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仁宗嘉庆皇帝
一、两位皇太子哥哥先后夭折,天选皇帝,受禅让即皇帝位
公元1760年,乾隆第十五个儿子爱新觉罗·颙琰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出生,初名永琰,其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颙琰自六岁先后拜师兵部侍郎奉宽、工部侍郎谢墉和朱珪[guī]学习。十三岁就能通读儒家五经,在所有侍学名师中,与朱珪关系最为密切。乾隆帝最初立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liǎn]为皇太子,说“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亲书密旨,藏在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但永琏九岁时生病夭折。永琏病故后,乾隆又立皇七子永琮[cóng]为皇太子,但永琮两岁时又因痘症夭折。1773年,乾隆皇帝秘密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储;1789年,颙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1795年九月,颙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
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
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授传国玉玺于颙琰,即嘉庆皇帝。乾隆帝被尊为太上皇,但朝政实际上仍控制在太上皇乾隆手里,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立嫡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
禅位大典
二、整顿贪污腐败,彻查中国历史第一巨贪和珅
和珅画像
和珅恭王府
嘉庆帝下旨文武百对和珅的罪行进行议罪,绝大多数朝臣上奏说和珅贪赃枉法、罪大恶极、有谋逆之心,理应凌迟。嘉庆帝虽早有杀心,顺水推舟,但又体现其宅心仁厚、宽大为怀,给先皇的宠臣留个全尸。嘉庆皇帝下旨赐和珅自尽,执行官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世上第一贪官和珅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给后世留下无数的警示和谈资。
白绫赐死和珅
三、广施仁政,治理黄河水患,赈灾与治河并举
乾隆晚年,黄河决口时有发生,对沿岸省份百姓生命财产都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却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根治。嘉庆帝继位以后,黄河水患更加频繁,治理黄河成为当务之急。
治理黄河
嘉庆帝庙号清仁宗,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个仁宗,可见他的施政策略以“仁”为先。嘉庆帝治理黄河,首先把“安民”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任用治河经验丰富的山东布政使康基田,一方面是看中他的治河经验,另一方面利用他的职务使受灾百姓得到相对好的安置。嘉庆帝主张治河与赈灾并举,对治河物资款项大力支持,借鉴古人治河之道,因势利导。作为仁宗皇帝,面对河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嘉庆帝却缺乏应有的果断、胆识和魄力,虽然投入很大,但终其一生治河效果一般,基本成为一种例行公事,以致于留下遗诏让子孙接着治理。
嘉庆遗诏
《仁宗实录》中记载,嘉庆的遗诏中说,“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之患。只要河口垫淤,下雍上决,就会有满溢之警。朕不惜帑金,提防疏浚,使河水流入黄河故道。奏安澜者越六七年,上年秋霖异涨,于河南境内,黄河南北,有数处决堤。而武陟横流,穿运入海,为害最为严重。今春督治甫告成功,而南岸仪封复溃。饬谕河臣于秋后兴筑。业已程工拨帑。计今冬可期蒇事。朕轸念民生。惟惧一夫失所。遇四方水旱之灾。蠲租发粟。随奏辄下。”遗诏中大篇幅专门提及治理黄河一事实属罕见。遗诏公告天下后,百姓称赞有加,所以“仁宗”二字不是白叫的。
四、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禁止鸦片流入功德无量,闭国锁国埋隐患
乾隆末年,国内危机四伏,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尤其是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白莲教起义,太上皇乾隆也是无能为力。嘉庆帝慧眼识人,重用当朝第一猛将额勒登保、蒙古勇士德楞泰和大学士温福之子勒保三人,都能独当一面,被称为嘉庆朝军事上的“三驾马车”,在镇压白莲教起义中大放异彩。在他们三人的指挥下,经过岳池之战、猫儿垭之战和新店子之战,清军基本平定了白莲教起义。
白莲教起义
乾隆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商品出现过剩,急需与当时世界第一大国清朝开展商业贸易,来销售过剩商品和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多次派使臣拜访乾隆皇帝,希望双方开展商业贸易,都被乾隆以“天朝大国,物产丰富,什么都不缺”而拒绝。不甘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英帝国,开始不停向中国输入毒品鸦片,并经常骚扰沿海地区。嘉庆皇帝深刻洞察鸦片的危害性,一直主张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也保持高度警惕。嘉庆帝先回两次下诏禁烟,停止鸦片征税,严禁再有输入;除禁止输入鸦片外,还禁止国内种植。
嘉庆禁烟
鸦片贸易行不通,英国提再次出希望能够与大清通商。1816年,嘉庆再次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的要求,继续执行先皇乾隆的闭关锁国政策,为后世埋下了隐患。
六、死亡之谜,流传多个雷击而亡的版本
1820年七月,嘉庆皇帝在木兰围场进行了一场秋猎,然后顺道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61岁的嘉庆没想到这是他生命的尽头,驾崩在避暑山庄。关于嘉庆皇帝的死亡,由于正史一笔带过,给人无限遐想,死亡版本很多,和他的祖父雍正一样,成为永远的谜。
雷击传说
第一个版本: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猎时生病卧床调养,突然天空电闪雷鸣,嘉庆的寝宫遭到了雷击,嘉庆帝“被击”身亡。第二个版本:嘉庆帝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子弟追踪围猎多日,收获甚微,嘉庆帝非常扫兴,决定提前结束秋猎。回驾的路上遇上了暴雨,荒郊野外一时雷电交加,忽然一道火光,嘉庆帝被雷电击落马下,当场身亡。第三个版本更离奇:嘉庆帝是同性恋,长期出柜一个小太监,俩人经常寻欢作乐。一天,两人正在避暑山庄“云山胜地”的小楼里云雨,忽然雷电交加,一道闪电劈到这座小楼,在嘉庆帝身上炸开,嘉庆帝当即触电毙命。这都是传说,正史里找不到依据。
清西陵之昌陵。
按现在学者考证推测,最可信的是七月二十四日晚上,嘉庆感到身体不适,以为是白天长时间骑马的缘故,他强忍睡下,但疼痛让嘉庆根本无法入睡。第二天傍晚,嘉庆已经无法说话,已经来到了生命最后时刻。就在此时,天空炸雷响起,下起了滂沱大雨。到晚上八点左右,嘉庆驾崩了。真实死因是嘉庆帝身体肥胖,一直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由于头天没有休息好,突发心肌梗塞死亡,只是由于嘉庆驾崩过于突然,死亡时正好雷电交加,于是人们将嘉庆的死亡跟雷电联系在了一起,后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