斛。最低的从九品官,则只有银31两

  • 【史学】查处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嘉庆帝为啥死亡原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清仁宗嘉庆皇帝一、两位皇太子哥哥先后夭折,天选皇帝,受禅让即皇帝位公元1760年,乾隆第十五个儿子爱新觉罗·颙琰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出生,初名永琰,其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颙琰自六岁先后拜师兵部侍郎奉宽、工部侍郎谢墉和朱珪[guī]学习。十三岁就能通读儒家五经,在所有侍学名师中,与朱珪关系最为密切。乾隆

  • 长葛县民国历史名人,官亭乡四三府-司振东(2)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938年3月李思孝在潩水寨建立“抗日救亡农民协会”,杨辛甫任农民协会主席,李思孝任参谋,并亲自为农民协会起草了章程,主要内容是:抗日保家,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学习军亊,抗击日寇,防特除奸。会员发展到60余人,枪支20多支。1938年4月长葛县民先队副队长李思孝在潩水寨、乔户、英李、贾庄、山孔、尚庄

  • 溥仪退位后,这位清朝末帝在民国,还剩下多大的影响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人们都期盼着君主专制和共和制政权能够平稳交接过渡,但是,当溥仪退位之后,仍然居住在皇宫享受荣华富贵这一做法,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宣统皇帝有许多人的做法都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溥仪的影响力巨大。溥仪退位以后,开始阅读一些与新文化运动有关的书籍,他非常喜欢胡适用白话文所写的《尝试集》,1922年5月

  • 清朝乞丐是怎样在北方越冬又不至于冻死的呢?都是“鸡毛房”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典故来源于孔子和鲁哀公之间的对话。充分表明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以人为本有深刻认识。作为一部改革批判儒学经典的着作,它所提出的来礼法兼治的见解得力于思想大家的。荀子对百姓,对君主,对治理国家都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而且这一见解在唐太宗时更成为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因而,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