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南北朝(四):道教and佛教,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魏晋南北朝(四):道教and佛教,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81 更新时间:2024/1/25 21:24:13

中国,是一个没有国教的民族,应该说,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

因为皇帝已然占去了天之子的名义,谁能盖过天子的名号?

耶稣不行,如来不行、真主也不行,因为那些信仰的天花板是天。

而天,被天之子这个独家冠名商所垄断,天子可不允许竟有人敢抢占自己独有的权利。

是以,在中国生存下来的宗教,必须先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于天子的匍匐姿态,才能够登堂入室,获得普及的机会。

首先有一点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宗教,虽然一开始发源于民间,但它的传播必定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所有的宗教传播,必然离不开统治阶级的信奉与支持,只有借助他们在政治、文化、社会上的支持,宗教才能得到大规模传播,成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宗教。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原,修功德,许以往生乐土,南北朝时兴盛。

道教,生于本土,原是黄老庄言及方术符篆,被改头换面系统化后,成为一门本土宗教,南北朝始兴盛。

佛教的发展离不开佛图澄,道家的发展离不开寇谦之。

这二人,生于不同时代,做的事却是大同小异。

先以玄妙故事取得舆论爆点,再以方术博得统治者眼球,最后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大力推广宗教,往往事半功倍。

宗教于中原地区兴盛,与当时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南北朝时期,毋用说,史上著名的大分裂时期,战乱频发,民众流离,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平头百姓,希冀以宗教的心灵鸡汤解决肉体的苦痛。

统治者需要,借其鬼神之威示以权威,稳固统治。

民众需要,盼救世之主许以未来,安渡余生。

道教的终极是成仙,佛教的终极是成佛,某种程度上来说,契合了当时人们的心境。

当时的大方向是“汉人信道,胡人信佛”。

无他,道教是汉人本土宗教,佛教,是胡人外来宗教。

南方,不管是东晋的延续,不管宋齐梁陈,道教总是在世家追捧中博得一位。

而北方,不管是北魏,还是之后的北齐、北周,血液里流淌着胡人血液的统治阶级,更愿意追捧胡人宗教,佛教。

所以,两家究竟孰高孰低?谁更受欢迎?

答案是,没有。

南朝,汉人为主的道教营地,范缜有作《神灭论》,“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知之形 ”,照样被那个四度舍身入寺的梁武帝远远发去了广州。

而胡人信胡教的北朝,几度灭佛运动差点没把佛教的小火苗吹灭。

北魏太武帝,为了证明自己尊崇儒家正统,在崔浩与寇谦之的影响下虔心信道。 446年,他发动第一次灭佛运动。

东魏-北齐由高家掌权,发家于六镇权力集团的他们,是坚定的反汉化者。是以,北魏道教开始受到打压。555年,高洋建立北齐后,更是强制要求道士剃发入佛。

北魏后期分裂后,西魏-北周的宇文家族胡汉融合很成功,是以,主流政治以儒家为尊,对道佛的态度虽禁止,倒也温柔许多,采取御前辩论的方式,由得儒、道、佛辩论。574年,开始查禁道教、佛教。577北周灭北齐后,开始大范围的禁佛运动。

所以,统治阶级的打压,有用吗?

貌似,好像,有点用。

但,又好像什么用都没有。

佛教与道教,好似一对难兄难弟,被不同的领导喜欢着、憎恶着、拉拢着、排斥着。

佛道两家,就这样被各种BOSS看不惯,又干不掉的样子。

于战战兢兢中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后一个BOSS的用,再被打击,再启用。

如此反复。

中国四大石窟,无不是经过了那个又崇又灭的时代。

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传教僧侣前往中原大地,必先路过河西走廊。是以,这里成为了当时佛教最发达的地区。

莫高窟,从十六国时期开凿,北朝时已颇具规模。

云冈石窟(北魏)、龙门石窟(北魏~唐)、麦积山石窟(后秦~隋),借着北魏孝文帝及冯太后兴佛运动的东风,从官方开始推进,于民间自发行为一起,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

北朝那位被投入黄河的胡太后修建的那座永宁寺,寺中的九层佛塔金盘炫目、光照云表。

北朝开凿千千窟,南朝四百八十寺,谁也不比谁差,全都憋着劲搞事业呢。

南朝的道教相比起来,温和得多。

文人士族占主流的道教信众,与动辄大动灭佛的北朝不同,一个“隐”字,已是宣扬自身,立志最大。

道教,是士族的道教。

及时行乐、逍遥自在成了士大夫逃避现实、避耳人祸的法宝利器。

儒、道、玄、佛不用涉及政治,更不需拉入战场,成了士族逃避现实的迷幻彩衣。(敲黑板划重点,玄学不是道教,是佛家的般若学。)

