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天罡推测唐朝国运: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袁天罡推测唐朝国运: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87 更新时间:2024/2/5 6:28:01

道家的玄学便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兴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一种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隋唐,甚至于玄学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学说与唯心主义思想。

贞观年间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唐太宗曾向袁天罡询问大唐的国运如何,袁天罡则告诉他“猪上树时”,就是大唐灭亡的时刻。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诸又怎么会上树呢?

李世民问计袁天罡

众所周知,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为了李唐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此后的多年里一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打造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贞观之治”。

然而,李世民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雄才大略的君王,但是度过了人生中年之后也丧失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对很多事情哀哀怨怨,慢慢开始相信了玄学、算命之术。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的皇帝之位来路不正,而且又是一生中至关重要的财产。因此,唐朝的国祚、国运如何,一直是李世民心中所担忧的问题。

杜淹等人向唐太宗推荐袁天罡的时候,后者果断答应让其入朝为官,担任太史令一职。杜淹、王珪等人曾与袁天罡有多面之缘,后者精准预言了三人的命运,给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杜淹等人纳入朝堂为官,三人向唐太宗推荐了袁天罡,并道明了他的神奇之处,如此才有了李世民和袁天罡的君臣之缘。

袁天罡之后,李淳风也很快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得以进入朝堂,两人在唐朝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关于武则天的预言。

李淳风说武氏将会取代李唐王朝,李世民想要杀尽天下姓武之人,最后却被袁天罡做阻止,理由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一切天已经注定无法改变。

从这样一句话来看,袁天罡可以窥伺天机,但是他却不愿意过多透露天机,顺应大势所趋是其为人处世的理念,这样的观念也在后来与唐太宗的一番对话中得到了体现。

猪上树时,李唐便会亡国

人生晚年,李世民对大唐的国运越来越担忧,他本人就是通过玄武门之便夺得政权的,诸多的儿子也没有一个省心的,甚至民间还有武代李唐的传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便向袁天罡询问大唐的国运如何,亦或者说大唐的国祚能够延续多少年?对此,袁天罡也不愿意泄露太多的天机,仅仅说了四个字:

“猪上树时”。

李世民听到这四个字也是云里雾里的,只是当他想要询问一些细节时,却被袁天罡给果断拒绝了,这一次对话最后不了了之,但预言却并没有停止。

其实,“猪上树时”仅仅是袁天罡对预言一种模糊的说法,他真正的预言被写在了著作《推背图》中,《推背图》的第10象朱温篡唐就是关于此事的预言。

这一卦象的内容是这么写的:

“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乍一看这16个字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可若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与历史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莫御八牛”四个字解读出来为“八牛”便是“朱”,“泅水不涤、有血无头”解读出来为“无头的有、血字”便是“器日和皿,以及偏旁部首“三点水”,这两种说法合起来便是一个“温”字。

看到这里便不难发现,袁天罡的16个字暗指就是“朱温”,唐朝末年朱温的确取代了唐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后梁”,是为后梁太祖。

朱温篡唐史

话说,唐朝末年发生过两次大的军事动乱,其一便是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其二便是唐僖宗时期的黄巢起义,直接奠定了大唐覆灭的命运,朱文便是黄巢的旧将。

黄巢起义前中期非常顺畅,起义军一路从北打到南、从南打到北,最终将唐僖宗赶出了长安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不过,进入长安城后黄巢的性情大变,他不再以老百姓的利益为主,而是沉迷于享乐主义。

当唐僖宗安稳下来之后开始对黄巢进行反击,黄巢的种种作为使得他早已丧失了民心,唐僖宗的反击势如破竹将黄巢义军打得一溃千里,最终黄巢被唐军所杀。

黄巢被唐军斩杀之前一直在奋力抵抗,双方都已经对峙到了极限,也就在这个时候朱温突然背叛了黄巢,这才使得唐军率先打破了局面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朱温带着投名状投靠唐僖宗时后者非常高兴,甚至还给他赐名为朱全忠,意思就是忠心君王、忠于国家的意思,但他却不知道朱全忠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掌握军政大权的朱温顺势而起,他先是击溃了挟持天子的宦官集团,随后扶持唐昭宗重新掌握大权。只是,朱温也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不久后便杀了唐昭宗令立哀帝为皇帝。

唐哀宗哪里是朱温的对手,很快就被朱温逼迫禅让,后梁才得以建立。

袁天罡的预言中提到“荡荡中原”和“有血无头”八个字,这八个字便暗示朱温会逐鹿中原,而有血无头则代表他本人残暴、滥杀成性。

登基称帝之前,朱温曾制造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马驿之祸,这一场军事政变将唐朝的文武百官几乎屠戮殆尽,李唐的皇室子孙也被杀的不剩几人,可以说是一场充满血腥的动乱,比玄武门之变还要残忍。

