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10 更新时间:2024/1/25 1:44:15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李晓伟

迦勒迦河之战,是成吉思汗的两员大将哲别速不台对以南俄基辅公国为首的俄罗斯联军所发动的一次进攻,以诱敌入、各个歼灭的典型战例载入史册,因而成为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的经典。

两宋时期的俄罗斯,地盘很小,东到伏尔加河流域,西到卡马河流域,境内分为70个公国。其公爵都是俄罗斯人鲁里克人的后裔。鲁里克统一第聂伯河之诸斯拉夫民族,嗣后遂概称为俄罗斯人。

1223年初,钦察首领迦迪延逃至基辅公国,投奔女婿哈里克斯公爵,请求出兵援助,共同对付蒙古军。哈里克斯公爵出面邀请俄罗斯诸公及其他公爵到基辅商议共同抗击蒙古军。

哈里克斯公爵说:“钦察人虽与俄罗斯人有世仇,然大敌当前,唇亡齿寒,救助钦察人就是救助俄罗斯自己,困为如不援助钦察人,钦察人势必归顺蒙古,从而加强了蒙古军队的力量,这对俄罗斯来说是极为危险的。

而且,与其等待蒙古军侵入俄罗斯领土,再作抵抗,倒不如迎战于钦察之境。为了保卫我们的领土,各位一定要同心协力,联合起来,要在蒙古军到来之前,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御敌于国门之外。”

俄罗斯诸王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论不休,后来勉强同意出兵。于是,基辅、伽里赤、契尔尼果夫等公国出兵钦察草原,迎击蒙古军。公元1223年夏,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和基辅的哈里克斯、库尔斯克、斯摩棱斯克等公爵以及钦察首领迦迪延的援兵,皆向第聂伯河下游集结,溃散于各地的钦察人,纷纷来到这的迪延麾下参战。

蒙古大将哲别、速不台得知俄罗斯人、钦察人组织10万联军,抗击蒙古军的消息后,认为:“敌众我寡,必须采取分化瓦解,各个歼灭和示之以弱、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于是,他们派出10名使臣,到基辅会见哈里克斯公爵及其他各公爵。说道:“哲别、速不台二位将军派我们前来会见诸位王公,不为别的事,听说诸位王公听信了钦察人的挑唆,跟我们宣战。

然而,我们对俄罗斯没有丝毫恶意,我们只是为了追击抗命的钦察人。据说他们是俄罗斯人世世代代的宿敌。因此,诸位王公应该同我们联合起来,共同消灭钦察人。无奈,蒙古使臣的话如同对牛弹琴,鸡同鸭讲,俄罗斯人根本听不进去。而且,哈里克斯公爵还违背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国际惯例,将这10名蒙古使臣杀掉了8个,留下两个蒙古使臣回去复命。

后来,哲别、速不台又命令这两名蒙古使臣再次去俄罗斯阵营进行规劝,不料,哈里克斯公爵破口大骂两位蒙古使者:“你们两个蒙古狗使臣,滚回去,告诉你们的统帅,准备引颈受戮吧!”(想必须是这两名蒙古使臣命不该绝,两次出使敌营,都没有被杀害。)。

不要拿蒙古军队的客气当成软弱可欺!蒙古军营中,速不台对哲别说:“俄罗斯联军10万人,以逸待劳,蒙古军队才2万人,连续征战数年,恐怕寡不敌众。

哲别说道:“所以,我们必须诱敌深入,引军退却,寻机决战。”哲别、速不台二将之所以采取这一方针:

第一,选择有利地形,发挥蒙古骑兵的特长,以便决战。

第二,第聂伯河流域很穷,残破不堪,顿河下游是产粮区,联军越前进,补给越困难。

第三,等待术赤王爷的援军,以便协同作战。于是,他们一面派快骑到里海之东,请求术赤派兵援助。一面以一部兵力与敌人保持接触,掩护主力退至顿河以东地区集结。

哈里克斯公爵率军渡过第聂伯河先击败蒙古军先锋。哲别、速不台率领蒙古军东撤,俄罗斯联军以为蒙古军害怕了,于是,由哈里克斯公爵统帅联军,跟踪追击12天,于公元1223年冬天,到达亚速海以北的迦勒迦河,与蒙古军隔河对阵。

