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64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8:21

编辑|米勒尔的猫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几经坎坷登上皇位,建立武周政权,只为了待她将来年老后,能够让武家后人执掌江山。

然而,原本有意传位于侄子武三思的武则天,最终却萌生了“还江山于李唐”的想法,退位成皇太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武则天甘愿将辛苦争来的权力拱手相让?

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巩固皇权,不惜运用各种手段疯狂打压和自己唱反调的大臣,李氏宗族则是她的重点打击对象。

这之后,武则天又陆续颁布诸多政策,将唐朝进一步推向盛世巅峰,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当这位励精图治的女皇帝步入晚年时,却被一个问题给难住了。

原来,随着武则天年事渐高,立储一事也摆在了她的面前。按照继承顺序,而当时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也确有两个人选,即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和庐陵王李显

李显是武则天的亲儿子,按照继承顺序理应是最有资格的那个,但武则天却因为此前的恩怨而不敢传位于他。

想当初为了称帝,防止李唐一脉夺走江山,武则天曾亲手废掉了李显的地位。这件事让母子俩结下了梁子,而武则天又不愿让李唐当政,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而且,比起儿子李显,那时的武则天更器重侄子武三思。可惜她识人不准,武三思的表现属实是差强人意,无法适任皇位。

再去看其他武家后人,他们虽享受武则天的荫庇,但却并不珍惜,反而不断滋生丑闻。比如武则天的外孙罔顾人伦,同年老体衰的外祖母通奸,还曾强占表妹太平公主的女仆。

应当将皇位传给何人,成了武则天心中的一大难题。自掌权之日起,她就一直在和李唐势力明争暗斗,对武家人各种提拔重用,可武家人的表现实在令她失望。

如此一来,能继承大统的就只剩下武则天的儿子李显。但这也是武则天顾虑最深的地方,因为她明白,一旦李显称帝,自己先前的所有努力便会付之一炬,死后名节也将不保。

武则天多少还是不甘心,比起还位李唐,她更愿让侄子武三思成为继任者。毕竟都是自家人,待她退位后也不会受到威胁。

可眼下,武家后人早已是丑闻缠身,让武三思或者其他武家人即位,只怕武则天百年之后也难逃任人唯亲的骂名。

更何况,在母权制宣告彻底消亡后,女性登基称帝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早已不复存在。武则天是通过宗教为自己皇权背书的,但终归抵不过时代大潮,最终还是要回归父权的。

一面是武家侄子,另一面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这二者之间,武则天陷入了漫长纠结。就在这时,狄仁杰的一番话,为她点明了方向。

狄公进言 豁然开朗

狄仁杰是拥唐派的代表之一,《新唐书》和《旧唐书》中,也都有意将其塑造为一个效忠李唐的臣子形象。不过相较于那些激进的拥唐派,狄仁杰的做法要理智许多。

狄仁杰看出了武则天的顾虑,她不甘还位李唐,但又担心自家人即位后难成大器。于是,他委婉的向武则天进言:

“姑侄与子母孰亲?陛下若是选儿子当太子,待您百年之后,他一定会把您放进宗庙祭祀。但若是换做侄子,他又怎会为姑姑到寺庙焚香祭拜呢?”

而在《新唐书》中,对此事也确有相似描述——“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

狄仁杰的话直中要点,他站在亲情角度上劝说武则天归还政权于李唐,其实也是在委婉的表态自己是拥护李唐一脉的。

同时,狄仁杰的劝谏将另一个亟待商榷的问题摆在了武则天面前。当百年之后,武则天在宗庙里被祭祀时,应当以怎样的身份存在呢?是女皇,还是唐高宗的武皇后?

武周王朝是武则天一手建立起来的,但若是由武三思继承嗣君,如何在宗法上祭祀武则天便成了阻碍。虽然大权依旧在武家手中,但武三思又是否会将自己的姑姑尊为皇妣?

两相对比之下,将权力还给李氏子孙无疑是明智之举。一方面,传位庐陵王李显能够凸显亲情,修复母子俩此前的关系裂缝;而且即便武则天退位,她也依旧是李氏承认的皇后。

而武则天本人也心知肚明,尽管当下的自己享有威望,文武百官明面上不跟她叫板,但私下里都倾向于李唐皇室。毕竟大家都清楚,唐朝的江山当初就是李氏辛苦打下来的。

当然,除了从人伦亲情的角度考虑,当时大环境下所盛行的“思唐”之风,同样也是促使武则天传位李显的成因之一。

武周时期,武则天为巩固皇权,不惜大举提拔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其任人唯亲的弊端尤为凸显。岑仲勉曾如是评价道:

“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尽管武则天当政后,对官制等上层政治制度和礼法实施了诸多改革举措,但兵制却并依旧是府兵制。加之武则天在用人和施政方面的错误,便引发了百姓的逆反心理。

久而久之,在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下,以“反武复唐”为目标的起义开始层出不穷。武则天逐渐失去民心,而她在对外关系上的接连失误,更是让武家备受世人诟病。

不论是武延秀和亲,还是后来的“营州事变”,支持李唐的势力在人民拥护下越发兴起,而武则天也在变故中看清了武家子侄难成大器的事实,从而对武氏继位彻底死心。

女帝故去 李显即位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以宠臣张易之张昌宗谋反为名,发动了“神龙革命”,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太子李显,自此武周王朝结束,唐朝复辟。

