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学到了仙术,会腾云驾雾,成仙了。最后,周穆王活了104岁,西王母来到宫中,带着他一起腾云驾雾上天了。
传说是这样的:周穆王想要学习古时候的黄帝那般,驾着马车游历天下,周穆王此人极为风流倜傥,见识宽广,游历过程中途经西王母所在的昆仑山,在听说西王母是个绝色美女后,就特意前往拜访。周穆王赠送玉璧给西王母以示好,与西王母两人一起游览瑶池,两人聊得极为开心。据说周穆王还在山上立了一座碑,也有说周穆王在山上种了一棵树,不过不管是碑还是树两者都刻着“西王母之山”几个字,借以抒发了他对西王母的感情。
姜太公、齐丁公父子二人相去没多久,周穆王就把姜太公小儿子井叔的国家郑国,给灭了。又过了五十多年,周厉王的儿子郑桓公也建立了郑国,至于是不是井叔当年的封地久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后来郑国迁都于新郑。而井叔的后代郑氏一族,在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后人推测可能被郑桓公家族兼并了。
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是汉武帝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开辟出来的,西周时代,无论是道路、交通工具,还是边疆的民族关系等,都无法使这位穆天子到达荒远的西域。司马迁在《秦本纪》和《赵世家》中记述了穆王西游的事,但在《周本纪》中队此事只字不提,恐怕不是无意疏漏。
周穆王的最大目标就是打击周人的宿敌——西戎(西部戎人的统称)。在周人的发展过程中,西戎一直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周人的后两次迁徙,都是受到义渠戎的威胁所致。周康王时期曾经收拾了一下戎人,将他们赶回了深山。但由于周昭王时期的战略重心在东方,所以戎人又趁机开始骚动。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就留给了周穆王来解决。
考古发掘显示,非子的犬丘位于天水以南的西汉水流域,这里有秦人早期贵族墓地,同时,该地区流行西戎的文化。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可以这么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穆天子传》中穆王的御者造父实际承担了为周人养马的职责。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原理,只有把马匹视作重要生产资料的人群才会具体区分“骥、温骊、骅骝、騄耳……”这些在其他人看来并无不同的马匹。无论造父还是非子,都成为周人固定的马匹提供者。
穆王登昆仑山时,喝的是蜂山石缝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树上的果实,又登上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全部得到了腾云飞升的道术。他之所以还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间出现,是想现身说道,告诉人们修炼的结果。何况穆王喝的是玉石制成的膏浆,吃的昆仑山上的甜雪,还有素莲、黑枣、碧藕、白桔等仙果,怎能不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