这时,蒙古军术赤援军已经赶到。哲别、速不台发现伏尔加河已经冰冻,遂攻下里海以北的阿斯特拉罕,分军为二:

一路过顿河列阵以待,一路沿亚速海东南到黑海迂回北上,形成钳形攻势。

哲别、速不台又派使臣(又是那两个幸运的使臣)到俄罗斯阵营说:“我蒙古已向上天发誓,以后决不再发兵进犯,请你们也不要用兵了。”

哈里克斯公爵告诉二位使臣约定作战。哈里克斯因在第聂伯河取得了小胜,认为以绝对优势兵力,不难击败蒙古军,他不愿与别人分享战功,遂独自率俄罗斯联军8万人,毫无警惕地向纵深深入,追至迦勒迦河岸,俄罗斯联军已经疲惫不堪,安营扎寨。

蒙古侦察部队了解到了俄罗斯联军的情况后,哲别将军遂下令右翼指挥官,立即进攻钦察人,切断其后路。于是,钦察人丢盔弃甲,全线溃败。这不仅扰乱了联军各部的军心,而且还在溃败时把俄罗斯军队的阵形冲得七零八落。蒙古军乘胜进击,俄罗斯联军腹背受敌,虽然抵抗了八天,最终还是全军覆没,生还者不足十分之一,有六个公爵和70个贵族阵亡,损兵7万。

哈里克斯公爵只身逃出战场,蒙古军队乘胜追击,哈里克斯也被蒙古军抓住,押解至哲别、速不台二将处,赏他一个身首异处。蒙古军长驱直入俄罗斯境内,司维亚脱波勒之那窝罗什城投降,蒙古军向西至第聂伯河,停止了前进,遂向北,到达了契尔尼哥夫、诺夫哥罗德、夕尼斯等地,然后东返。

蒙古军匆匆而来,而又匆匆而去,让俄罗斯人都感觉到莫名其妙,有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迦勒迦河之战,成为诱敌深入、各个歼灭之歼灭战典型战例载入史册,因而举世闻名。

(笔者注:关于迦勒迦河之战,一般史学界都认为是诱敌深入,不过,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说法,笔者认为,哲别、速不台的蒙古大军之所以能够在迦勒迦河之战中取得完胜,主要原因还是采用了“利用一条臭鱼,搅了一锅腥”的战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钦察骑兵本来就对蒙古大军十分恐惧,都吓了胆,突见蒙古大军朝自己杀来,立刻就乱成一锅粥,且记,一军乱,则全军乱,全军乱,则必灭之!两万钦察军,导致了八万俄罗斯军阵营全乱,如此,岂有不败之理!)

章完

作者简介:

李晓伟,男,汉族。1982年6月22日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人,出生地,建三江管局。1998年,因理科成绩不好,遂辍学。仅为初中学历。于是开始自学之路。苦于受学历限制,现在尚未找到理想的工作。爱好有两个,一是美术(写意人物),二是历史(以研究帝王的政治、军事为主。不做任何考古之类!)。暂为成吉思汗平台特约作者,曾在各微信平台里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有数篇文章登上了百度,及搜狐网、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网站。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

更多文章

  • 北宋名将杨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公元986年这一天,北宋悍将杨业殉国。有很多人从小都是听着《杨家将》评书长大的,没人不知道杨继业或杨老令公。世世代代人民对忠臣勇将的纪念,把这段历史变成剧场史,越说越玄乎。为什么杨家将里面,杨六郎被描写的最多?因为杨业只有杨延昭这一个儿子,就是评书里说的那个杨六郎。杨业的一生非常悲壮,他原来不是北宋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看看实际作为,其实并不是宋孝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最励志的皇帝,南宋皇帝墓,南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南宋九帝,最末三位皇帝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皆是幼年登基,幼年退位或早夭,赵4岁登基,6岁降元;赵昰7岁登基,9岁而亡;赵昺8岁登基,8岁而亡。想想看,三个小孩子有何杰出可言呢?剩下六帝,宋度宗赵禥、宋理宗赵昀二帝皆是毫无争议的昏君,且还是南宋排名前两位的昏君。赵禥就是一个傻子皇帝,没脑

  • 前朝多以土葬为主,为何两宋时期火葬却十分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是土葬还是火葬,河北火葬土葬新政策,咸宁通山县是土葬还是火葬