武周王朝的落幕,是历史所趋。武则天将政权归还给李唐一脉,既解决了她故去后的祭祀问题,也保住了最后的体面,得以受到李氏后人的尊敬和缅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建文皇帝朱允炆真的被大火烧死了吗?明史都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至此靖难之役结束,朱允炆的作死之旅也画上了句号。有人说,如果朱允炆赢了靖难之役,那明朝有可能成为继秦、隋之后第三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为了明朝初年最大的疑团,我们至今谈到也津津乐道。明惠帝 朱允炆朱允炆是不是被宫中大火烧死了宫中大火,朱允炆不知所踪。世人普遍认为火中焦尸不是他

  • 官家小姐首选,葵口龙纹镜,尽显唐代盛世风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阅栀前言唐代葵口龙纹镜是唐代铜镜中一种非常的类型,其形制以葵花形为基础,镶嵌有雕刻精美的龙纹和其他装饰纹饰,常常被用作贵族珍藏品或礼品赠送。一、形制演变1.初期阶段唐代初期的铜镜多呈圆形或方形,表面装饰图案相对简单。随着制镜工艺的不断发展和镜子用途的多样化,唐代中后期出现了更多形制的铜镜。葵口

  • 唐诗闲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李白也是想当官的,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目的是什么呢,显然,他是想在仕途有点收获的,而且他确实也杀过人,确实也武功高强,他的理想大概是想成为一个匡扶社稷的武官,毕竟硬件不错。这个理想支撑着李白好久,只是他一直都得不到机会,他曾经谒见过宰相张说,也曾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

  • 江西铅山:航拍河口镇柴家埠,明代首辅费宏长眠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铅山人来说,费宏可是铅山人的骄傲。费宏曾三次入阁辅政,两为首辅。他还亲自主持在铅山河下游筑坝修渠引水进入沙湾市(今河口镇),即惠济渠工程;二是大力支持在铅(山)弋(阳)边境的弋属双港河段,砌坝并开渠引水灌溉两县毗邻地带的大片农田,即新城坝工程。费宏无疾而终,世宗皇帝闻讣,念费宏忠心为国,历成化、

  • 大明靖难之役,朱棣凭何以弱胜强,最终登基开创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起兵靖难大结局,明朝朱棣是如何失败的,朱棣如何发动靖难之役夺位

    首先是从血缘上来说,明初的藩王大多都是朱棣的亲兄弟,论亲近程度自然是强过侄子朱允炆。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时,周王、宁王等诸王就曾直接联系朱棣,向其诉苦或投诚。要知道,藩王是明初最为强大的势力,可这个势力不仅对朱棣无效,还是强援。正所谓“打虎亲兄弟”,当势单力薄的朱允炆对上有着多个藩王支持的朱

  • 少年康熙:赫舍里芳儿为玄烨付出了所有,却赢不了他心中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赫舍里芳儿是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京城中有名的四全姑娘,满洲第一美女,满洲第一才女。出身高贵,样样出挑,似乎把天下所有赞颂女子的词汇放在她身上都毫不为过。索尼没有男孙,只有芳儿这一个孙女,自然是整个家族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而她从小就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不服输,立志不输给这世间的任何一个男儿。还未出嫁的

  • 他是明朝历史上有数的明君,是可以和西汉文景二帝比肩的帝王,唯一不足的是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德文景,明朝十大最强明帝,明朝唯一一个被抓住的皇帝

    古人对九和五,有着崇高的敬仰,因为这都是天子的尊荣。而明宣宗正好处在五上,于是寓意就不一样了,必定这表达的是帝王性质,朱瞻基不用想也知道怎么做了。因为皇帝也想名流千古,而明君不用人传颂,就能够名扬天下通后世,明宣宗怎么不想要。明仁宗朱高炽,本身就是有才德的君主,可惜因为身体原因,又加上太好女色,登上

  • 索尼力谏清圣祖亲政并让索额图担任其贴身侍卫坚定圣祖除鳌拜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为了预防多尔衮专政这样的情况再度出现,清世祖在与他的母亲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孝庄太后商议之后,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和鳌拜,由这四人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处理政务,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起初,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济”,但是原本排名四人最后

  • 康熙王朝:蓝齐格格深爱李光地,后来为何又说李光地配不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光地妻子,李光地生平简介,康熙王朝关于李光地的片段

    原来,蓝齐格格是康熙和容妃娘娘的女儿。因为蓝齐格格年纪轻轻,深受康熙的喜爱,康熙视他为掌上明珠。但是蓝齐格格最后的下场是非常悲惨的。她的丈夫被杀,她一个人直到死。蓝齐儿一生经历了两个男人,一个是康熙的尊臣李光地,一个是她的丈夫葛尔丹汗。蓝齐格格原本深爱着李光地,为何后来却说李光地配不上她?这件事是从

  • 一口气看完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子孙无论承袭多少代,依然是铁帽子王。2.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17岁时便随皇太极征明朝、伐朝鲜,皇太极死后,他与代善拥立顺治帝即位,此后,多尔衮指挥清军入主中原,迁都北京后,被顺治帝晋封为皇父摄政王,从此,多尔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如同皇帝,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