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末乱世,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却仅有六人,张良在其列

秦末乱世,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却仅有六人,张良在其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45 更新时间:2024/1/23 19:02:15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但其实根据野史传闻,司马迁之所以受宫刑,是因为不肯按汉武帝的意思去写历史,因而被罚。

在中国古代,史官的地位都极高,尤其是先秦时期,不管是一国君主还是周天子,都不能把史官怎么样,但是自从汉武帝开了先例后,史官记录历史,开始用一些春秋笔法,内容真假有待考证;所以《史记》才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写史那可是极为苛刻的,在秦末如此多人才俊杰中,能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也仅有六人而已(《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来看看这六人都是谁吧:

第六位:周勃

《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吴楚之兵,亚夫驻于昌邑,以戹齐赵,而出委以梁。”

周勃是西汉开国将领、宰相,与刘邦是同乡,出身贫苦,在刘邦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仅是训练步兵的低级武宫;但是周勃能力极强,后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

而且周勃还是极少与项羽正面作战还取得胜利的将领;成皋之战中周勃先留镇关重地,后率军投入成皋主要战场作战,与项羽正面对峙。先后攻取曲逆等地,占领泗水、东海两郡,一共拿下了二十二个县。

在刘邦平定天下后,表彰诸功臣,周勃被封为绛侯;后来又因为助刘邦平韩信、彭越、英布而升为太尉,成为执掌汉朝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而且刘邦对周勃也是极为信任,临死前遗言说“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刘邦死后,由吕后掌权,但是由于周勃地位颇高,加上背后势力强大,吕后也不敢动他,而且周勃谨小慎微,让吕后找不到任何借口;在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一举消灭了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继位,后官至右丞相。

可能周勃的儿子比周勃更有名,那就是周亚夫,周亚夫军事才华卓越;在七王之乱中,统帅中央汉军,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连曹操赞徐晃都是“有周亚夫之风”。

第五位:陈平

《太史公自序》:“六奇既用,诸侯宾从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

陈平起初是辅佐魏王咎,后来见魏王难以成事就又投靠了项羽,在跟随项羽入关以后被封为卿一级的爵位;但是在鸿门宴上,陈平觉得项羽比起刘备来说还差得远,刘邦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于是就陷入了到底要不要投靠刘邦的犹豫中。

感觉陈平和吴起极为类似,后来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等于软禁;陈平此时还是项羽的谋士,却给刘邦出谋划策,最终救了刘邦一命。后来投奔刘邦,被任命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第一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第二计,解荥阳围,就刘邦一命;第三计,封韩信为王;第四计,联齐灭楚;第五计,计擒韩信;第六计,解白登之围。虽然看似只有六计,而且多是阴谋诡计,但是每一条都对刘邦帮助极大。

而且陈品不但能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丞相之才;汉文帝时期,本来周勃和陈品都是丞相,但是再一次对答中,陈平表现出来的才干让周勃甚为钦佩,让出丞相位。

第四位:张良

《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张良出生贵族世家,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相。在韩国被灭后,张良曾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找了个大力士,用120斤重的大铁锤砸秦始皇的车辇,那堪比实心炮弹啊,但秦始皇也是狡猾之辈,逃过一劫;但是张良也因此声名鹊起。

虽然后来张良尽力辅佐韩王成,但是终究难以成功,后来在进关中、鸿门宴及之后的暗渡陈仓上,张良都给了刘邦极大的援助;在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后,张良的匡扶韩国的梦想破灭,于是尽全力去帮助刘邦夺取天下。项羽杀韩王成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后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个诸侯,得兵56万。那时候的刘邦,那个雄心壮志啊,准备乘项羽全力攻打田荣之机直捣黄龙,灭掉项羽;但是没想到项羽亲率3万精兵给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还是张良给刘邦出谋划策,拉拢英布、彭越和韩信,可以说,正是因为张良的这个计策,才让刘邦起死回生,最终完成垓下“十面埋伏”之计,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当论及楚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时,刘邦道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并用三杰,他语中盛赞张良道:“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但是张良也看透了刘邦的为人,于是在功成之日,张良就明哲保身,除了帮吕后那次以外,基本不再出谋,因而得以善终。

