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皇帝朱允炆真的被大火烧死了吗?明史都说不是!

建文皇帝朱允炆真的被大火烧死了吗?明史都说不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1/21 11:15:24

至此靖难之役结束,朱允炆的作死之旅也画上了句号。

有人说,如果朱允炆赢了靖难之役,那明朝有可能成为继秦、隋之后第三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为了明朝初年最大的疑团,我们至今谈到也津津乐道。

明惠帝 朱允炆

朱允炆是不是被宫中大火烧死了

宫中大火,朱允炆不知所踪。世人普遍认为火中焦尸不是他,《明史》中也明确提出朱允炆出逃的可能性,且南京明故宫地下的密道确实存在,关于朱允炆出逃的说法有很多。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本纪·卷四》

由此看来,朱允炆极有可能出逃了。

朱元璋真的知道后来发生的这些事,已经提前为朱允炆留好后路了吗

其中,朱元璋事先为朱允炆准备好袈裟、剃刀、密道的说法,广为流传,但杜撰的可能性极高。

明太祖 朱元璋

朱元璋杀尽功臣名将,要的是明朝顺利传承,他绝对不想儿孙兵戎相见,在他死前,朱棣就已经是诸王之长了(秦王于洪武二十八年死,晋王洪武三十一年死),而且他功劳大,能力强,如果朱元璋觉得朱棣将来会反,那直接传位朱棣就可以稳定江山,或者心狠手辣直接解决朱棣,岂不是更省心罢了。(而不是现在叔叔和侄子争的你死我活,自己还要为孙子留下生路)

明成祖 朱棣

朱元璋儿子二十六个,孙子近百,怎会为了一个孙子而不要其他儿孙了,赞同这种说法的人太高估朱允炆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了。汉初吕后可以为了儿子刘盈筹谋一切,因为刘盈是她唯一的儿子,但同时,刘盈只是刘邦众多儿子的一个而已。

朱允炆究竟去往何方

史料记载,朱棣疑似水陆两路追查朱允炆下落,即郑和下西洋和胡灐寻访张三丰,时至今日,依然只是疑似,除了自焚说,朱允炆的具体去向还有泉州出海说、三清山入道说、东明寺、大观堡龙池寺为僧说等。是否是当地为了发展旅游业而编造,有待考证。

郑和下西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

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明史·本纪·卷四》

明清两代为朱允炆多次更改谥号,清乾隆年间为其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朱允炆和刘盈都是惠帝,刘盈虽文弱,但懂得萧规曹随,比朱允炆强多了。

本可以安稳地做个守成皇帝,非要跟着文臣儒生,不切实际地推翻自己爷爷朱元璋留下的各个政策制度,最后也以自己落魄出逃,失去江山为代价画上了个句号。

到底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千秋大计误了朱允炆还是朱允炆误了爷爷的千秋大计,朱棣给了二者最好的一个解释,朱元璋为朱允炆安排的这个千秋大计——成功地帮朱棣上了位。也因此让大明继续绵延二百余年基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官家小姐首选,葵口龙纹镜,尽显唐代盛世风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阅栀前言唐代葵口龙纹镜是唐代铜镜中一种非常的类型,其形制以葵花形为基础,镶嵌有雕刻精美的龙纹和其他装饰纹饰,常常被用作贵族珍藏品或礼品赠送。一、形制演变1.初期阶段唐代初期的铜镜多呈圆形或方形,表面装饰图案相对简单。随着制镜工艺的不断发展和镜子用途的多样化,唐代中后期出现了更多形制的铜镜。葵口

  • 唐诗闲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李白也是想当官的,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目的是什么呢,显然,他是想在仕途有点收获的,而且他确实也杀过人,确实也武功高强,他的理想大概是想成为一个匡扶社稷的武官,毕竟硬件不错。这个理想支撑着李白好久,只是他一直都得不到机会,他曾经谒见过宰相张说,也曾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

