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养廉银,真能使官吏清廉吗?

清朝的养廉银,真能使官吏清廉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75 更新时间:2024/1/21 22:18:20

即在官吏的年俸之外

每年另外给一大笔钱

作为生活补贴

所谓养廉银

就是想以银钱来防止官吏的贪污

以保证他们清廉

它真能够使官吏清廉吗?

清朝银票

清朝的官俸制度,大体上是仿效明朝的,据《清会典》所载,清朝的武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以文官为例,最高的一品官年俸为白银180两,米180斛。最低的从九品官,则只有银31两,米31斛而已。这些收入,如以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论,自然还是相当优厚的,但要维持官僚家庭那种奢侈的生活则相差甚远。当时的在任官员,其日生活都是很奢华的。本来,官吏贪污纳贿,是私有制社会的必然产物,原因本不在俸薪的高低。不过俸薪低成了贪污纳贿的“合理”借口,官吏们便更加放手搜刮以饱贪欲了。

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办法,就是各级官吏通过征收“耗羡”来增加收入。所谓“耗羡”,就是官吏在征收赋税的时候,以损耗为名,百姓增收一定数量的附加税,例如征收的银两,多为零碎白银,官府需把零碎银熔铸为大锭上交,加工过程难免有所损耗,为此增收“火耗”银若干。征收粮食时,为了弥补库存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增加“鼠雀耗”。征收铜钱则以零碎钱必须用绳子串起来而加收“绳子钱”。此外还有运输的脚费,下乡收税人员的伙食费等等,名目极多,不一而足。这些加征的钱,除了补足实际的损耗外,剩下来的就“耗羡”,落入了经手官吏的腰包,一部分用各种名目送礼给上司和京城各级官员,也有部分挪为填补亏空。

清朝皇帝企图用养廉银来阻止官吏的贪污纳贿和避免加重对老百姓的盘剥,那只是一厢情愿,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耗羡,本是一种非法的加派,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贪污。耗羡归公,变为养廉银,也就是公开承认“耗羡”为合法,把非法刮削来的金钱来个“统一分配”。以这种办法来抵制贪污,本身就是很滑稽的事情。而且,这个制度形成之后,对于耗羡的征收办法并未作具体的规定,仍然按各地的传统习惯办,这就给官吏的贪污留下空子。养廉银制度推行不久,各地的加派又多出许多名目。嘉庆初年尹壮图在奏章中就说,在乾隆三十年以前,各地的吏治也还可以,但当时“州县于廉俸之外,各有陋规”。三十年后,“风气日趋浮华,人心习成狡诈……百弊丛生,科敛竟溢陋规之外”。各省“陋习相沿,几有积重难返之势。”(见姚元之《竹叶亭杂记》 卷二)

和珅画像

[文章来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学】查处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嘉庆帝为啥死亡原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清仁宗嘉庆皇帝一、两位皇太子哥哥先后夭折,天选皇帝,受禅让即皇帝位公元1760年,乾隆第十五个儿子爱新觉罗·颙琰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出生,初名永琰,其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颙琰自六岁先后拜师兵部侍郎奉宽、工部侍郎谢墉和朱珪[guī]学习。十三岁就能通读儒家五经,在所有侍学名师中,与朱珪关系最为密切。乾隆

  • 长葛县民国历史名人,官亭乡四三府-司振东(2)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938年3月李思孝在潩水寨建立“抗日救亡农民协会”,杨辛甫任农民协会主席,李思孝任参谋,并亲自为农民协会起草了章程,主要内容是:抗日保家,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学习军亊,抗击日寇,防特除奸。会员发展到60余人,枪支20多支。1938年4月长葛县民先队副队长李思孝在潩水寨、乔户、英李、贾庄、山孔、尚庄

  • 溥仪退位后,这位清朝末帝在民国,还剩下多大的影响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人们都期盼着君主专制和共和制政权能够平稳交接过渡,但是,当溥仪退位之后,仍然居住在皇宫享受荣华富贵这一做法,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宣统皇帝有许多人的做法都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溥仪的影响力巨大。溥仪退位以后,开始阅读一些与新文化运动有关的书籍,他非常喜欢胡适用白话文所写的《尝试集》,1922年5月