    中国的丧葬习惯大部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并且土葬不管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中都占有很大的丧葬比例,但是现代社会是因为近代社会随着西方丧葬思想的传入。人们丧葬意识的进步,逐渐开始减少土葬的比例,开始使用更加方便的丧葬方式,而在古代,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丧葬风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孺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方孝孺被灭十族为什么还有后代,唯一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儒诛我十族什么歌

    显然诛灭九族就是为了斩草除根,因为秦朝是被六国旧贵族起兵灭亡的。所以以后的统治者们往往热衷于诛灭九族,这样直接斩草除根,彻底除去了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明朝有这样一个人,他由于忠于建文帝朱允炆,不肯向朱棣就范,于是被朱棣诛灭十族(加上学生和朋友),这个人就是大名

  • 南京出土锦衣卫墓,发现“天之蓝”酒瓶,专家看完:10多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京锦衣卫墓发现蓝瓶,江苏出土的锦衣卫墓,南宋长颈瓶真相

    对于绝大多数盗墓贼而言,盗墓的初衷是为了财。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十分发达,有钱没钱的人在死后都会将自己的一些财物一同放入墓中,表达对已故之人投胎重生的美好祝愿。出于对丧葬文化的重视,墓地就如同发财宝地,所以很多盗墓贼为了发家致富,铤而走险去盗坟掘墓,可见其里面宝物的诱惑力有多大。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

  • 两宋战胜不了游牧政权,是因为没有骑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肃南游牧骑兵,两宋发展史,秦兵对付北方游牧骑兵

    纵观漫长的中国历史,其中曾涌现出诸多辉煌灿烂的王朝,周秦汉唐,无不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也正是因为这些朝代的出现,才使得整个中华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中华文明也因此更显古朴。而在众多的朝代当中,宋朝则是其中相当特殊的一个。虽然同为大一统王朝,但宋朝却以其“出色”的军事实力成为其中的另类,直至灭亡也未曾在与

  • 历史上的高俅:从苏轼书童逆袭成宋朝太尉,从未带兵与宋江交过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俅书童,高俅退役了搞笑段子,高俅之死视频

    应该说,高俅是施耐庵笔下刻画相当成功的一个文学反面人物,在传统戏曲中,高俅的反派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无人可挡的。老百姓们在听戏时,每每听到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三败高俅”,都会拍手叫好。然而到近代以来,人们对高俅的印象却有了改观,起因是1939年陕西省府谷县出土的一块珍贵石碑上的墓志铭。这是北宋末年一个叫范

  • 八年的执政生涯,伴随着无休止的政治交易-明代宗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重生到朱祁钰然后力挽狂澜的小说,朱祁钰和汪美麟吻戏,郕王朱祁钰重生的小说

    故宫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代兄监国的朱祁钰满脸惊惧地看着大殿里,正歇斯底里疯狂地殴打着马顺的大臣。皇兄亲征瓦剌,于土木堡大败被俘。消息一传回来,就出现了眼前的一幕。这一天,王振余党,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马顺被朝臣殴打致死,也开启了对王振一党的清算,史称“午门血案”。同年十月,蒙古瓦剌少帅也先率

  • 蒙古灭金后,对待被俘女眷的手段,要比靖康之耻还要残忍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美女,靖康之变免费观看全集

    对于“靖康之耻”,相信很多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都是非常清楚的,每每提到这一段历史,一定也是感到非常的气愤和羞耻。当时宋朝的两个皇帝都被大金俘虏,皇宫内的女眷们也都被押送到了五千公里以外的上都。 在去上都的路上,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大金的士兵们都传的暖和,而这些大金的俘虏们却是一个个穿着单薄,冻得浑身颤

  • 蒙古灭金后,对待被俘女眷的手段,要比靖康之耻残忍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亦菲靖康之变,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之变免费观看全集

    而在这样庞大的队伍里面,女性所占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而且她们所受到的屈辱也都是惨绝人寰的。当时宋钦宗的皇后也只有25岁的年龄,她实在是忍受不了金军的调戏,还被逼迫献唱助兴,甚至还遭受了“牵羊礼”最终实在是忍受不了,愤然自尽了。 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风水轮流转,或者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在百