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西铅山:航拍河口镇柴家埠,明代首辅费宏长眠于此

江西铅山:航拍河口镇柴家埠,明代首辅费宏长眠于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1/20 20:56:20

对于铅山人来说,费宏可是铅山人的骄傲。费宏曾三次入阁辅政,两为首辅。他还亲自主持在铅山河下游筑坝修渠引水进入沙湾市(今河口镇),即惠济渠工程;二是大力支持在铅(山)弋(阳)边境的弋属双港河段,砌坝并开渠引水灌溉两县毗邻地带的大片农田,即新城坝工程。

费宏无疾而终,世宗皇帝闻讣,念费宏忠心为国,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帝,乃有功老臣,遂赐费宏为太保,辍朝一日,亲自制谕三道祭,率三品以上官员至费府悼念。并派宰相夏言护送灵柩返归费宏故里,按九千岁礼仪敕葬。死后谥文宪,归葬故里铅山横林(今河口镇柴家埠)。

费宏葬地建筑由工部负责营造,计有牌坊、华表、石人、石马、石羊、石狮、石虎等,墓碑镌刻“诰授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赐文宪公费宏墓”。(丁铭华 摄)

晚霞万道霞光洒大地

柯援生 摄

柯援生 摄

柯援生 摄

柯援生 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靖难之役,朱棣凭何以弱胜强,最终登基开创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起兵靖难大结局,明朝朱棣是如何失败的,朱棣如何发动靖难之役夺位

    首先是从血缘上来说,明初的藩王大多都是朱棣的亲兄弟,论亲近程度自然是强过侄子朱允炆。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时,周王、宁王等诸王就曾直接联系朱棣,向其诉苦或投诚。要知道,藩王是明初最为强大的势力,可这个势力不仅对朱棣无效,还是强援。正所谓“打虎亲兄弟”,当势单力薄的朱允炆对上有着多个藩王支持的朱

  • 少年康熙:赫舍里芳儿为玄烨付出了所有,却赢不了他心中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赫舍里芳儿是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京城中有名的四全姑娘,满洲第一美女,满洲第一才女。出身高贵,样样出挑,似乎把天下所有赞颂女子的词汇放在她身上都毫不为过。索尼没有男孙,只有芳儿这一个孙女,自然是整个家族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而她从小就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不服输,立志不输给这世间的任何一个男儿。还未出嫁的

  • 他是明朝历史上有数的明君,是可以和西汉文景二帝比肩的帝王,唯一不足的是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德文景,明朝十大最强明帝,明朝唯一一个被抓住的皇帝

    古人对九和五,有着崇高的敬仰,因为这都是天子的尊荣。而明宣宗正好处在五上,于是寓意就不一样了,必定这表达的是帝王性质,朱瞻基不用想也知道怎么做了。因为皇帝也想名流千古,而明君不用人传颂,就能够名扬天下通后世,明宣宗怎么不想要。明仁宗朱高炽,本身就是有才德的君主,可惜因为身体原因,又加上太好女色,登上

  • 索尼力谏清圣祖亲政并让索额图担任其贴身侍卫坚定圣祖除鳌拜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为了预防多尔衮专政这样的情况再度出现,清世祖在与他的母亲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孝庄太后商议之后,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和鳌拜,由这四人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处理政务,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起初,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济”,但是原本排名四人最后

  • 康熙王朝:蓝齐格格深爱李光地,后来为何又说李光地配不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光地妻子,李光地生平简介,康熙王朝关于李光地的片段

    原来,蓝齐格格是康熙和容妃娘娘的女儿。因为蓝齐格格年纪轻轻,深受康熙的喜爱,康熙视他为掌上明珠。但是蓝齐格格最后的下场是非常悲惨的。她的丈夫被杀,她一个人直到死。蓝齐儿一生经历了两个男人,一个是康熙的尊臣李光地,一个是她的丈夫葛尔丹汗。蓝齐格格原本深爱着李光地,为何后来却说李光地配不上她?这件事是从

  • 一口气看完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子孙无论承袭多少代,依然是铁帽子王。2.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17岁时便随皇太极征明朝、伐朝鲜,皇太极死后,他与代善拥立顺治帝即位,此后,多尔衮指挥清军入主中原,迁都北京后,被顺治帝晋封为皇父摄政王,从此,多尔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如同皇帝,但不

  • 清史:多尔衮有3次机会当皇帝,却没能抓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626年,征战沙场数十年,未曾遭遇惨败的努尔哈赤,居然被刚出道的小将袁崇焕吊打一顿,据说还受了重伤,郁郁而终。“后金”没有册立储君的传统,褚英被杀,代善出局后,努尔哈赤实行“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多尔衮也是议政贝勒之一。此时,理论上多尔衮也是“后金”大汗的候选人。许多清宫剧中,都说皇太极抢了多尔

  • 大清全部灭亡,陕甘总督升允仍领兵征战,几乎奠定溥仪的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林升允,金升允个人资料,升允后人好吗

    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一腐朽没落的体系注定会被清扫在旧纸堆里。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列强以枪炮开启大清国门,中国由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识之士揭竿而起,以孙中山先生为首,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封建帝制结束。清朝虽已覆灭,但多年封建帝制印记仍使很多大臣很难接受清朝覆亡,仍对清朝进行斗争,如陕甘总督升允

  • 曾国藩面对的对手太强,才是其为什么不敢起兵推翻满清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四句名言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些想当然,像曾国藩这样有雄韬伟略的人,对于是否起兵推翻满清,相信是一定会有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历史的抉择的。本文将从曾国藩的三个主要对手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曾国藩为什么宁愿裁撤湘军,也不愿意起兵造反。曾国藩画像首先,我认为曾国藩不起兵造反,主要是因为其三个主要的对手,慈禧太后

  • 一缕清风,代代相传:淮军将领宋先聘事略(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氏宗谱》因而良好淳朴的家风,对于他兴办团练及抗日、抗法保台的影响甚为关键。据《宋氏宗谱》记载,宋先聘“生平慷慨磊落不羁,遇事多举大纲遗细节……素豪以乐善好施著至”。此外,他“轻财仗义,辄不靳重貲济士之阨困。故士穷窘,多委命焉。是以食客之盛,有古孟尝君风。”由此可以看出,他为人仗义,淡薄名利,不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