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太子杨勇的废立事件并不简单,背后是隋朝政治路线的转变

隋太子杨勇的废立事件并不简单,背后是隋朝政治路线的转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34 更新时间:2024/2/8 4:06:23

首先,当年十月,皇太子杨勇被废,仅一个月后文帝次子杨广被拥立为太子;其次,废立事件刚刚尘埃落定,宰相高颎便遭罢免,取而代之的是杨广的拥趸杨素

(隋文帝剧照)

高颎与杨勇的倒台,杨广与杨素的联袂登场,必然存在互相联系。而纵观隋王朝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上述一系列事件,实际上是代表了隋王朝全新的政治动向,即由杨勇、高颎主张关中本位路线到杨广、杨素力推在包括江南在内更广阔的基础上重新构筑权力,或实施积极主动的东亚政策的转变。

何为关中本位路线

据统计,公元589年隋朝平定南陈时共动员了518000人,其主力为正规府兵。陈朝的灭亡,代表着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不再需要庞大的军队。因此,府兵制改革迫在眉睫,文帝雷厉风行。具体改革如下:

一、停止兵籍,全部统一为民籍。

二、保留旧有军府之制及其所属的兵士。

三、废除在旧北齐地区及与陈朝作战前线地区及为巩固北方防线而新置的军府。

这样一来,情况就很明朗了,因为不在裁撤范围的老军府都集中在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即西魏或北周时期设置的军府。这就是以时任宰相高颎为首的关陇集团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背景,以集中关中地区的军府的强大兵力为后盾,隋文帝从“关中本位”的立场出发,构建了统治全国的基本体制。

杨勇被废的原因

事实上,政治头脑简单、唯父命是从,且自觉高枕无忧的皇太子杨勇就是“关中本位”体制的坚定拥护者。但是,随着隋朝的蓬勃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文帝的雄心壮志被激发,最初的施政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即弱化关中本位,谋求亚洲中心的大国地位。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牛刀小试,派五子汉王杨谅率30万大军远征高句丽。战争的起因是高句丽侵犯辽水之西的隋境,结局是隋军惨败,但这场战争对隋文帝来说很有必要。

隋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轻敌、草率、大水、瘟疫、风暴、粮食供应不足等,不一而足。而主持整个军事行动的高颎是极力反对的,换言之高颎是被迫上阵的。即便如此,高颎“事前声明式”的反对并没有成为他推脱责任的依据,反而被迫又承担了失败的主要责任,这也为他不久的下台埋下伏笔。而置身事外的杨勇也不能幸免,他一脸茫然的无辜并不能成为护身符,因为遭受挫折的隋文帝会将旁观者当做隔岸观火的庸碌之辈。

(杨勇剧照)

但是隋文帝并没有马上废黜杨勇,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不过皇后独孤氏很快将理由送上了门儿,甚至还如法炮制了高颎的下台,这个理由就是俗不可耐的桃色事件。独孤皇后不仅人漂亮、出身显赫,而且善妒忌、有着男女关系方面的洁癖,还别出心裁的倡导一夫一妻制。而杨勇恰好朝三暮四,生活极不检点,这与母亲的性情是背道而驰的。

杨勇不仅妻妾成群,而且非常宠幸一位叫做云氏的女性,真正的太子妃元氏却备受冷落。不久,元氏去世,死因成迷,这一切引起了独孤皇后的强烈不满。看到有机可乘的杨广马上跑前跑后,煽风点火,并处处以洁身自好的君子面貌示人,致使母亲产生了废长立次的想法。事实上,杨广的荒诞较哥哥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巧于伪装罢了。

(杨广剧照)

而就在同一时期,高颎也犯了晚节不保的错误。原来高颎的妻子去世时,文帝劝他续弦再娶,没想到高颎声泪俱下地跪在文帝面前说:“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妾,非臣所愿。”然而不久便传出了高颎喜得贵子的消息,原来他的爱妾生下一个男孩。独孤皇后认为高颎不仅欺君罔上,而且践踏了文帝的善意,遂力主文帝罢免高颎。文帝惧内,充其量也就是半个当家人,正好顺水行舟。

隋文帝选立杨广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杨广外表忠厚,内心诡诈,先是取悦母亲独孤氏,然后除掉高颎,赶走长兄,继而成功取得太子之位。而如果去仔细观察杨广的发迹过程,我们可以有意外的发现,即杨广对江南情有独钟,而且与南朝系统人物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最直观的表现在于,杨广的正妻就是后梁明帝之女萧氏,从这点上看,势必给隋文帝将要经略江南的意图实现无缝衔接。

(杨广与萧氏剧照)

另一个方面,杨广似乎投父所好,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接触当地高僧,并将一位叫做“智顗”的大师尊崇备至。隋文帝从小在般若寺长大,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而目杨广从扬州大总管的立场出发,企图通过佛教来笼络掌控旧南朝系统人心的政治目的又与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隋文帝此举在于立足关中,稳定江南,然后寻求地缘扩张,巩固隋朝的大国地位。而在文帝看来,能继承自己衣钵的并不是以长子杨勇及高颎为代表的“因循守旧”的关陇贵族集团,而是雄心勃勃且不甘人后的次子杨广及杨素为代表的南朝系统。所以,杨广最终登上太子之位,并不是简单的兄弟之争,其背后蕴藏的细节因素同样不能忽视。