截止到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袁天罡在《推背图》中的预言完全实现了,只可惜唐太宗虽然知道了“猪上树时”四个字,却不懂其中的含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以前的祝寿观念是怎样的?古人给父母过生日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给皇帝祝寿送什么好,古人生日有什么讲究吗,古人是怎么过60大寿的

    根据收集到的相关史料和后人论述可知,明代以前的祝寿观念发生了由感谢父母到庆贺生者本人的历史性转变。笔者在本章节主要从为父母祝福到为自己祈福这两个方面来阐述明代以前的祝寿观念如何,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缘由,从而了解祝寿文化在明代之前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孝的观念:为父母祝福中国人的祝寿风气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

  • 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唐代乳母的挑选与职责以及其身份地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时期,不管是皇家贵族,还是寻常的百姓,乳母来喂养乳儿都是一件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唐朝时选择乳母都会有一定的标准的,一般来说主要是掖庭官婢,还有的会去专门的雇佣乳母,当然也有一些会选择自家的亲属来担当乳母,毕竟知根知底才能放心将孩子交给她们。唐高宗唐朝乳母的职责也相当多,除了要喂养乳儿之外,还

  • 再现“城摞城”,宋国故城考古现唐代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墓志砖□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海峰 陈曦 实习生 刘硕 文图本报讯3月25日上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位于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上新发现6座唐代墓葬,在清理第5座墓葬时,从墓封门的位置发现了两块保存完整的墓志铭,根

  • 《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的一句话,折射出了大明王朝悲哀的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王朝的伟大之处,显微镜下的大明,显微镜下的大明最后大结局

    何茂才的话有几分是对的,因为了解明朝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官的俸禄是很低的,而且还要用来应付整个衙门的各种开支,明朝任何一个官都不太可能靠着这点俸禄养活自己一大家子。。。。除非像海瑞那样,一年到头连肉都吃不起的。但赵贞吉也没有说谎,因为无论是历史上的赵贞吉,还是《大明王朝》里的赵贞吉,都可以称得上是清官

  • 平安史之乱,陪跑武则天、唐中宗等七朝,80多岁高龄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安史之乱的祸根,武则天死后几年发生的安史之乱,武则天的叛乱故事

    每当国有危难,他总是在第一时间举手站出来力挽狂澜。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智退吐蕃、单骑退回纥……这样一位有勇有谋、战功赫赫的大功臣,是怎么样做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最终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的呢?要知道历代帝王对功臣大多是持重用但多疑的态度, 尤其对手握实权的大臣将帅更是如此

  • 清廉法院·清廉故事天天说丨白居易的廉洁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清廉法院清廉故事天天说开栏语本期分享的是白居易的廉洁小故事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

  • 朱元璋要杀外甥,却见马皇后穿了件破衣服,当场落泪:不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皇帝需要的不是朋友,而是属下,如果有人居功自傲,招惹到了皇帝,那么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纵观历史,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位比较"擅长"清算功臣的皇帝。朱元璋在手下诸多能人的帮助下,击败了天下间各个反动势力,也击败了元朝军队,最后登上了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他的出身

  •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简述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支持等因素,信众与道士日益增多。而道教对当时的民众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世俗道士的形象与之相应的是,唐代时期对于道教的法律和道教戒律,也是在不断完善的,但相对来讲仍未完备。除此以外,道士们还通常因其世俗家庭中的角色,同样有着世俗生活中的一些权利义务。除却进行宗教活

  • 开局仅靠一个碗,后来逆袭成皇帝,如何评价朱元璋这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可朱元璋鸿鹄之志,不甘后人,势必要让这天地变颜色,谱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史诗巨作。岁月是个撕书人,这本厚厚的书记录了朱元璋的一生,随着岁月的掠过,这本书变得越来越薄,直到末尾,剩下最后一页,上面有一行字——天道后起者胜!明太祖 朱元璋淮右布衣,历尽磨难,统一方夏,开创二百年基业庇佑后世子孙。《明史·本

  • 唐朝灭西突厥之战:“兵少”如何打硬仗?大唐的套路神似今天美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昨天我们说了唐朝征服东突厥的战事一直持续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但是之前也说过,在隋朝长孙晟的“远交近攻”下,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那么唐朝究竟是如何平定西突厥?1、西突厥如何称霸西域?西突厥从处罗可汗入朝于隋以后,达头可汗之孙射匮可汗乘隋末中原大乱无暇顾及西域之机,开拓疆土,重新建立起“东至金山,西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