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头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寻找西周“豳师”提供重要线索

西头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寻找西周“豳师”提供重要线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3/12/14 13:45:31

发掘全景

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其中陕西旬邑西头遗址成功入选,这是西北大学化遗产学院主持和合作发掘的项目,第五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8年至2022年,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对西头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750平方米,先后发掘南头、鱼嘴坡、尖子、上庙、斜圳五个地点。发现仰韶、龙山、先周、西周、汉唐等各时期遗存,共发掘灰坑650座,墓葬140座,陶窑、房址、灰沟等各类遗迹40余个,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

通过区域性系统调查,结合考古勘探工作等种种证据表明西头遗址是目前泾河流域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商周时期遗址。同时遗址发现的西周大型城址、围沟墓地及多座甲字形大墓,显示了该遗址的高等级特征。

出土器物

旬邑西头遗址

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的西头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以商周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遗址具体地点在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000米的西头村,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距泾河约5000米。

西头遗址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1943年,考古专家石璋如在泾河流域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称其为“南头遗址”。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将该遗址称为“上西头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明确该遗址以商周时期遗存为主体。2017年,西北大学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初步勘探,明确了遗址分布范围和文化内涵,将新确认的遗址称为“西头遗址”。

该遗址考古工作的持续深入,为距今3000多年前人类在泾河流域的聚落形态及周文化起源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依据。

提及发掘过程,西头遗址项目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豆海锋回忆道:“我们第一次对遗址进行挖掘,发现堆积非常丰富,从新石器时代、先周、西周,汉唐至明清时期都有遗存发现。当时我们想到,这么复杂的堆积,这么大的遗址,应该会存在墓地。”

带着这个问题,勘探过程中考古人员结合当地老百姓反映的线索,逐步扩大区域调查范围,探寻到了揭开商周文明的密码。“西头遗址确实存在商周时期遗存连续分布的现象,这个结果完全突破了2017年之前所做的所有调查。”考古人员介绍道。

考古人员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类型学比较,并结合碳十四系列样品测年,建立起了晚商至西周晚期的年代序列,为区域文化演进提供了重要标尺。同时依据资料,将西头遗址年代划分为“孙家”类型(晚商偏早)、碾子坡文化遗存(晚商偏晚)、“混合”遗存(商末周初)、周文化遗存(西周中晚期)等4个阶段。

马坑

殉人38具,布满整个墓道

在西头遗址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大型围沟墓地,围沟内有墓葬近千座,目前已发掘西周墓葬120座,马坑3座。

值得关注的是,墓地内发掘出的3座甲字形大墓。其中,M90为东西大墓,墓道内发现排列有序殉人38具,按照“成排分布”的位置排放,分3层殉埋,布满整个墓道。墓室西侧二层台发现5具殉人,墓室为一棺一椁,墓室底部有腰坑。同时,M90出土了大量海贝、蚌器、铜器残件、原始瓷器残片、骨器、石器、玉器及刻字卜骨等。

“周朝吸取殷商王朝的教训后,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统治思想,‘周公崇尚人文’,一般在墓葬中不实行人殉制度。在西头遗址M90墓葬中发现如此多的殉人,表明这是一座西周时期延续商文化风格的墓葬。我们推测这是由于周王朝在建立初期,把一部分原本分布在河南安阳等地的商人,迁到如今旬邑这个地方,作为守卫该区域的军事力量。根据墓葬及随葬品中出土部分兵器的情况,初步判定该墓葬主人应是在泾河领域负责统筹管理的人群。”豆海锋说。此外,墓室内还发现了带字卜骨残片,见有两字。该甲骨文的发现进一步显示了西头遗址的聚落等级和人群身份的特殊性。

在西头遗址中除了M90,还发掘了M98、M99两座大墓,以及十余座中小墓。M98墓道弧曲,墓室方向与M90相一致,墓室为一棺一椁,墓室二层台残留有大量车马器。M99墓室棺椁扰动严重,墓室西侧出土遗物丰富,包括象牙梳、龙纹漆盘、漆盒、玉器、绿松石及金箔片等。通过出土遗物判断,该围沟墓地墓葬的年代主要集中在商末周初和西周早期。

另一个惊奇的发现是,M98、M99甲字形大墓墓道相接,M98墓道与M90相联,说明两座墓葬的墓主有密切关系。同时,墓葬外围有围沟,代表着这是一个单独的墓地,表明围沟里和围沟外的人群存在差异。“古代的墓葬常常以血缘为核心进行埋葬。我们觉得它已经突破了血缘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墓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后晓健说。

殉人

为寻找文献所载西周“豳师”提供重要线索

周人居住的“豳”地,一直是考古学的研究热点,学界争论不休,但相关史料并不明晰。随着陕西西头遗址发掘的不断突破,有关“豳”地的历史秘密逐渐出现新的拐角。

黄土高原的腹地泾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缔造周代礼制文明的核心地域。西头遗址临近陕西关中盆地,处于北缘地带,周人先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泾河中游,也就是“豳”的区域里面活动,这里是周人早期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关于这一部分的历史文献记载较为零星,也是考古成果少见的阶段,因此,此次集中力量对西头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也是为了回答西周人群变迁与发展的问题。

2022年,考古人员通过勘探,在西头遗址西侧区发现了一处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城址,现存夯土城墙、壕沟及道路遗迹,通过对城址南城墙进行局部解剖,并结合城址内遗存判断该城的年代为西周早中期,同时基本确认城址北、东、南三面城墙分布范围。