  • 清朝乞丐是怎样在北方越冬又不至于冻死的呢?都是“鸡毛房”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典故来源于孔子和鲁哀公之间的对话。充分表明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以人为本有深刻认识。作为一部改革批判儒学经典的着作,它所提出的来礼法兼治的见解得力于思想大家的。荀子对百姓,对君主,对治理国家都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而且这一见解在唐太宗时更成为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因而,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百

  • 列强入侵时,清朝的百姓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挂着请朝黄龙旗的官舰被击沉后,两岸的民众还大声叫好,《泰晤士报》的特派记者库克在英国军舰上观战时发现,当英军进攻城镇的时候,清朝的百姓还跑到岸边向正在进攻的英国军队售卖水果蔬菜。说来奇怪,清朝的八旗军都是直接开抢,人家英军还要给钱,以至于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上奏时说:英军在川鼻湾岸登陆时,广东有10

  • “一门三公,父子同宰”,这个刘氏家族在清朝崛起,成为士林翘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氏清显祖,清朝的十大最顶级的家族,福州刘氏五忠和八贤分别是谁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山东诸城的一个刘氏家族,这个家族比较特殊。都说满清压制汉人,鲜有汉人家族能够崛起。然而诸城刘氏却能够在满清的高压之下异军突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族逐渐发展成“一门三公,父子同宰”的士林望族。如果说枝繁叶茂的刘姓在清朝时期形如璀璨的星河,那么诸城刘氏就是其中最闪亮的存在。诸城所在位置

  • 李成梁跟努尔哈赤私下关系甚好?被一度怀疑大明“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李成梁是大明王朝的将领之一,他对于边境的掌控力非常强,也因此被皇帝赏识,被封为“大总兵”。他的威名在各部落中广为传播,成为了一位备受敬仰的人物。但是,努尔哈赤并不想在李成梁手下当个“听话的部下”,他的野心和自尊心让他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部落领袖。尽管他对李成梁非常忠诚,但他也希望有一天能够独当一

  • 1885年,清朝为何让出越南的宗主权?李鸿章的操作,一般人看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鸿章可以推翻清朝吗,李鸿章签订的越南条约是什么条约,清朝的李鸿章事件

    看这气势如虹的架势,仿佛将法国人赶出越南指日可待。但是,李鸿章的骚操作来了!趁着胜利,在当年6月,李鸿章和法国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让出了越南的宗主权,并允许法国通商,降低进出口关税,从此,越南不再是大清的藩属国。这到底是为什么?打了胜仗还要求和?1、背景1840年发生第一次鸦片战争。此后的

  • 晚清提督抗击八国联军,血染沙场后竟无人收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晚清十大悬案,八国联军清朝为什么不派广西狼兵,八国联军晚清真实生活

    他的名字叫聂士成,身份是直隶提督兼任武卫前军总统。其身边是几名阵亡士兵的尸体,不远处还摆放着几门大炮。直隶提督为清朝直隶一带军事最高长官,品秩为从一品,官级可大得很。可由于清军战败,没有人在第一时间为他收尸,竟然就这么曝尸街头。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尽管大清朝廷骨头软,可百姓们和大清炮队的将士还是铁骨铮

  • 大清御前带刀侍卫:五步之内格杀勿论,一刀毙命,佩刀是宫廷特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御前带刀侍卫照片,龙泉金卫佩刀,军官佩刀

    文 |淩轩编辑 |淩轩●—≺ 前言 ≻—●御前带刀侍卫是皇帝的近臣,时刻保护皇帝。他们恪尽职守,只要有人靠近皇帝五步以内,就会将对方一刀毙命。他们的武功究竟有多高,特权又有多大?●—≺福利多多≻—●表面看来,御前带刀侍卫只是皇帝的保镖。他们常常同太监一起,出现在皇帝的身边,且时常要面临刀光剑影,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