  • 江西铅山:航拍河口镇柴家埠,明代首辅费宏长眠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铅山人来说,费宏可是铅山人的骄傲。费宏曾三次入阁辅政,两为首辅。他还亲自主持在铅山河下游筑坝修渠引水进入沙湾市(今河口镇),即惠济渠工程;二是大力支持在铅(山)弋(阳)边境的弋属双港河段,砌坝并开渠引水灌溉两县毗邻地带的大片农田,即新城坝工程。费宏无疾而终,世宗皇帝闻讣,念费宏忠心为国,历成化、

  • 大明靖难之役,朱棣凭何以弱胜强,最终登基开创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起兵靖难大结局,明朝朱棣是如何失败的,朱棣如何发动靖难之役夺位

    首先是从血缘上来说,明初的藩王大多都是朱棣的亲兄弟,论亲近程度自然是强过侄子朱允炆。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时,周王、宁王等诸王就曾直接联系朱棣,向其诉苦或投诚。要知道,藩王是明初最为强大的势力,可这个势力不仅对朱棣无效,还是强援。正所谓“打虎亲兄弟”,当势单力薄的朱允炆对上有着多个藩王支持的朱

  • 少年康熙:赫舍里芳儿为玄烨付出了所有,却赢不了他心中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赫舍里芳儿是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京城中有名的四全姑娘,满洲第一美女,满洲第一才女。出身高贵,样样出挑,似乎把天下所有赞颂女子的词汇放在她身上都毫不为过。索尼没有男孙,只有芳儿这一个孙女,自然是整个家族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而她从小就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不服输,立志不输给这世间的任何一个男儿。还未出嫁的

  • 他是明朝历史上有数的明君,是可以和西汉文景二帝比肩的帝王,唯一不足的是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德文景,明朝十大最强明帝,明朝唯一一个被抓住的皇帝

    古人对九和五,有着崇高的敬仰,因为这都是天子的尊荣。而明宣宗正好处在五上,于是寓意就不一样了,必定这表达的是帝王性质,朱瞻基不用想也知道怎么做了。因为皇帝也想名流千古,而明君不用人传颂,就能够名扬天下通后世,明宣宗怎么不想要。明仁宗朱高炽,本身就是有才德的君主,可惜因为身体原因,又加上太好女色,登上

  • 索尼力谏清圣祖亲政并让索额图担任其贴身侍卫坚定圣祖除鳌拜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为了预防多尔衮专政这样的情况再度出现,清世祖在与他的母亲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孝庄太后商议之后,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和鳌拜,由这四人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处理政务,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起初,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济”,但是原本排名四人最后

  • 康熙王朝:蓝齐格格深爱李光地,后来为何又说李光地配不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光地妻子,李光地生平简介,康熙王朝关于李光地的片段

    原来,蓝齐格格是康熙和容妃娘娘的女儿。因为蓝齐格格年纪轻轻,深受康熙的喜爱,康熙视他为掌上明珠。但是蓝齐格格最后的下场是非常悲惨的。她的丈夫被杀,她一个人直到死。蓝齐儿一生经历了两个男人,一个是康熙的尊臣李光地,一个是她的丈夫葛尔丹汗。蓝齐格格原本深爱着李光地,为何后来却说李光地配不上她?这件事是从

  • 一口气看完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子孙无论承袭多少代,依然是铁帽子王。2.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17岁时便随皇太极征明朝、伐朝鲜,皇太极死后,他与代善拥立顺治帝即位,此后,多尔衮指挥清军入主中原,迁都北京后,被顺治帝晋封为皇父摄政王,从此,多尔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如同皇帝,但不

  • 清史:多尔衮有3次机会当皇帝,却没能抓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626年,征战沙场数十年,未曾遭遇惨败的努尔哈赤,居然被刚出道的小将袁崇焕吊打一顿,据说还受了重伤,郁郁而终。“后金”没有册立储君的传统,褚英被杀,代善出局后,努尔哈赤实行“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多尔衮也是议政贝勒之一。此时,理论上多尔衮也是“后金”大汗的候选人。许多清宫剧中,都说皇太极抢了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