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诸葛亮一生中,最畏惧的两人,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却是曹操养子,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族子。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曹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为豫州牧黄琬所杀害,曹操于是收养丧父的曹真。但另据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来与曹操相善。兴平末年,袁术部曲与曹操在豫州交战,曹操一次外出时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之父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由此曹操想到秦邵恩德,因此曹操收养曹真,变易其姓,才转姓曹。两种说法莫衷一是。曹操收养曹真后,让他与曹丕等一起生活。曹真力大勇猛,有一次射猎时被虎在后面追逐,曹真回马射虎,虎应声而倒。曹操壮其鸷勇,让他成为虎豹骑中的将领,讨伐灵丘黄巾军后被封为灵寿亭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领诸将起兵攻汉中。曹真以偏将军率领所部,与都护将军曹洪、骑都尉曹休、雍州刺史张既等击破刘备别将吴兰于下辨,被拜为中坚将军。九月,随曹操亲征至长安,被授予中领军一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曹操十分忧虑汉中战事,遂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后督徐晃等于阳平关击破刘备别将高翔。曹操从长安率军进入汉中,但其后却无法击破刘备,遂决定放弃汉中。曹操命令各路军队陆续退出汉中,又令曹真到武都去迎接曹洪所部回屯陈仓。
我们都知道,曹操一生之中有二十五个儿子,三个养子,这三个养子中,秦朗比较低调,何晏成了他的女婿,而曹真最终则成为了大将军。这三个养子中,曹真是最厉害的,都说诸葛亮怕司马懿,因为司马懿老奸巨猾,他能猜透诸葛亮是怎么想的,但是除了司马懿之外,诸葛亮是真的怕曹真,因为曹真似乎就是诸葛亮的宿敌,曹真不仅知道诸葛亮现在想做什么,还能猜透他将来想干什么,历史上的曹真据说是个大胖子,振伟将军吴质就曾经暗讽曹真身材的魁梧,但是实际上曹真并不是真的胖,他胖的灵活,而且力大无穷。据说当年和曹操一起狩猎,只用了一箭便射死了一只猛虎,曹操大吃一惊,没想到曹真这么一身的好武艺,所以便让他多往战场上发展,最终他也成为了一代名将。诸葛亮一生中,最畏惧的两人,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却是曹操养子
太和二年,诸葛亮率兵北伐,接连收复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曹真被安排驻扎在郿,曹真一边派左将军张郃救援魏明帝,一边亲自率兵攻打赵云、邓芝。结果张郃打败了马谡,曹真打败了赵云和邓芝,诸葛亮担心被曹军夹击,所以只能退兵离开,而此前收复的三郡均被收回。诸葛亮兵败,而曹真预测诸葛亮将会攻打陈仓,所以下令陈仓建立防御工事,结果第二年诸葛亮果真掉头攻打陈仓,但是此时的陈仓早已经固若金汤,诸葛亮只好悻悻而去。司马懿让诸葛亮头疼,这是一头老狐狸,他能把人算计到家,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曹真也是让诸葛亮真正头疼的人,曹真总能看穿诸葛亮的计谋。诸葛亮一生中,最畏惧的两人,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却是曹操养子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曹真上表认为蜀汉多次犯境,建议数路大军攻伐蜀汉。曹睿采纳,但司空陈群反对从斜谷进军的计划,曹真再次上书要求从子午道进攻汉中,陈群有陈述不能出兵的理由,且认为大规模征战军事用度花费甚巨。曹睿下诏将陈群的意见提供给曹真参考,但曹真却据此诏书随即出发,改从子午道入;另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或从斜谷入、或从武威入。后因汉中艰险,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中大臣华歆、杨阜、王肃等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诏撤退。三国志12的曹真曹真因病返回洛阳后,曹睿亲自前往其府邸探望。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去世,获谥为元侯,由长子曹爽继承爵位。曹睿追思曹真之功,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
分封曹真的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为列侯。"曹真年轻时与同宗曹遵、同乡朱赞一同仕于曹操。曹遵、朱赞早亡,曹真同情他们,上表将自己的食邑分封给他们的儿子,得到准许。曹真每次征伐,都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军费不足,就用自己家的钱财赏赐,所以士兵都愿为他效力。正始四年(243年),七月,魏帝曹芳下诏在太祖曹操的宗庙祭祀曹真与曹休、夏侯尚、桓阶、陈群、钟繇、张郃、徐晃、张辽、乐进、华歆、王朗、曹洪、夏侯渊、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等二十位对魏朝功勋卓著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