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玄学便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兴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一种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隋唐,甚至于玄学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学说与唯心主义思想。
贞观年间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唐太宗曾向袁天罡询问大唐的国运如何,袁天罡则告诉他“猪上树时”,就是大唐灭亡的时刻。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诸又怎么会上树呢?
李世民问计袁天罡
众所周知,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为了李唐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此后的多年里一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打造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贞观之治”。
然而,李世民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雄才大略的君王,但是度过了人生中年之后也丧失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对很多事情哀哀怨怨,慢慢开始相信了玄学、算命之术。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的皇帝之位来路不正,而且又是一生中至关重要的财产。因此,唐朝的国祚、国运如何,一直是李世民心中所担忧的问题。
当杜淹等人向唐太宗推荐袁天罡的时候,后者果断答应让其入朝为官,担任太史令一职。杜淹、王珪等人曾与袁天罡有多面之缘,后者精准预言了三人的命运,给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杜淹等人纳入朝堂为官,三人向唐太宗推荐了袁天罡,并道明了他的神奇之处,如此才有了李世民和袁天罡的君臣之缘。
袁天罡之后,李淳风也很快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得以进入朝堂,两人在唐朝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关于武则天的预言。
李淳风说武氏将会取代李唐王朝,李世民想要杀尽天下姓武之人,最后却被袁天罡做阻止,理由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一切天已经注定无法改变。
从这样一句话来看,袁天罡可以窥伺天机,但是他却不愿意过多透露天机,顺应大势所趋是其为人处世的理念,这样的观念也在后来与唐太宗的一番对话中得到了体现。
猪上树时,李唐便会亡国
人生晚年,李世民对大唐的国运越来越担忧,他本人就是通过玄武门之便夺得政权的,诸多的儿子也没有一个省心的,甚至民间还有武代李唐的传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便向袁天罡询问大唐的国运如何,亦或者说大唐的国祚能够延续多少年?对此,袁天罡也不愿意泄露太多的天机,仅仅说了四个字:
“猪上树时”。
李世民听到这四个字也是云里雾里的,只是当他想要询问一些细节时,却被袁天罡给果断拒绝了,这一次对话最后不了了之,但预言却并没有停止。
其实,“猪上树时”仅仅是袁天罡对预言一种模糊的说法,他真正的预言被写在了著作《推背图》中,《推背图》的第10象朱温篡唐就是关于此事的预言。
这一卦象的内容是这么写的:
“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乍一看这16个字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可若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与历史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莫御八牛”四个字解读出来为“八牛”便是“朱”,“泅水不涤、有血无头”解读出来为“无头的有、血字”便是“器日和皿,以及偏旁部首“三点水”,这两种说法合起来便是一个“温”字。
看到这里便不难发现,袁天罡的16个字暗指就是“朱温”,唐朝末年朱温的确取代了唐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后梁”,是为后梁太祖。
朱温篡唐史
话说,唐朝末年发生过两次大的军事动乱,其一便是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其二便是唐僖宗时期的黄巢起义,直接奠定了大唐覆灭的命运,朱文便是黄巢的旧将。
黄巢起义前中期非常顺畅,起义军一路从北打到南、从南打到北,最终将唐僖宗赶出了长安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不过,进入长安城后黄巢的性情大变,他不再以老百姓的利益为主,而是沉迷于享乐主义。
当唐僖宗安稳下来之后开始对黄巢进行反击,黄巢的种种作为使得他早已丧失了民心,唐僖宗的反击势如破竹将黄巢义军打得一溃千里,最终黄巢被唐军所杀。
黄巢被唐军斩杀之前一直在奋力抵抗,双方都已经对峙到了极限,也就在这个时候朱温突然背叛了黄巢,这才使得唐军率先打破了局面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朱温带着投名状投靠唐僖宗时后者非常高兴,甚至还给他赐名为朱全忠,意思就是忠心君王、忠于国家的意思,但他却不知道朱全忠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掌握军政大权的朱温顺势而起,他先是击溃了挟持天子的宦官集团,随后扶持唐昭宗重新掌握大权。只是,朱温也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不久后便杀了唐昭宗令立哀帝为皇帝。
唐哀宗哪里是朱温的对手,很快就被朱温逼迫禅让,后梁才得以建立。
袁天罡的预言中提到“荡荡中原”和“有血无头”八个字,这八个字便暗示朱温会逐鹿中原,而有血无头则代表他本人残暴、滥杀成性。
登基称帝之前,朱温曾制造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马驿之祸,这一场军事政变将唐朝的文武百官几乎屠戮殆尽,李唐的皇室子孙也被杀的不剩几人,可以说是一场充满血腥的动乱,比玄武门之变还要残忍。
截止到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袁天罡在《推背图》中的预言完全实现了,只可惜唐太宗虽然知道了“猪上树时”四个字,却不懂其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