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傻子系列(14):周文王掐指一算,大为惊骇!

傻子系列(14):周文王掐指一算,大为惊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4 更新时间:2024/1/29 16:10:48

重建文明,就要探寻上古文明之道。

《诗经》,是我们不得不重读的一部经典,华夏文明之根。

——作者的话

上回说到:周文王准备讨伐崇国,下了一道指令:

“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打仗打得如此仁爱,让崇国人懵逼了。

他们严阵以待,准备和周国开战,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听说文王有这样的军令,都觉得文王圣明仁爱,跟随这样的君主,肯定幸福的了。

崇国人再也没有抵抗之心,竟然打开国门自动投降了。

周文王轻轻松松就灭掉崇国。

仁爱圣明的君主,到哪儿都受欢迎。

四两拨千斤,一场恶战,打得这么软绵绵的。

对于周国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事。

周国,原来在岐山脚下,古公亶父建造的故都,成为故地了。

姬昌命令姬发在沣水西岸营建都城,称为“丰邑”。

周国将国都迁徙到丰邑。

这是周国又一次重大迁都。

从原来的稷山之下,迁徙到犬戎杂居之地,然后公刘带领迁徙到豳地,古公亶父带领再度迁徙到岐山。

现在文王带领,迁徙到了“丰邑”。

《诗经》是这样说的: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这是周国南迁的“核心”一步。

“丰邑”,这里是周国的重要都城。

周文王高瞻远瞩,他的目光盯着沣水的另一面。

他命令姬发,在沣水的东岸,营建镐京

《诗经》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此时的周国,势力越来越强大,周文王的声誉,也越来越高。前来归附的诸侯国也越来越多。

镐京,就成了他们心目里的神都。

镐京的位置,就在终南山之下。《诗经·殷其雷》中“振振君子,归哉归哉”的、如雷贯耳之声,就是描写诸侯国,争先恐后,飞奔镐京,投奔周文王的情形。

当然,这首诗还是被那些大儒们当作“爱情诗”。

此时周国的势力范围,开始向南延伸,已经延伸到河南汝水、南国汉水一带了。《诗经》里也有这样的“教化诗”,后面再讲。

天下的诸侯,归附周文王的,已经有非常多了,超过了商王朝。

孔子的话说:“三分天下有其二。”

周文王在这样广袤的地方,推行他的“仁爱”、“有礼”的教化,教导民众。

他进行教化的地方,人人彬彬有礼,相互谦让,长幼有序,头发斑白的人走到路上,年轻人都会替他拿行李,让出道路来。

文王施行教化的地方,在周代,称为“周之故地”。

在《诗经》里,被分为两部分:《周南》和《召南》。

《周南》和《召南》,简称“二南”。

这是《诗经》里最核心、最重要的两部分,

讲的就是周文王的“教化”,也即“圣王之道”。

这部分内容,是周代礼乐文明的反映,属于“教化诗”。

中华民族的灵魂、血脉、观念、伦理,全部来自这两部分。

一个中国人,即使他从来没有读过《诗经》,当他读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也会感觉深深的熟悉,清楚,认可。

因为这两部分内容表达的思想,已经深入到灵魂深处。

周文王此时已经年迈,伟大圣明的文曲星,已经完成人间的使命,将要回归天庭了。

他的陵墓,也将永远留在丰邑这里。

后面的兴国大业,他要交给儿子姬发了。

要完成五百年来未曾有过的、变革天命的鼎革大业,该有多么艰难。

一个部落从弱到强,步履艰难,一步步走到今天,是多少代的付出。牺牲了父亲季历的性命,自己也险些被害……

终于等到了机会成熟。

文王姬昌已经年迈,他扳着指头算了算,忽然脸色大变,惊骇悲叹,说道:

“难道上天不保佑我周国吗?怎么会这样?”