结语:隋文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非凡人物。首先,隋文帝建立的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乱以来长达四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统一国家的雏形。其次,他创立的《开皇律》成为唐朝编写律法的蓝本,使得唐律在隋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遂形成一部可媲美《罗马法》的经世大典——《唐律疏议》,足以垂范后世,传为圭臬。再则,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是继周朝的世卿世禄制、秦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之后在选拔人才方面最为公平、完善的新举措。

此后,中国封建社会一千多年文化政治的发展都是以科举制度为载体,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使社会畸形发展的桎梏。但是,隋文帝后期政治路线的转变有些唐突、急功冒进,或者是选择了错误的继承人。杨广继位后,很透彻的执行了文帝的政治路线,而且用力过猛。比如,开运河、下江南、三征高句丽等,件件声势赫奕,致使自己获得了一个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的暴君形象,最终也败光了父亲创下的基业。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娥的能力使宋仁宗将其立为皇后,其多次流露出称帝之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刘娥,一个普通的二婚民女,能够吸引赵光义第三子襄王赵恒的关注,并为他隐忍15年,足不出户,最后一步步成为皇后、太后,可见,她是有大智慧的。历朝历代对于女人干政都是严防死守,但是,哪朝哪代都会有太后临朝听政。秦有宣太后,汉有吕太后,清有慈禧太后,唐朝武则天更是直接称帝了。在宋朝,刘娥就是第一个临朝称制

  • 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严重,货币政策和修黄河直接引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灭亡大致有这么几个因素:一、元朝上层的统治阶级皇位争夺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元英宗硕德八剌于南坡之变被刺杀后,皇位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元文宗图贴睦尔与天顺帝阿剌吉八在各自势力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席卷了整个北方,统治阶级内讧的加剧,导致社会极其动荡,此时再加之自然灾害,元朝已经露出灭亡的苗头。二、民族

  • 朱元璋的名号明朝多厉害,逝世多年之后,还能吓退20万雄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元璋的几大名将,明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士都有谁,明朝朱元璋有多强大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他的很多亲人都是被饿死的。面对统治者的腐朽和贪婪,彻底的激怒了朱元璋。就算是他出家做和尚,都不能很好地活下去。为了生活,为了报仇,最终朱元璋加入了义军。一路的南征北战,终于打败了当时的各路诸侯。最终,成功的当上皇帝。因为朱元璋非比寻常的经历,同样造就了他狠辣无情的性格

  • 为什么王阳明被后人高度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阳明为何不被推崇,哪个日本人推崇王阳明,王阳明值得推崇吗

    如果仔细审视王阳明的事迹贡献,我们就不难理解他被后人高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知行合一。回顾王阳明的一生,他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文臣而能领兵打仗,且平定宁王朱宸濠、江西盗贼、广西土司叛乱,真正算得上文武全才。中国古人一向推崇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在三者中最难的还在于立功,这也是古代诗歌里有许多抑

  • 探究唐代女性发型和妆容的变化,看国力强弱,如何影响女性审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通常被认为是我们历史上最繁荣和文化最丰富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女性的发型和妆容特别精致华丽,展示了社会的审美发展。唐代的女性化妆的特点是色彩丰富,包括花发夹、胭脂、黄色粉末和面部贴片等物品。发型同样复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富裕和社会稳定。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唐代女性发型和妆容的发展,探讨唐朝社会

  • 马皇后出殡那天,雨下个不停,朱元璋怒道:雨不停,你们都去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十分清贫,曾经因为无衣无食而不得不当乞丐和和尚。即使这样,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也没有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反而将她封为皇后,对她十分依赖和敬爱,直至死亡将他们分开。 芳魂已逝 音容犹在 洪武十五年八月,孝慈皇后马氏去世,年仅51岁。朱元璋对此十分难过,几乎食不下咽、寝不安眠。不过,

  • 从岳飞的仕途历程说起,浅谈南宋武官的升迁资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对岳飞元帅的称谓是错误的 人们对岳飞的历史认知,往往来源于《说岳全传》等小说、评书和戏曲中的虚构故事,这里面有很多不符合真实历史之处,却被以讹传讹,弄假成真,关于岳飞的称谓,就是最好的例子。岳飞在这些小说、评书和戏曲里被称之为“岳元帅”。但真实的历史上,宋朝授予元帅官衔者,却是寥寥无几。例如北宋

  • 从岳飞第四次北伐,浅谈宋高宗的怕败惧胜心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剧照 金朝撕毁合约,突袭侵占宋朝河南之地 宋朝和金朝订立合约后,金朝归还的黄河以南的土地,宋高宗并没有派重兵把守。“中兴四将”等各路大军都是原地驻守,河南之地基本上是不设防,这就给了金朝撕毁合约,进攻宋朝创造了机会。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名将完颜兀术得到金熙宗支持,在“盟墨未干”的情况

  • 从岳飞第一次北伐,浅谈宋高宗对金国外交的怯战心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剧照 岳飞第一次北伐前宋高宗的心态如何? 李横北伐失败后,对南宋的打击是很大的,金军夺取了襄阳府、郢州等地,这就让南宋整个长江防线处于崩溃边沿,这个长江防线巨大的缺口,可以让金军能顺着长江东下,时刻威胁着南宋都城临安。(事实证明,后来在元朝灭宋的路线,就是先占襄阳,后下江南的线路)南宋朝廷这个时

  • 秦琼为什么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带领自己的部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控制住了自己的父皇,他最终夺得了王朝的统治权。但是那一场玄武门之变中帮助李世民夺得江山的最大助手并非李世民的第一武将秦琼,而是尉迟敬德。 很多历史记载中,秦琼都没有跟随李世民来到玄武门,有的记载中也只是他来到玄武门,但是没有参与那一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