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夏朝疆域范围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流传历史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主要讲述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最终获得了胜利的故事。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而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
讨伐三苗
禹治水有功,随后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禹屡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
建立王朝
相传尧、舜、禹时,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
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起兵谋反失败。
随后东夷有穷氏部落西进,东夷族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
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
内乱不止夏朝亡国
继位之后的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边逃边战,最终败于有娀氏旧址。
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在亳称“王”。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灭亡。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部分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 。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
对夏朝是否存在有一定争议
由于流传下来的与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一些历史学家、文人等否认夏朝的存在,夏朝不存在,夏朝文字也就不存在了。
虽然至今还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发现夏朝文字,但是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