“‘城’的发掘在考古中十分少见。在西周时期泾河流域来看,除了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这里算是第二个城。”豆海锋说道。彭阳姚河塬处于泾河流域最上游,偏西北处,而西头遗址更接近王畿处。最重要的是,“城”作为标杆性遗址,能够给研究周文化提供更清晰的方向。

遗址内东北部,发现了冶炼残炉、铜矿石、炼渣和炉壁残块等冶铜遗存;南头地点发现了深穴式储粮遗迹,坑内出土的三足瓮中发现有炭化粟,其结构与汉唐时期官“仓”较为相近;建筑基址附近所见地层及灰坑内,已出土2000余件陶瓦,并有数量较多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

这些实证与考古人员的一步步猜想相互佐证,为西周城址的聚落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泾河中游发现的唯一一处西周城址,更为探索文献所载“公刘居豳”“古公亶父迁岐”等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考古学线索。城址建造规范,功能划分明确,是研究西周城邑的典型案例,为探寻周文化起源与发展,商周时期聚落布局、人群构成及社会变迁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学基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正排队过来惠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惠州市博物馆)在惠州,你有看过古老神秘的甲骨文吗?有读过竹牍上的文字吗?你又认识多少青铜器铭文?3000年前殷商王室为占卜记事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河南安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被誉为“文字之都”……广东惠州也将以全新

  • 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博学大儒得了疟疾,在中药上发现远古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天,王懿荣得了疟疾,京城的一位老中医给他开了个药方,其中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所谓“龙骨”,其实就是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据说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家人从菜市口的老字号中药店鹤年堂(一说达仁堂)按方抓药后,通晓医术的王懿荣亲自开包查验,却偶然在“龙骨”上

  • 约翰·布朗是谁?为何要起义?何时激发对奴隶制的厌恶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约翰布朗个人简历,约翰布朗大结局,约翰布朗宣布离职

    1793年,美国政府制定《逃奴追缉法》,规定只要奴隶主在逮捕逃奴地点出示证明,当地官吏即将该逃奴判归原主。许多北方的自由黑人在“逮捕逃奴”的借口下,被绑架到南方。从19世纪20年代起,废除奴隶制的呼声激荡着北美大陆。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都投入了斗争的洪流。释奴运动者创办《解放者》报,成立废

  • 唐玄宗为祭祀中国军事强人特设此祠庙,姜子牙为首,三国独他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姜子牙真人简介,唐玄宗在军事上的失败,姜子牙多少岁

    在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为了表彰和祭祀历代名将,显示自己权威,特意设置了一座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姜尚(也就是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这十个人,被称为武庙十哲,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便位列其中。很多人质疑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堪如此,但是,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个故事,

  • 天津大邱庄禹作敏,92年敢私设公堂,扣押干警13个小时,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会场所在地——天津市俱乐部大门口,保安人员放进了禹作敏,却把他的保镖拦下,明言:其他人不能入内。禹作敏心里产生了一个不祥之兆,但也只能客随主便,服从安排。车子在院内停稳后,他进入指定的房间。等待禹作敏的并不是会场,也不是领导,而是多名荷枪实弹的威严干警。公安人员在他面前出示了拘留证,拿出了一副手

  • 唐寅:周臣启蒙后师从沈周,学有所成而飘然,被当头棒喝认真作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寅父亲唐广德,受到明代资产阶级萌芽的影响,在富饶的苏州地带开了一家小酒馆。虽说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苏州府白下桥李间开酒店谋生,但是小的时候家里面总算还是有点钱的,年轻的时候也读过一点书。平时店里经常会有一些读书人过来喝酒、聊天,唐广德总会和他们聊聊天,有的时候还会问他们要写墨宝字画之类东西。碰到喜欢

  • 秦武王赵荡之死,秦国之福兮?祸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秦武王秦武王这个人,到底对于秦国是好还是坏呢?如果他不死,秦国会更好,还是更坏吗?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王”二代的背景。赵荡的父亲叫赵驷,也就是秦惠文王。在秦惠文王以前,秦国国君都称公,比如: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而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代称王的人,所以赵荡成了标准的王二代。影视剧版嬴驷秦惠文王的一生可

  • 启功章宝琛:母亲安排婚姻,43年相守却无深爱,她只跟我吃苦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图 | 少年时期的启功家世显赫,婚事不易启功一生虽然活得并不顺风顺水,可他的家世是非常显赫的。启功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孙,他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按理来说,启功身为皇家后代,理应家财万贯。无奈启功在周岁的时候父亲便已逝世,家里变得贫穷寒酸,一家子生活重担全压在了启功的母亲身上。身为家里唯一有权

  • 傻子系列(14):周文王掐指一算,大为惊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重建文明,就要探寻上古文明之道。《诗经》,是我们不得不重读的一部经典,华夏文明之根。——作者的话上回说到:周文王准备讨伐崇国,下了一道指令:“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打仗打得如此仁爱,让崇国人懵逼了。他们严阵以待,准备和周国开战,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听说文王

  • 康熙王朝:为什么姚启圣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领袖,两个细节直接告诉你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姚启圣简历,姚启圣周培公谁厉害,康熙收服姚启圣完整版

    姚启圣就在这样的绝望中度过了很多年,渐渐地变成了一个老人。此时,60多岁的姚启圣正在三里河赛场做小官,没想到一夜暴富。原来,康熙想攻郑经,却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周培公向康熙推荐了韩臣姚启圣。这给了姚启圣一个升官的机会,康熙下令请来姚启圣。康熙烧毁了顺济留下的圣旨,任命姚启圣为都督。这是新疆的高官,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