第三位:曹参

《太史公自序》:“与信定魏,破赵拔齐,遂弱楚人。续何相国,不变不革,黎庶攸宁,嘉参不伐功矜能。”

曹参文武双全,早年是沛县管理监狱的小吏,当时萧何是曹参的上司,而刘邦是曹参的下属;后来刘邦在沛县起事后,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可以说是刘邦早期的第一大将,后来刘邦得到韩信后,曹参又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佐助韩信。

曹参一生战绩赫赫,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

在刘邦事成之后论功,当时众人都说“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但是被刘邦强行定为萧何第一,曹参屈居第二;萧何是西汉开国丞相,萧何死后由曹参继任,沿用萧何定下的国策,这就是所谓“萧规曹随”,为西汉初年的国力恢复做出了极大贡献。

第二位:萧何

《太史公自序》:“楚人围我荥阳,相守三年;萧何填抚山西,推计踵兵,给粮食不绝,使百姓爱汉,不乐为楚。”

萧何早年是沛县的主吏掾,是曹参上司,刘邦的顶头上司,但是平日里萧何和曹参、刘邦及车夫夏侯婴、吹鼓手周勃、屠夫樊哙关系都极好,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

刘邦起事后,他们这帮“好哥们”也不能不帮刘邦不,于是刘邦手下将才、帅才、谋臣兼内政大臣都有了,而且还都是顶级的,这不得不佩服刘邦的气运,恐怕这阵容连项羽都嫉妒不已吧。

在刘邦和诸将诸谋士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时候,是萧何把刘邦的大后方治理的井井有条,粮草补给能够及时补充前线;而且哪怕是刘邦遭受惨败,也能迅速恢复,这点项羽远远比不了;如果项羽有一个萧何这样的人才治理江东,又何必自刎呢?

但是萧何也有不地道的地方,那就是给刘邦追来了韩信,后来又设计将韩信给杀了;萧何作为西汉第一位丞相,为西汉初年的恢复做出了极大贡献,如果要说千古第一相,非萧何莫属。

第一位:陈胜

陈胜和吴广是第一个举起反秦大旗的人,后来建立了张楚政权,在陈郡称王,拥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一千多人,步卒数万之众;后来西进直奔咸阳的途中,反秦大军不断壮大,在极盛时期已经拥有战车千乘,士兵数十万人。

但是主力却被秦末名将章邯所率领的几十万刑徒给击溃,随着章邯的不断推进,农民起义军内部也是矛盾不断,先是吴广被田臧假借陈胜之名杀害;后来张楚政权内部分裂,最终陈胜竟然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杀害。

虽然陈胜死了,但是反秦起义之火不但没熄灭,反而越演越烈,最终刘邦兵进关中,秦国被灭;而陈胜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仍被司马迁列入“世家”行列,载于《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二(节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理解答案,高中语文战国策选文,战国策秦策全文译文

    1、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攻下了(秦地)曲沃。后来秦想要进攻齐国,由于齐、楚友好,秦惠王为此忧虑,对张仪说:“我想要发兵攻齐,束手无措齐、楚两国联系正密切,请你为我考虑一下,怎么办呢

  • 郑州一水库疑发现汉朝古墓,古代防腐跟现代防腐技术有什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现场的视频显示,有文保部门人士带着施工工人,在一大片黄土地上正在开挖,显露出很多古代墓葬坑。 据当地村民介绍,该古墓已经挖了二十多天左右,上午已将被挖出的陶陶罐罐,以及铜镜等物品运走,现场只剩下一部分方砖正在被转运。“这类遗址在郑州很多,距今3000年以上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有四五十个。随便一个土坷垃