周文王算出了什么?他为何感到如此惊骇、忧惧?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

文子国学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修伦理,再建道德。 内含:文子国学活动讯息 昆曲文化和“昆曲十六讲”课程 诗经文化 乐府文化 唐风宋韵 盛世元音 道德经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20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收录于合集 #周文王

5

上一篇

傻子系列(13):山雨欲来风满楼,帝国的太阳摇摇欲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为什么姚启圣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领袖,两个细节直接告诉你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姚启圣简历,姚启圣周培公谁厉害,康熙收服姚启圣完整版

    姚启圣就在这样的绝望中度过了很多年,渐渐地变成了一个老人。此时,60多岁的姚启圣正在三里河赛场做小官,没想到一夜暴富。原来,康熙想攻郑经,却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周培公向康熙推荐了韩臣姚启圣。这给了姚启圣一个升官的机会,康熙下令请来姚启圣。康熙烧毁了顺济留下的圣旨,任命姚启圣为都督。这是新疆的高官,典型

  • 联合国:根除今天的种族主义要从了解奴隶制的“可怕”历史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联合国新闻/Eileen Travers 一群墨西哥学生参观联合国总部的“十个真实故事”展览。在联合国大会今天为“奴隶制和跨大西洋贩卖奴隶行为受害者国际纪念日”举行活动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教育是打击种族主义“最有力的武器”。 古特雷斯说:“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与奴隶制遗留下来的种族主义作斗

  • 《春秋》故事会(五五):亲儿子,明算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齐桓公这下更没面子了,左想想,生气;右想想,更生气,怎么想都不行,这个场子必须找回来,所以,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53年,齐候单独一家发兵,还是要攻打郑国。郑候文公呢,这会儿也尴尬,他尴尬什么呢?前脚听周天子忽悠,在首止会盟上临阵脱逃,没签字,想着有周天子,楚国和晋国做靠山,但是呢,还是被中原诸侯揍

  • 其实想想魏惠王也挺悲哀的,原本魏国传到他的手里是一个霸主,但他传到他的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惠王生平,魏惠王骂公子卬,魏惠王换了几个太子

    [var1]

  • 崤之战:秦晋世代联姻,为何晋国却在崤山设下埋伏全歼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起因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以郑国对晋国不够忠诚、对晋君不够礼节为由,邀请秦穆公一起入侵郑国,包围了郑国都城。郑国派出使者烛之武去说服秦国退兵,陈述利弊,使秦穆公明白:自己多年以来与晋国交好,多次帮助他出兵打仗,到头来只是在帮助晋国称霸,而自己东进的道路却被堵死。如今如果帮助晋国灭郑,晋国领土增

  • 魏晋南北朝服饰复原图,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魏晋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晋南北朝发型服饰,魏晋风骨简介,评价中国通史魏晋风骨的解说词

    公元220年—581年,汉朝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开始分崩离析,出现了以魏为首的三国鼎立,之后两晋争权,周边的许多游牧民族乘虚而入“五胡乱华”,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这使得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中国处于空前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

  • 《他是谁》给卫国平报信的是谁?卫国平为什么不从这条线索入手去查一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是谁》聂小雨开车坠江之前,卫国平的传呼机上收到了一条信息,上面写着有人要害聂,对方没有说是聂宝华还是聂小雨。卫国平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聂小雨,知道聂小雨安全后,他就又打电话给聂宝华,让他暂时先别去上海,赶紧原路返回。只是卫国平不知道的是,这是聂宝华在将计就计,他想要借此机会彻

  • 影响隋唐两朝历史的“鲜卑族”,它的分布情况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晋末袭扰边郡的目的不单纯为了人口财货,更多是为了侵占土地,这一点唐长孺先生曾论及:鲜卑族和以上各族都不同,自从汉末檀石槐死亡之后,以后轲比能继起,虽然不能恢复檀石槐的规模,但始终保持塞外的势力,西晋初期慕容、宇文、段、拓跋诸部还是保持独立的形态,出入边塞内外,侵扰北境州郡,他们之入居北境乃是侵占中原

  • 如果没有韩、赵、魏三家分晋事件,晋国能不能吊打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大国晋国历史的结束。而分裂晋国的三家:韩、赵、魏也分别成为了“战国七雄”。早在战国初期,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还成为了能够和秦国相媲美的军事大国。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得出晋国曾经的强大。而且晋国也确实在“实战”上吊打了秦国。 1.晋国到底有多

  • 唐代贵族有昆仑奴仆,新罗奴仆,菩萨蛮“三大享受”,有何妙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的奴仆,唐朝被贬为奴籍的有哪些人,唐代贵族的奢侈生活

    富人也有享受生活的要求,上层社会的人享受生活是有节制的,奢侈的,有意义的。现代人希望用各种各样的奢侈品来装饰他们的富裕生活,从衣服、珠宝到豪华汽车和行李,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的许多方面。例如,在唐朝,人们问你是否认识昆仑奴,新罗国的伴娘和菩萨。在唐朝人眼里,这三样东西是贵族家庭的标准,如果一个贵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