宗教,不仅是民众需要,统治阶级亦是。

对统治阶级来说,不光是信奉,更是统治的利器,引导民众思想方向的灯塔。不同的统治阶级,需求不同,所以,对道、佛的态度也是孑然不同的。

最终结果是,谁也没干掉谁,他们依附而生,独自成长,成为了横跨以后封建王朝的两大主流宗教,延续至今。

本文由彭豆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五虎上将-留下了哪些后代,谁的后代更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羽 温酒斩华雄、虎牢关战吕布、白马斩颜良、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的武圣关二爷,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共有二子一女。 关平(? ——220年)关羽的长子(演义中为关羽养子)。同关羽一同镇守荆州,败走麦城后中了东吴的埋伏,同父亲关羽一起被擒,被斩于临沮县。后世尊称九天威灵显化大天尊,清朝年间被

  • 关羽死后刘备伤心欲绝,为何张飞死后刘备仅仅说了“噫!飞死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最后一次见关羽,张飞关羽古城相会视频,鸟在笼中关羽不如张飞

    但是要是连续经历巨大的感情冲击,人的感情和思想上就会陷入麻木,虽然内在感情如同火山一样,但在外表来看显得麻木了。在心理学上讲,这就是著名的心理防卫机制的一部分。 关羽败走麦城 刘备在面临关羽之死时就是第一种情况刘备从屡败屡战的丧家之犬,能得以入住益州,整体上靠的就是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的隆中对大战略

  • 黄梅蔡山的传说(八)李白夜宿江心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日,李白来到浔阳地界。站在船头,望见长江之中突兀一座孤山。这山虽不高,但山上却是郁郁葱葱,最显眼的莫过于山腰的一寺院,山顶耸立的一座塔式楼宇。山顶上的楼宇高峻雄伟,直插云天。他问船家,这山是什么山?寺叫什么寺?楼是什么楼?船家告诉他,这山叫蔡山,寺叫峰顶寺,楼叫登峰楼。李白很早就听说过,三百年

  • 你可能不知道!西安有个地方藏有13枚舍利,白居易《长恨歌》在此写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法王塔天宫鎏金铜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唐元和元年(806),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首诗并非作于临潼华清池,而是百余里外的周至仙游寺。近日,西安市周至县仙游寺博物馆正式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仙游寺延续至今已有1

  • 文都教育:英语四级翻译练习之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是唐朝(the Tang Dynasty)的著名诗人。他和他的朋友杜甫是唐代中期 中国诗歌繁盛时期最杰出的两位人物。他一生四处游历,写下了大约 1000 首诗 篇。这些诗堪称是赞美友情、享受大自然和饮酒作乐的模板。他的诗浪漫、豪迈, 想象力丰富。作为一个浪漫主义天才,李白把中国的传统诗歌形式推向

  •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是真的吗?后来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董卓简介,董卓女儿,董卓戏弄貂蝉全部视频

    ?在三国的许多战事当中,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之战可以说是非常有名,也非常奇怪的一次战役。有名是因为这场战役是东汉之乱从帝都洛阳蔓延至天下各州郡的标志,也是各州郡割据势力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在这场战役中还被后世《三国演义》虚构出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战,还衍生出了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情

  •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雕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铜雕艺术品,白居易铸铜像,纪念人物装饰白居易雕塑,户外名人像,曲阳石雕户外铜

  • 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此博弈,如今大山变江南,农产品更是一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简介,三国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图片,大军师司马懿全集免费

    自古以来,陇南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北伐,与司马懿主要对峙的地点就在陇南。邓艾从阴平入蜀攻灭蜀汉,阴平也是属于陇南(现在的陇南市文县)。 陇南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既有高山峻岭,又有峡谷盆地,在古代这里的交通一直很难,难于上青天。时至今日,高铁高速在这一带都要限速,弯道太多了。 当然,

  • 新城公主、懿德太子时代穿什么?溯源千年国风,5套复原款唐代服饰亮相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3月28日,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带来的“回望本来·锦衣霓裳——唐代服饰复原展”在博览会北馆国风服饰展区亮相。此次展出的五套唐代服饰复原展品,从新城长公主墓壁画、赵逸公墓壁画、敦煌莫高窟第9窟壁画、懿德太子墓壁画及胡人牵驼俑等考古发现出

  • 三国时期死的最窝囊的5个大将,张飞只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十大名将张飞之死,三国里面的张飞是怎么死的,三国时期的张飞简历

    今天以史为鉴举5个例子吧!5、典韦? 典韦无论在正史中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是一等一的猛将,顺口溜也是一吕二赵三典韦。 可惜如此一条好汉,却因为曹操好色,睡了张绣的叔母,导致张绣降而复判,典韦为保护曹操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在演义里还有张绣派胡车儿偷走典韦称手武器,让典韦赤手空拳战死,一身武力发挥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