  • 《他是谁》:同样与卫国平青梅竹马,为什么是聂小雨,不是顾开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两个人,都很优秀,而且应该都算是与卫国平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但要从合适程度来说,顾开岩明显更有优势一些。顾开岩自己是警局的高材生,懂审讯,有能力,与卫国平也有共同话题。而且顾开岩的爸爸是卫国平的师傅,也很喜欢卫国平。而聂小雨呢,虽然与卫国平一起长大。但中间夹着一个聂宝华,即便聂小雨和聂宝华的生意没

  • 清末叱咤中苏边界的“红胡子”史,曾令中苏日三国军队焦头烂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红胡子会战,中苏中苏,中苏友好条约与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为了掩人耳目并增加震慑力,他们在从事打劫活动时头戴魔鬼面具、嘴上挂着红色胡须,因此被当地人称为“红胡子”。 俄军抓获的红胡子 红胡子在巅峰期有数百成员,他们在打劫村镇时集体出动,各地乡镇的治安部队完全没有招架之力。红胡子的活动区域不止是满洲里,他们常常越过边界打劫俄罗斯人的居住点。19世纪中俄边界边

  • 欧洲传说和日本国歌的起源?唐朝奇书《酉阳杂俎》究竟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酉阳杂俎》的作者是生活于晚唐时期的官员段成式。这个段成式出身于唐朝的一个官僚世家,他的先祖段志玄在唐初时因为辅佐李世民有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而段成式的父亲段文昌则在唐宪宗(公元805年-820年在位)朝出任宰相。段成式的先祖段志玄曾位列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行列也许是因为父亲曾经担任宰相,

  •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拆迁时间定了!拆迁主体为老城区ZF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洛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示范项目(一期)总投资72.24亿元,共包含10个子项目。项目位于洛阳市洛龙区、西工区、 老城区、瀍河区,其中环保投资1238万元。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示范项目(一期),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隋唐洛阳城范围西起王城

  • 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权利非常庞大,为何斗不过十七岁的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天启皇帝的代言人,魏忠贤当时确实权倾一时,这个有着“九千岁”之称的权臣当年可谓是意气风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是就算再厉害的狐狸,离开了身背后的老虎,也得歇菜。他的威风来全部来自于背后的皇帝,一旦没有了皇帝这个靠山,也就等于没有了一切。没文化并不是问题,会溜须拍马这也是一种本事,就这样进宫做太

  • 中国古代至死是少年的君王们,你知道有哪些?夏至南北朝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前少帝。此君具体叫什么名字史书都没交代,公元前188年至前184年在位。公元前184年被吕雉所杀。史书虽然没交代他的出生年月,但考虑到刘盈在公元前188年驾崩时才二十三岁,所以前少帝死时肯定未成年。西汉后少帝刘弘。前少帝之弟,公元前184年至前180年在位。刘恒即位后被杀。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

  • 东林党人在明朝把控朝政,一手遮天,却为何对清朝只有服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林闭关,明朝东林党人简介,东林逮捕人员

    其中最为致命的一件事,就是顾宪成敢和皇帝叫板立太子的事情,万历希望立宠妃郑氏所出的三皇子,而顾宪成却认为在没有嫡子的实际情况,还是立大皇子最好。故而,虽然很多人为顾宪成说情,都没能阻止万历赶走顾宪成的决心。因此,他们在东林书院里面聚在一处,讨论政事,发泄心中郁结之气。凝视深渊的人,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 宋太祖驾崩,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立他的儿子,反而让宋太宗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太祖驾崩之谜全集,宋太宗为儿子继位完整版,宋太宗死后还能继位吗

    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大宋王朝第一代最高权柄的实际掌门人,为什么宋太祖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培养上皇位,反而亲手把皇帝宝座让给了弟弟呢?宋初的“千年悬疑”。公元976年10月19日,宋太祖赵匡胤召见自己的亲弟弟赵匡义入朝面圣,并把他留在宫中,一起喝酒。由于两人为了隐蔽,所以并没有召见其他人,而是仅有两兄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